【開欄的話】
在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目標下,新能源汽車成為當前我國汽車領域的強勁“風口”。汽車産業是重慶最重要的支柱産業之一,其新能源汽車技術、産業成熟度處於什麼水準,電動車整車、充換電設施、動力電池以及氫能源汽車等板塊的發展現狀如何?今日起,本報推出“重慶新能源汽車産業調查”系列報道,全面展示重慶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現狀,並就重慶如何善用優勢、彌補不足,促成這座汽車産業之城的綠色低碳夢想進行探討。
全國電動汽車産業,進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9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同比增長1.9倍,比傳統汽車增幅高出10倍以上。
重慶的發展,似乎更快一步。
市經信委數據顯示,1-9月,我市累計産銷新能源汽車9.7萬輛和9.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3%和210%,其中9月新能源汽車單月産量同比增長247%。
“目前我市産銷的新能源車,主要是電動汽車。”市經信委相關人士表示,整體而言,重慶電動汽車市場發展速度要優於大市,近期發展加快,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弱項。在這一輪高速增長週期中,重慶汽車行業尤其是頭部企業,需要看清形勢、找準定位、取長補短,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笑到最後。
優勢:“基本盤”牢固
重慶電動汽車有望迎來5年上升期
10月25日,位於南岸區四公里附近的長安汽車4S店,在一輛外觀小巧的長安奔奔E-Star面前,好幾位顧客正在看新車。
“這車看起來挺萌的,而且加速快、操縱靈活、停車方便,價格也很實惠。”市民施女士説,朋友給她推薦了這款車,她打算訂一輛。
奔奔E-Star最近在國內市場挺火,目前月銷量排名全國細分市場第二,長安汽車也憑藉這款車型,進入了9月新能源汽車車企銷量排行榜前10。
長安汽車研發部門人士介紹,奔奔E-Star把長安在微型乘用車設計製造領域的經驗,與電動技術進行了很好的整合和整合。供應鏈成熟度高、産品性能可靠、成本控制有優勢,這都是新車受到市場認可的核心因素。“企業越是具備強健的‘筋骨’,就越能在‘新風口’站穩腳跟。”
在該人士看來,電動汽車新的增長週期,已經到來。
從2016年到現在,國內電動汽車銷量在頭三年裏,年增長近50%,2019年出現小幅下滑後,又在2020年明顯回升。而今年在“雙碳”目標背景下,再加上部分關鍵技術瓶頸突破、紅利釋放,電動汽車銷量出現“井噴”。
國家有關規劃提出,到2025年,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將達到汽車總銷量的20%。還有業內人士樂觀估計,上述佔比實際上可能達到35%以上。
重慶電動汽車如何抓住新一輪産業機遇?
市經信委相關人士介紹,我市已形成“9+2+5+30”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體系,和相對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無論是動力、變速、制動系統,還是轉向、車橋、內飾、空調等各大總成,都有完整的供應體系。
在成熟的體系支撐下,2021年上半年,我市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即達到2020年全年規模,同比增長2倍多。
其中,瑞馳新能源持續蟬聯新能源物流車領域行業第一。小康與華為聯手打造的賽力斯SF5連續數月銷量增長超過30%。上汽紅岩8月獲得國內新能源重卡銷量、新能源牽引車銷量“雙料冠軍”。長安新能源、力帆科技投放了近700輛換電車型到巡遊計程車和網約車等領域……
除了産業體系,重慶“基本盤”中的另一重要部分,就是較強的平臺支撐和人才隊伍。據介紹,無論是兩大汽車檢測機構、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還是重慶大學、重慶理工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交通大學等院校,在汽車、新能源、機械、電子和軟體等領域均有建樹,幫助本地形成了電動車設計開發、測試驗證的技術優勢。
“此外,重慶在基礎配套建設、流通領域補貼、公共領域鼓勵應用等方面,建立了較全面的政策體系。”市經信委上述人士介紹,目前我市已出臺新能源汽車應用場景的三年行動計劃和2021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對計程車、網約車、公務用車、公交車、物流車等領域未來的純電動車佔比均提出了明確指標,整體政策支撐優於全國水準。
該人士預測,一系列利好因素疊加下,未來5年,重慶電動汽車行業各方面都將迎來明顯上升。
短板:高端産品缺乏
“重慶造”電動汽車還需提升“含金量”
優勢明顯,但短板也不容忽視。
在今年9月全國新能源汽車車企銷量排行榜中,重慶本地車企進入前十的只有長安汽車一家。同時,長安汽車上榜依靠的拳頭車型——奔奔E-Star為中低端車型,9月銷量雖近萬輛,但與同類競品宏光MINI EV(3.5萬輛)相比,在産銷規模上仍有差距。
從附加值來看,奔奔E-Star與銷量同樣過萬的蔚來、特斯拉Model 3、Model Y、比亞迪漢EV等相比,差距更是不小。
“近兩年,電動汽車消費結構正發生本質變化,重慶業界必須看清未來的方向。”市場觀察人士曲雲超指出,2019年前,網約和營運車輛是電動車銷量的“大頭”。2020年開始,個人消費開始佔據70%以上的電動車市場,其中高端車型更是從佔比不到5%,猛增到25%左右。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來,全市電動車産量佔全國比重明顯增長,但目前仍低於5%,也未達到重慶汽車總産量在全國的佔比。在業內人士看來,重慶除了要在個人小微型電動車領域繼續上量,還必須拿下高端電動車板塊,否則將導致後續市場拓進受阻。
除了産品結構調整的壓力,來自科技創新公司、造車新勢力帶來的模式競爭,也迫使本土從業者重新審視自身的短板,以及原來的生産組織方式。
本地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傳統車企走新能源之路,通常是從“油改電”開始。從熟悉電動汽車架構、優化設計,再到著手開發純電平臺,一般需要數年時間,這與特斯拉、蔚來等造車新勢力,以及比亞迪等重點關注電動汽車領域的企業相比處於弱勢。但目前隨著技術成熟,這一差距正在被彌補。
在推動産品升級方面,該負責人認為,這不僅考驗企業自身的技術研發能力,也對本地“三電”配套水準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重慶接下來強化新能源汽車産業頂層設計,加大高端配套引入力度,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核心配套研發生産基地。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汽車行業正在形成以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和科技創新公司為代表的三大造車格局。重慶車企要形成競爭優勢,一方面要全力“創新創業”,堅定不移向智慧、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另一方面也要善用科技創新公司、造車新勢力在技術、資金、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優勢,推動融合發展。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會長王俠指出,電動化帶來汽車與相關行業關係的改變,汽車的産業鏈從“最長”變成了“最寬”,從鏈條式變成了“網帶狀”,主機廠、核心供應商和通信技術企業之間的關係也變得複雜多元,但主機廠的使命沒有改變,優勢更不能被低估。
他認為,重慶和國內的整車企業,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是對消費需求的把握,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産品定義、技術整合、打造品牌。未來需要用新的技術手段和商業模式,來確保和發展這些能力,走向高端化。
對策:謀求鏈式躍升
通過融合發展邁向高端“路線圖”
融合發展、邁向高端,重慶已經開始發力。
日前,長安汽車發佈消息,控股子公司阿維塔科技聯合華為、寧德時代,打造全新高端智慧電動車品牌。目前,阿維塔科技旗下首款高端智慧電動中型SUV正在進行整車調試,預計於今年年底亮相。
其中,華為將發揮其通信技術優勢,與阿維塔科技聯合構建研發、渠道、服務、生態等全價值鏈環節,為用戶提供智慧汽車解決方案,實現電動汽車智慧化水準;寧德時代作為動力電池提供商和新能源解決方案服務商,以智慧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技術賦能阿維塔科技,並共創安全便捷的能源生態系統。三方將共創全球領先的智慧電動網聯汽車架構。
金康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也傳來新消息:雙發聯合開發的全新中型SUV,將於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發佈。此前,金康賽力斯的SF5車型已搭載華為電驅動系統DriveONE,實現了機械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
此外,吉利近期也在重慶兩江新區佈局高端新能源整車生産基地項目。該項目投資約70億元,將生産沃爾沃旗下極星Polestar系列車型,規劃年産能2.5萬輛,單車售價不低於60萬元/輛,達産後預計年銷售收入155億元。
一系列産業新動向,已為本地電動汽車産業走向高端化,指出了明確的“路線圖”。
市經信委相關人士表示,重慶已確立了推動價值鏈提升、推動産業鏈創新和推動供應鏈穩定的三條路徑。
推動價值鏈提升方面,我市重點支援長安汽車集中優質資源,建設新能源汽車專用開發平臺;推動福特野馬純電動汽車、金康SF5等中高端新産品加快上市、上量;支援長安汽車加大奔奔E-star的促銷力度,小康汽車、長安跨越等發揮成本和配套優勢研發新品,迅速做大産銷規模;支援瑞馳汽車、華晨鑫源鞏固在新能源城市物流車市場的領先優勢。
推動産業鏈創新方面,我市支援長安汽車、小康汽車等加強與華為、阿裏等IT、網際網路企業的合作,做大做強長安汽車軟體公司、天樞科技項目等,實施以軟體架構汽車的研發策略;鼓勵長安福特深化與網際網路企業的合作;支援中國汽研、重慶車檢院在渝開展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等,力爭建成新能源領域全國領先的第三方平臺。
在推動供應鏈穩定方面,我市支援長安係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引導北京現代、上汽通用五菱、長城等重慶工廠投産高端産品,提升産銷規模,推動北汽銀翔、力帆集團等重組發展,切實強化整車對零部件的帶動作用;實施新能源汽車産業鏈提升工程,瞄準寧德時代、上海電驅動、精進電機等知名企業,加快引進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配套項目。
近期,我市就將推出以阿維塔科技、長安C385、福特野馬、金康賽力斯等為代表的10款以上新電動車型,實現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産量同比增長170%。(白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