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區建設高品質發展樣板區

發佈時間:2021-10-19 09:22:15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李柯佑

全球首條“雲巴”公交示範線首發;突破兩項“卡脖子”技術的先進變速器研發成功;國際領先的刀片電池等大批科技成果得以轉化、生産……從項目到車間,從企業到園區,璧山的活力積蓄在機械轟鳴中。

image.png

今年1—7月,璧山全區實現規上工業産值489億元,同比增長27.7%;完成工業投資112.4億元,同比增長22.7%;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達到152.4億元、數字經濟産值達到200.9億元。

近年來,璧山緊扣主城都市區同城化發展先行區定位,以産業集群為牽引、科技創新為驅動,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努力建設高品質發展樣板區。

培育四大産業集群

image.png

10月15日,在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DCT變速箱生産線,工人們正忙碌著。

“今年7月27日,我們就實現了第2500萬台汽車變速器正式下線,有效滿足了全國大扭矩汽車自動變速器的市場需求。”青山公司總經理龔為倫介紹。

這是璧山區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該區主動承擔中心城區産業分工,聚焦“芯屏器核網”“雲聯數算用”,培育智慧裝備、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大健康等四大産業集群,引進國科量子、中科曙光、中國兵裝等重大項目,1—8月招商引資簽約合同額570億元。

與此同時,當地還以“研究院+産業園+基金”模式,打造千億級高端顯示産業集群,以“總部基地+研究院+産業集群”模式,佈局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電池生産基地。

“瞄準應用基礎研究、科技成果産業化和技術迭代升級三大方向,璧山致力於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和高新技術産業集群生成示範區。”璧山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推動科技創新走深走實

image.png

近日,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創新生態社區一派繁忙景象:入駐的科研團隊潛心研發,招商人員對接項目落戶……

這個創新生態社區集科研、孵化、展覽、辦公等於一體,已集聚18家孵化企業。

作為西部(重慶)科學城重要組成部分,璧山近年來深入推動科技創新走深走實。通過建設“1+3+N”科技創新體系(“1”是大學城創新生態區,“3”即建好3種不同類型的科技創新平臺,“N”即推動若干企業自主創新),高標準打造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片區。建成投用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創新生態社區,開工建設西部(重慶)科技創新小鎮、西部(國際)數字經濟産業生態區、重慶産教融合生態區(大學城西區),推動“政産學研用”一體協同創新。

同時,開展“卡脖子”技術揭榜挂帥,做大做強研究院經濟,提速中科曙光IDC+GPU項目,建成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

如今,璧山已累計培育企業新型獨立研發機構28個,科技型企業1235家,已有180家企業單獨設立研究院,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件;累計引進培育實驗室、技術中心、研究院、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區級及以上研發機構217個。

營商環境向一流看齊

image.png

“每個月都有工作人員來走訪,幫助解決發展中的困難,使我們能放心投資、舒心創業、安心發展。”重慶大江動力設備公司總經理熊曉華對璧山區的營商環境很滿意。

企業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為此,璧山區推進制度創新、流程再造、效能革命,全力打造審批環節最少、辦事效率最高、客商獲得感最強的一流營商環境。

該區創新建立了“企業吹哨部門報到”互動機制,通過線上設置訴求跟蹤督辦,線下建成“企業之家”收集、傳遞企業訴求,形成收集、解決、評價的緊密鏈條,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今年以來,璧山高新區管委會圍繞企業手續辦理“一次都不跑”、企業購買服務“一分錢不花”等目標,組建代辦專員隊伍新簽訂代辦協議16個,為企業代辦手續50余項;制定《創新公共服務庫科技創新服務券實施辦法(試行)》,每年發放800萬元額度創新券,支援企業開展研發、專利和項目申報等。今年上半年,為企業解決各類急難愁盼問題187個。

2020年,璧山區“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獲“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十佳示範案例”,線下平臺“企業之家”獲中國繁榮城市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範例獎。目前,璧山企業“吹哨”已達5552個,問題辦結率近100%。(王亞同、熊浩/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