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博會熱詞看數字經濟新格局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21-08-27 09:49:17 編輯:何靜怡

為期三天的2021中國國際智慧産業博覽會日前在重慶閉幕。作為中西部重要的以數字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十四五”、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場景、國際合作、中小企業等詞彙頻繁出現在智博會“會展賽論”的各個環節,成為觀察數字經濟發展的獨特窗口。

8月23日拍攝的2021中國國際智慧産業博覽會開幕式現場。劉潺   攝

高頻詞:“十四五”

“與往屆相比,本屆智博會最大的不同就是舉辦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李敬説,因此“十四五”成為高頻詞並不令人意外。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


“‘十四五’規劃強調‘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這為數字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在智博會開幕式主論壇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


同樣提到“十四五”的還有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他認為“十四五”時期,社會經濟將全面、立體地邁向數字化、智慧化時代,“場景+新IT”模式將成為産業升級的驅動力,實體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作為智博會重要活動的2021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高峰論壇上,與會嘉賓也認為當前工業網際網路呈現加速發展的最大驅動力,來自於“十四五”將成為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關鍵階段的客觀要求。


“製造業能否在‘十四五’期間利用數字技術拓展出創新發展新空間,將影響著中國製造未來是否能繼續在全球保持競爭力。”忽米網首席執行官鞏書凱表示。


8月23日,吉利工業網際網路在中國國際智慧産業博覽會上展示的柔性産線。耿駿宇  攝


高頻詞:工業網際網路


工業網際網路,貫穿今年智博會“會展賽論”的全環節。


“近年來,數字經濟對産業結構調整、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日益加深。”李敬表示,作為數字經濟賦能傳統工業的主要抓手,加上重慶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工業網際網路成為智博會熱詞恰逢其時。


本屆智博會7萬平方米的線下展覽中,工業網際網路展區達到2萬平方米。圍繞工業網際網路,舉行成果發佈和推介活動100多場,50多種新技術新成果首次公開發佈,在重慶市簽約總投資2524億元的92個項目,智慧製造佔比達到四成。


包括吉利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推出的柔性車間、孿生工廠、智慧汽車等,成為本屆智博會上駐足觀眾最多的展臺,邊緣計算、標識解析等也

成為與會嘉賓談及最多的專業詞彙。


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高峰論壇、工業網際網路和智慧製造高峰論壇等重量級論壇均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主題,包括兩院院士、全球知名企業負責人等嘉賓都圍繞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發表了主旨演講。


作為2021中國國際智慧産業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畫遊千里江山—故宮沉浸藝術展》在重慶禮嘉智慧公園開展。劉文靜   攝


高頻詞:應用場景


讓許多參觀者印象最深的,是今年智博會精心打造的眾多應用場景。


“場景是試驗空間、市場需求、彈性政策的複合載體,是加速孕育新興産業的重要工具。”李敬表示,抓住場景,就抓住了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而場景也是重慶發展數字經濟的最大優勢。”


“十四五”規劃《綱要》圍繞雲計算、大數據等7大數字經濟重點産業,也明確提出了智慧交通、智慧製造等10大應用場景。


8月25日,西部(重慶)科學城在智博會上首次向全球發佈包含30個場景項目、70個具體場景,總投資額近2400億元的應用場景機會清單。


西部(重慶)科學城相關負責人表示,西部(重慶)科學城已佈局了未來科學新應用、産業跨界新融合、城市治理新模式、民生服務新體驗“四大應用場景”,科學大道、科學會堂、科學公園、科學谷等一大批在建重大項目,將為前沿新技術率先應用提供廣泛的場景機會。


在位於兩江新區的禮嘉智慧公園,“智慧生活的一天”體驗項目通過60個體驗場景、130個體驗項目,全方位展示24小時的智慧生活,讓參觀者更真切感受智慧時代、分享智慧生活。


觀眾在2021智博會上參觀上合組織成員國展區。黃偉  攝


高頻詞:國際合作


雖然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然複雜,但本屆智博會仍然吸引了31個國家和地區的610余家企業積極參加。


“隨著在全球創新中的地位愈發重要,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國際合作的新熱點。”李敬表示,近年來重慶乃至西部地區在推進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方面成效明顯,加上巨大的市場機遇,自然也吸引著國際企業的目光。


智博會期間,新加坡、印尼等東盟國家代表與重慶、四川、廣西等西部省市代表相聚一起,圍繞中新國際數據通道建設、應用推廣、創新發展等話題熱烈討論。


作為本屆智博會的主辦方之一,新加坡組織30多家企業參展,分別展示自動化設備、機器人製造、中新國際數據通道建設等數字技術成果。


與此同時,48家英國企業參加本屆智博會,通過舉辦主題路演、高峰論壇等方式,展示先進數字技術,尋求合作機遇。


與智博會同期舉行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産業論壇,上合組織18個國家全數參加。


此次論壇是上合組織首次舉行以數字經濟為主題的高級別論壇。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為上合組織各成員國深化數字經濟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也向世界傳遞出中國深度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的重要信號。


8月23日,在2021智博會現場,工作人員(前左)向觀眾介紹“5G+智慧製造”的應用。唐奕  攝


高頻詞:中小企業


如何降低中小企業“觸網”“用網”門檻,在本屆智博會上被反覆提及。


“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吸納了最廣泛的就業,但在利用工業網際網路提升競爭力方面還存在困難。”李敬表示,如何為中小企業提供普惠性、公共性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服務,正在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


智博會期間發佈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報告》顯示,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總體向好,但整體來看仍存在基礎薄弱、人才供給不足、服務能力不強等瓶頸。


“當前,中小企業想要借力工業網際網路,必鬚根據自身情況,推動低成本、模組化工業網際網路設備和系統在中小企業中的部署應用,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網路化基礎能力。”忽米網首席執行官鞏書凱表示。


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總工程師張曉彤則建議,應該引導解決方案提供商圍繞中小企業實際需求,針對性研發“小而美”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同時加快建設共性基礎設施,多渠道降低中小企業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成本。


短短三天的智博會會期,涌現出的高頻詞折射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格局。在最後一天的智博會閉幕式上,組委會向全球發出邀請:歡迎明年再次相聚重慶、相聚2022智博會,暢敘合作友誼,分享智慧成果,共同開創數字經濟美好未來。(王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