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科技人才談 | “成渝地區是一方創新的沃土”

發佈時間:2021-06-09 13:10:02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唐威廉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提出,要共築科技創新“一座城”。當前,兩江新區將科技創新作為“一號工程”,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揮灑青春,在科技創新的路上砥礪前行;他們釋放才智,在兩江這片創新的沃土上成就自我。即日起,江小妹推出《兩江科技人才談》系列報道,一起聆聽各類人才在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建設中思發展、謀創新的故事。

今年5月,畢業于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曾在蓉工作6年的焦向全博士正式入職位於兩江新區的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自2001年從河南老家到成都上學以來,今年已是焦向全在成渝學習工作的第20個年頭了。

image.png

在蓉時,焦向全是一名毫米波電路設計工程師,研究領域涉及衛星通信技術。現在他正專注于雷達系統的研發工作,目前正在推進通過晶片化、SIP方式實現雷達系統小型化,通過優化各子板塊突出系統性能,研究降成本解決方式和提高器件國産化率等相關工作,同時他還正協助創新中心建立一支能自研、自産、自創的雷達科研團隊。

談起成渝地區對他的吸引力,焦向全圍繞“潛力”和“信心”侃侃而談。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定位之一便是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近日,中共重慶市委五屆十次全會通過了深入推動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品質發展的決定。“決定對創新目標、創新區域、體制建設、人才建設,創新環境等方面出臺了全面的意見,可見重慶市對創新發展的態度非常堅決。”焦向全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政策、人才、技術要素都已具備,對科研人員來説,這是一方創新的沃土。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發展助推了兩個城市的融合,不僅促進了産業優勢互補,提升整個城市圈的競爭力,同時也碰撞出更多的發展機會。”焦向全以他所在的新一代電子資訊技術實驗室為例,“重慶的汽車製造産業非常突出,成都的電子資訊産業比較發達,這兩種産業的互補,正好迎合了未來的電動汽車、無人駕駛這一新的增長點。”目前,新一代電子資訊技術實驗室就瞄準這個方向,同重慶本地的車企、成都的電子科技公司展開闔作,充分利用兩地各自優勢,催化出不少創新性成果。

image.png

談及入職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的原因,焦向全表示研究項目和所學專業的契合度是影響選擇的重要因素。

“創新驅動已經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在這樣的背景下,5G技術、人工智慧、大數據、無人駕駛、物聯網等領域發展迅速,而我自己所學專業是與之比較契合的。”焦博士告訴江小妹,在去年底完成手上的項目後,他便一直在尋找這樣的機會,正好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提供的機會十分符合他的預期。

焦向全告訴江小妹,他身邊有不少曾在蓉的同事同學都來渝發展,兩地在文化飲食上同根同源,加之僅1小時高鐵便能往來兩地,雙城更像一座城市。“對於成渝兩地的科研工作者來説,地域已不再是限制,大家在選擇時更看重研究項目和所學專業的契合性以及未來發展前景。”
“目前的形勢非常讓人激動,作為科研工作者,我們要主動迎合大好趨勢,抓住機會,利用好平臺去開拓創新。”焦向全表示。

人才是創新的重要力量,作為北京理工大學和兩江新區共建的新型高端研發機構,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按照院士領銜、屬地發展、團隊落地的模式,重點圍繞大數據系統軟體技術、現代兵器、新能源智慧車輛、新一代電子資訊技術、新材料技術軍民融合等領域開展科學研究,建設了院士領銜加柔性人才、專聘人才的科研隊伍,正源源不斷的吸引著更多人才加入,將進一步助力兩江新區打造高品質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王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