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渝北出臺首個跨省域人才一體化發展互認政策 讓創業者在川渝高竹新區安心安身

發佈時間:2021-06-09 09:00:06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何靜怡

image.png

6月8日,首屆川渝高竹新區黨建論壇在廣安市舉行。據悉,為讓創業者安心“紮營”川渝高竹新區,《渝北廣安人才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政策互認暫行辦法》正式出臺,川渝高竹新區也正式掛牌渝北廣安人才一體化發展先行區。自6月1日起,凡川渝高竹新區新引進培育的優秀人才(團隊),不僅可擇優享受廣安市、渝北區相關優惠政策,還可共用兩地人才公寓、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配套服務。

川渝高竹新區是川渝兩地貫徹落實黨中央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的重要抓手。作為全國唯一的跨省域共建的新區,川渝高竹新區如何實現快速發展?廣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襄渝認為,“功以業成,業由才廣,人才是第一資源。”

人才聚、新區才能興。橫跨川渝兩地的川渝高竹新區橫空出世,讓許多創業者嗅到了發展的機遇,但是,也有不少人擔心由於川渝兩地政策不同,在新區創業可能會處處受限。

人才有所呼,兩地有所應。堅持問題導向,廣安市與渝北區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強化協調聯動,實現人才政策無縫對接、人才作用充分發揮、人才自主自由流動。

“我們突出打破區域人才流動壁壘,成立專家庫,建立渝北廣安人才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率先實現廣安市與渝北區人才政策互認。”劉襄渝説,《渝北廣安人才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政策互認暫行辦法》的出臺,兩地在政策互通互融、人才聯引聯育、服務共建共用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具體舉措。

image.png

“比如在川渝高竹新區的人才可以自主選擇並享受廣安市《關於加快推進人才強市建設的若干措施》和《渝北區臨空英才培育引進實施辦法》相關優惠政策,解決了創業者擔憂的兩地政策不同的問題;比如川渝高竹新區引進培育的優秀人才,可共用廣安市、渝北區兩地人才公寓、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配套服務,解決了配套服務不同的問題。”重慶市渝北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小渝表示,隨著渝北廣安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推進,一定能夠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在川渝高竹新區“安營紮寨”。

此次出臺的《渝北廣安人才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政策互認暫行辦法》中明確,政策互通互融方面,將川渝高竹新區人才一體化發展納入廣安市、渝北區“十四五”人才規劃,編制川渝高竹新區人才一體化發展五年規劃,探索人才一體化發展新路徑,支援人才在區域內自主自由流動。川渝高竹新區新引進培育的優秀人才(團隊),可自主選擇並享受廣安市《關於加快推進人才強市建設的若干措施》和《渝北區臨空英才培育引進實施辦法》相關優惠政策。人才聯引聯育方面,將建立聯動引才機制,統籌川渝高竹新區引才計劃,統一收集人才需求等,在招聘活動中設立川渝高竹新區“招聘專區”。建立聯動培育機制,圍繞裝備製造、商貿流通、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開展培訓需求調研、培訓項目策劃,聯合舉辦高層次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等培訓班,共同組織人才講座、人才論壇等活動,增強區域人才影響力。建立聯動交流機制,定期開展人才工作交流,協同解決川渝高竹新區人才一體化發展面臨的困難問題。

服務共建共用方面,設立人才工作服務站,川渝高竹新區引進培育的優秀人才,可同時申領“小平故里英才卡”“臨空英才服務卡”,享受廣安市、渝北區兩地全部的配套服務。成立川渝高竹新區專家智庫,建立川渝高竹新區高端人才數據庫,實現高端人才資訊資源共用。推動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服務市場,促進人才資訊互聯、人才擇業互薦,實現職業資格證書互通互認。健全人才流動服務體系,完善人才人事檔案、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具體舉措,解決人才流動的後顧之憂。

據悉,此次會議還發佈了川渝國企幹部創新實踐基地建設項目、“創新創業在高竹”專項服務項目、川渝高竹新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川渝高竹新區營商環境優化項目等“服務雙城經濟圈·共建黨建先鋒區”2021年十大項目,為川渝高竹新區營造更加高質的發展環境,提升新區發展實力,推進川渝高竹新區建設加快成勢。(劉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