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全球勝任力的國際組織人才 上經貿大成立滬上首家國際組織學院

發佈時間:2024-05-28 來源:中國網商務頻道 作者:梁長玉 責任編輯:沈曄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以及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的《上海高等教育品質提升十大專項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3-2026)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的具體舉措,滿足日益增長的國際組織人才需求,2024年5月27日,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成立上海首家國際組織學院。據了解,這是擁有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的國際組織學院。

日益走向世界中心的中國亟需大量國際組織人才,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主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據介紹,國際組織學院將探索本碩博高度銜接、中英法三語結合、中外高校和國際組織聯合培養、特色課程與拓展活動緊密結合、全日制培養與社會化培訓相互支撐的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模式。

當前,全球治理體系正在經歷深刻變革。如何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引領新一代國際貿易與投資規則的發展,是當下中國的重大發展戰略和人才需求所在。二十大報告指出,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在此背景下,加快培養國際組織人才,特別是國際談判人才、國際規則制定人才和國際爭端解決人才,可以推動我國更加積極、深度參與各領域全球治理,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國際組織人才短缺制約我國更好地參與國際事務。我國當前在國際組織中的職員總數、規模和影響力都與我國的國際地位及繳納的會費份額有相當大的差距。以聯合國系統為例,2022年-2024年中國承擔聯合國會費比例為15.25%,約為4.381億美元,位列世界第2,僅次於美國的6.93億美元(佔比22%)。但是,截止2021年12月,作為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聯合國會費第二大繳納國,中國在聯合國系統僅有1336人,僅佔比2.31%,其中在聯合國秘書處的非語言類中國籍專業人員更少,甚至不足百人,遠低於其他國家的比例,在聯合國的5個常任理事國中處於最低水準。

高校承擔著國家使命培養國際組織人才的責任。2023年,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進一步明確支援高校以特色優勢學科專業為依託,建設國際組織學院等專業特色學院。高校開展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是國家戰略發展的戰略需要,同時又能深化高校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推動學科專業的內涵式發展。

全球勝任力是外經貿大學學生亟需補缺的能力。貿易打造了今日的世界。“外”“經”“貿”大學的畢業生,需要具備在國際和多元文化環境中的工作和與人交往的全球勝任力。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是我國對外經貿人才培養的搖籃,注重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提升學生國際交往能力與專業實踐能力,就業能力與創業能力,職業素養與社會責任意識,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國際經貿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建校以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為國家培養的國際經貿專業人才中,許多人已成為我國對外經貿企業界的領袖人物、跨國公司或涉外企業的精英骨幹,在世界經貿舞臺發揮才幹。學校將“高水準、國際化、特色鮮明的應用研究型大學”確立為辦學定位和發展目標,將培養實踐能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強、具有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作為高品質人才培養的目標。

中國網中國商務頻道了解到,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是WTO首批世界貿易組織講席院校,同時也是WTO全球7個培訓夥伴中在中國內地設立的唯一區域培訓合作夥伴(WTO亞太培訓中心)。學校在WTO和國際經貿治理方面的傳統優勢,為開展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奠定了良好基礎。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表示,將重點為國家和地方培養和輸送以下五類人才:深諳國際事務、代表國家參與全球治理的人才;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領域的教學、研究人才;涉外經貿、法治和談判領域的專業人才;非政府組織和涉外實務部門的管理人才;國際組織後備人才。(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供圖)

相關資訊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