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共富創新路 廣西六堡茶全球品牌推廣暨城市茶倉計劃啟動

發佈時間:2024-05-20 來源:中國網商務頻道 作者:梁長玉 責任編輯:沈曄

八桂六堡茶,飄香西湖畔。2024年5月19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浙江大學創新創業研究院、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共同主辦的“興廣西六堡茶,走共富創新路-廣西六堡茶全球品牌推廣暨城市茶倉計劃啟動會”在杭州舉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韋波,廣西賀州市委副書記毛任建,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姜仁華,浙江茶業學院執行院長張士康,浙江大學創新創業研究院院長王玲玲,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王岳飛及浙桂兩地的茶葉行政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負責人、專家學者、大師工匠、茶企茶商、知名茶友等百餘人共同參與活動。

會上,政府領導、專家學者、大師工匠、茶企茶商通過一樁樁生動的故事分享,將六堡茶背後的文化傳承、工藝創新、品牌破圈和産業融合之路娓娓道來。

現場,校地合作啟動廣西六堡茶城市茶倉計劃,首個城市茶倉落戶選址杭州科創CBD産業高地-浙大校友企業總部經濟園,依託浙大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優勢,以1500年歲月沉澱的茶文化賦予城市産城融合建設新思路,在傳統文化與科技創新的碰撞中,打造服務區域新質生産力發展的“茶力量”。

茶人覃聰聰是位茶文化的“布道者”。她出生於廣西梧州茶葉世家,在家族的茉莉花茶廠長大。她如戀人般熱愛與迷戀茶文化,將六堡茶的推廣作為終身事業,從未動搖。

2005年開始,年僅19歲的覃聰聰正式投身茶行業。她騎上單車,一家家茶館去做公益的茶藝教授,一個月跑8-10家。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團隊不定期給學校、企業、社區做公益的茶道授課,每年要給數千人培訓和講授茶藝。

年輕時她也喜歡龍井、鐵觀音的茶香,也愛喝金駿眉的甜潤,但是她逐漸發現,六堡茶強身健體的功效尤其顯著。“六堡茶對我來説更像一味藥,祛除濕氣、健脾養胃,對我身體的滋養更強。”從此以後,她就專注于六堡茶的推廣。

受她的影響,弟弟覃友辭掉外地工作,舉家搬到南寧,和姐姐一起推廣六堡茶。“當時全家都反對,男孩子從事收入微薄的六堡茶推廣,怎麼養家糊口?”覃聰聰不想自己的熱愛影響弟弟的生活,“‘有前景嗎?有前途嗎?’當時家人在微信群裏打出這行字。”無奈弟弟堅持。弟弟跟著覃聰聰學習,搬茶、布茶、洗茶具......什麼都幹。最後弟弟證明了選擇沒有錯:他從零基礎一直做到了全國茶藝師冠軍,獲得廣西五一勞動獎章。

六堡茶的傳承需要年輕人持之以恒的實踐。如今,弟弟覃友堅守南寧,覃聰聰北上北京推廣六堡茶,姐弟倆繼續著六堡茶的文化傳承,也正是這一代代茶人的堅持,六堡茶製作技藝于2022年底正式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六堡茶的發揚光大既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傳承,也離不開製作技藝與時俱進的創新。六堡茶的加工實際上分為熱發酵和冷發酵。熱發酵技術有1500多年的歷史,製作時發酵的時間較長。假如發酵不夠充分,新茶通常苦澀味偏重,需要通過長時間存放轉化,才能達到相對醇和的滋味口感。

原廣西梧州茶廠廠長、中國茶學會高級工程師、中國(廣西)杜超年六堡茶科學精準發酵重點實驗室科研帶頭人杜超年先生是六堡茶四金錢冷水渥堆發酵工藝發明人,創新了六堡茶的制茶工藝。

杜超年回憶起當年發明這一工藝的過程。60年代初,香港老闆發現遺忘在地下室10餘年的六堡茶不但沒有變質,反而紅、濃、陳、醇一應俱全,極為好喝,於是找到當時的梧州市進出口總公司負責人,希望梧州茶廠通過技術革新,能使新茶在較短時間內達到同樣的品質口感。杜超年便與同事組成技術攻關小組承擔了研發任務。

攻關小組設計渥堆高度、溫度、濕度、加水時間和比例等最佳技術參數,經過反覆試驗,終於取得重大突破,發明瞭“六堡茶四金錢冷水渥堆發酵工藝”,將六堡茶陳化時間由數年縮短至半年,實現了六堡茶從傳統農耕茶形態到現代科技創新茶産業的發展升級。

現在六堡茶的銷售也面臨著創新難題。曾任廣西本土知名日化企業行銷高管的李藝華則敏銳地感覺六堡茶該走品牌化之路。“六堡茶原有的銷售方式等於農副産品銷售方式,沒有標準化、沒有包裝、沒有品牌,這樣就沒有辦法大規模銷售。”但是時代機遇來了,2011年六堡茶獲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2014年六堡茶製作技藝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2017年六堡茶第一個國家標準《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正式實施。抓準時機,李藝華從六堡茶愛好者果斷入局六堡茶行銷。2017年,他九顧茅廬,請已經退休的杜超年出山,成立了“杜超年”六堡茶品牌。

“圈子裏都知道杜老做的茶非常好,所以要讓這種認知體現IP效應。”李藝華用新的行銷手段給予了六堡茶新的生命力,“我們不僅要做百年老店,還要做百年品牌。”在他的行銷推廣下,“杜超年”六堡茶成為圈子裏的知名品牌。

當年,廣西六堡茶跟隨下南洋的華工走出國門,被冠上“僑銷茶”的美名。如今,六堡茶品牌不斷涌現,更多人認識了這款健康之茶,但是從地理之茶到産業之茶仍有差距。

梧州茶業商會會長、梧州市天譽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燕今年參加了法國里昂第三屆亞洲文化節。“展會上我們共接待了超過300名意向客戶。”吳燕興奮地説,“六堡茶必須成為全球的六堡茶,廣西六堡茶産業化迫在眉睫。”

這是六堡茶走俏海外的生動例子。近年來廣西梧州市通過練強六堡茶“內功”,提升六堡茶走出去的能力,助推六堡茶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梧州六堡茶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37.9%。

近年來,梧州市錨定打造廣西千億元茶産業“半壁江山”發展目標,推動六堡茶産業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發展。全市茶園面積從2020年的12萬畝增加到目前的34.87萬畝。“增加的茶葉産業怎麼消化?國內和東南亞是不足以消化這些産量的,我們必須走向空白市場。歐美就是六堡茶人的下一個市場。”為了配合市場拓展,吳燕專門建設了專業的六堡茶儲存倉庫。

“産業化必須要把倉儲、物流配上去,我們不再是‘茶船古道’時代,我們這代人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吳燕説。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戰略大力實施,六堡茶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韋波副廳長提出,一片東方樹葉既能成為連接桂浙兩地情誼的長久信物,也能開闢出服務北部灣經濟區與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的經濟脈絡。廣西六堡茶要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在六堡茶品種選育、生産加工、人才培養、市場行銷、茶旅融合等全産業鏈上開展省際間全方位、多渠道的合作,促進廣西茶産業提質增效、提檔升級。

王玲玲院長對此深表認同。她説,浙江大學曾西遷廣西宜山辦學,浙大的校訓、校歌誕生於廣西,浙大學子在廣西留下了許多抗日救亡、奮發圖強的動人事跡。正是有著這段深厚的歷史淵源,浙江大學考察組先後4次赴廣西開展茶産業專題調研,在共同保護和開發利用廣西古樹茶資源、引進和推廣茶樹新品種、共同投資建設茶産業園區、搭建茶葉科研合作平臺、完善茶葉人才引進和培育機制等多個領域取得實質性成效,形成桂浙茶産業合作新模式。

此次城市茶倉的設立將成為浙桂兩地政府、高校、企業多方聯動合作的又一樁佳話。城市茶倉的模式能夠幫助廣西六堡茶實現“在地融合”,利用浙江大學先進的茶葉存儲技術,解決六堡茶運輸和存儲中的風味損耗。“我們將利用電子舌、茶葉理化分析監測、感官審評來對城市茶倉的六堡茶進行監測,確保消費者能夠體驗到和原産地品質一致的六堡茶。”王岳飛所長表示。

與此同時,浙大總部園平臺作為本次城市茶倉計劃的首選地,將充分發揮杭州科創CBD産業鏈優勢以及浙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平臺優勢,將傳統的茶葉倉儲空間打造成為品鑒、教學、閱讀、沙龍、社交多功能複合的科技文化交流空間,有效激活茶學服務區域協同發展、科技文化融合創新的有效路徑,重塑茶産業賦能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服務體系。

當前,培育新産業、催生新模式、形成新動能服務新質生産力發展迫在眉睫。農業領域新質生産力建設應從生産要素、産業業態、技術應用、發展模式、價值創造等多維度發力推動創新變革。廣西六堡茶全球品牌推廣會既是展示六堡茶區域公用品牌形象的重要平臺,也是浙桂兩地以校地合作為抓手服務茶産業轉型升級的新起點。相信在地方政府、高等院校、龍頭企業和産業平臺緊密協作努力下,廣西六堡茶將通過城市茶倉計劃,有效融合浙江優勢、浙大特色,發揮文化底蘊、激活科技基因,打造服務區域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全新“茶力量”。(主辦方供圖)

相關資訊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