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等還需208年?職場多元化討論熱度不停

發佈時間:2019-08-16 來源:中國網商務 作者:梁長玉 責任編輯:常玉

梁長玉報道 前幾天,演員海清在First青年電影展的閉幕上,呼籲導演和製片人給予中生代女演員機會。這段發言的影響力很快就出圈了。各種媒體上心有慼慼的討論紛紜,不少人認為這不僅是中年女演員的困境,更道出了職場女性的困惑;同時還有不少男性紛紛加入討論,認為承受壓力的不僅僅只有女性,在競爭愈發激烈的環境中,各個人群都感受到了壓力。

在全球領先職場社交平臺領英App的“職場問答”裏,“職場女性有哪些常見的壓力來源”這一問題下,點讚量第一的回答是:“家庭和職場兩方面都要兼顧的壓力,職場上公司及自我業績的壓力,家庭裏陪伴孩子、教育指引、學業輔導,更別提每況愈下的中年身體素質和上有老下有小的負擔。”“女性如何平衡生活與工作”這個話題,從女性邁入職場的第一天起就緊密相隨,卻鮮有“男性如何平衡職場與家庭”的討論。在“向前一步”的勵志口號下,亦有人冷靜地指出,“哪來什麼平衡,只有選擇與取捨”。

“職場對已婚未育女性的惡意真的很大嗎?”的話題下,身為HR的一位領英會員表示,“其實職場對已婚未育女性並無惡意,只是生育成本很多企業很難承受,二胎四年的成本並不是每家公司都能承擔。”另一位女性會員回應道,“女性被社會逼到後方,我們的時間與精力看似與男性是對等的,但機遇卻不是。”一位自稱“職場小白”的年輕會員發言道,“發現我司中層以上女老闆們多是中年未婚,我是不是現在就得想好要前途還是要孩子了?”

拋開生育帶來的家庭責任,女性在職場面臨的其他挑戰也不在少數。有領英會員提出,自己在著裝規範較為嚴格的金融企業工作,覺得“辦公室的空調都歧視女性”,因為“夏季工服女裝都是及膝裙,而男裝是長褲。更別提男性大領導們開會的時候還得西裝領帶全套上,每天凍得瑟瑟發抖的我覺得中央空調可能也就20度吧。”

媒體傾向於用感性的詞來報道女性,用更決斷性的詞來討論男性,受到媒體對職業女性報道方式的影響,女性在職場也更在意她們的性格。有領英會員提到,近年幾部熱門的日劇,都無獨有偶地塑造了在職場無法拒絕別人的“老好人”女主形象。然而,“雷厲風行的”職場“女強人”又面臨著另一番質疑與壓力。説到底,刻板印象限制了兩性在職場的多元化發展,“標簽化”成為了玻璃天花板的幫兇。

從符合大眾認知的角度出發,不同性別在職場上的訴求似乎是雲泥之別,簡單地給各個群體貼標簽的方式也能迅速引起話題熱度,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出現上述刻板印象的報道層出不窮、甚至於無意識之間製造了對立情緒。

有沒有另一種可能,男女之間對理想的職場環境差別並沒有那麼大?

比如一直熱議的996工作制,反映的是大家對彈性工作制和可持續的企業文化的共同期待。另一方面,年齡增長不只是職場女性獨有的難題,職場的中年男性也同樣面臨著來自年齡的壓力。許多應聘者都遇到過“35歲以下”的招聘要求,以至於催生了領英上討論度居高不下的“35歲以上又沒有當領導的人都幹什麼去了”的話題。有媒體指出,以往被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爭搶的職場經驗豐富的中年人群,如今成為了企業“結構優化”的對象,因為他們被描述為“工資要得高,背後的生活擔子又太重影響工作狀態”。為了滿足家中老小的硬性開支要求,也為了繼續尋找自己的事業燈塔,這些中年人們紛紛踏上了或轉行、或創業的新征程。

被迫重新審視自己職場價值的還有其他人群。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博士畢業人數突破6萬人,同年近10萬人被錄取為博士生,而新增博士畢業生人數比新增高校教師多出兩萬人左右。這意味著三成博士畢業生沒有獲得高校教職,而要與比自己至少小三四歲的應屆生們競爭求職,遺憾的是,學歷的優勢並不總能彌補“大齡新人”的弱勢。

比爾·蓋茨近日在其領英賬戶上參與了“平等不能等待”的話題,他引用世界經濟論壇(WEF)的數據稱,如果不加快變化的步伐,在美國實現性別平等還需要208年。要在職場環境裏,實現一個多元平等,需要政府、企業、每一位職場人的關注和努力,也許從撰寫招聘啟事的那一刻開始,就應該充分考慮多元化的影響因素,用不帶偏見和標簽的方式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在領英的站內話題和問答廣場上,更多職場問題正在被提出、被討論,從“看見”到“行動”,職場平等與多元是大家共同的期待。

相關資訊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