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院“藝術與科學學術論壇” 科學與藝術之間的隱秘通途

時間:2017-12-10 | 片長:00:06:15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四川美院“藝術與科學學術論壇”現場

2017年12月9日,“藝術與科學學術論壇”在四川美術學院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由四川美術學院主辦,四川美術學院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心承辦,四川美術學院研究生處協辦。論壇上,包括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清華大學哲學系系主任黃裕生,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館長陳進,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帥立國,廣州大學R立方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人機互聯實驗室主任翟振明,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中國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傅永軍,獨立策展人、批評家、空間站創始人付曉東,四川美術學院中國藝術遺産研究中心主任彭兆榮,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焦興濤,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彭林權等來自藝術、科技、哲學界的專家學者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出發,分別圍繞“藝術與科學·專業之美;藝術與科學·融通之妙;藝術與科學·人文之道”三個主題展開對話。

論壇現場

藝術與科學本屬於相互獨立的兩個領域,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學科面貌。但在更深層次上,兩者都是人的主體能力的彰顯,有明顯的內在相關性。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言,“科學和藝術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它們共同的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近幾十年來,藝術與科學領域裏發生的深度變革促使它們在多個層次上發生了交叉和融通,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方面,科技進步對藝術形態和傳播方式的影響,如攝影術、網際網路和虛擬現實技術,都已經或將要深刻改變藝術的創作過程和呈現形式,並促使和激發藝術家不斷拓展藝術的邊界;第二方面則體現在藝術家對科學的智性特性所進行的人文反思之上。從原則上講,藝術作為凸顯人類尊嚴的自由意志高地,對科技本身的局限性具有“補償”和“治療”作用。在傳統學科邊界不斷被打破、跨學科研究領域不斷生成的研究趨勢下,對藝術與科學之間的融通與碰撞進行探討就有了理論必要性。

四川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黃政致辭

本次論壇的第一個主題為“藝術與科學·專業之美”。從攝影術到數字化技術,科技突破往往能為藝術帶來革命性的影響。而逐漸成熟起來的虛擬現實(VR)技術又將搭建起一個嶄新的藝術創作平臺。VR技術的跨感官性和交互特性能夠提供出一個對實在世界的沉浸式體驗,並像網際網路一樣觸及並影響到人類本性和人類社會深層結構與組成部分。這使得藝術家可以對被默認為“絕對客觀”的實在世界進行重塑,從而顛覆我們對真實、空間、身體等最基本的哲學範疇和藝術概念的傳統理解。

廣州大學R立方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人機互聯實驗室主任翟振明主題發言《作為逆向藝術的VR和ER》

廣州大學R立方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人機互聯實驗室主任翟振明主題發言《作為逆向藝術的VR和ER》

廣州大學R立方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人機互聯實驗室主任翟振明以《作為逆向藝術的VR和ER》為題進行主題發言。他認為,傳統藝術是將對象各可感屬性從實體上剝離後重新組合以期引起受眾的直感反應,而VR及ER則是先分別將各可感屬性創造出來再迭加成實體對象,是與傳統藝術創造活動逆向而行的。這種逆向藝術需要我們在創造過程中將面向對象思維轉為界面思維,遵循的是第三人稱與第一人稱交界處的建構邏輯。

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焦興濤主題發言《破壁——科技與跨媒介雕塑的可能》

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焦興濤的發言主題為《破壁——科技與跨媒介雕塑的可能》。他以川美雕塑係跨媒介雕塑工作室的實踐項目為例,探討在網際網路時代,如何從“身體、物質、空間、時間”雕塑的四個基本概念出發,探討新科技、新媒體對於當代藝術創作的影響、介入與改變。

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帥立國以《虛擬現實的內涵及觸覺演繹技法》為題進行主題發言

虛擬現實融合了視覺、聽覺以及觸覺等感官刺激,是一種可以讓人們體驗虛擬空間並與之交互的三維環境模擬系統,是最為完美的藝術表達形式。在虛擬現實環境中,使用者如同身歷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和感知三維空間內的事物對象,可以帶來夢幻般的多感官體驗。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帥立國以《虛擬現實的內涵及觸覺演繹技法》為題進行主題發言。他在演講中分析了虛擬現實的概念、內涵、技術特點、發展趨勢,以及觸覺交互對於虛擬現實的意義和價值。並在此基礎上重點闡述了電觸覺、振動觸覺、氣動觸覺及射流觸覺等技術手段的特點及演繹技法。

福樓拜説:“越往前走,藝術越要科學化。同時科學也要藝術化,兩者從山麓分手,回頭又在山頂匯合”。莊子有言:“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也暗示著二者不可分割的關係。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藝術與科學從未真正分離。本次論壇第二個主題為“藝術與科學·融通之妙”。藝術與科學兩者融合的交集點,正是攀上各自專業頂峰的藝術家、科學家和思想家所試圖把握的。實現科學與藝術的貫通,也是他們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因為藝術與科學深度融通之處,正是新的創作和靈感誕生的地方。

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館長陳進主題發言《心通天宇——物理大師的藝術情懷》

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館長陳進以《心通天宇——物理大師的藝術情懷》為題進行主題發言。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是舉世矚目的物理巨擘,是一位心通天宇的大科學家。陳進從格物致理——物理學眾多方面的科學成就、厚澤潤物——對中國科教事業發展的貢獻、科藝相通——充滿藝術情懷並親歷的大師三個方面回顧了李政道先生的成就與貢獻。

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主題發言《巔峰體驗一一新時代科技館的超越之旅》

“我們從哪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去?”是人類永恒的追問。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以《巔峰體驗一一新時代科技館的超越之旅》為題進行主題發言。從石器時代的洞穴壁畫到引力波被證實,科學和藝術是人類探索和認識自我、研究和感悟宇宙萬物的兩種永恒的途徑,它們在山腳下分手,在山頂上會和。因為,沒什麼是孤立的,萬物都彼此連接。當Science與Art相遇、激蕩、交融,當學科的邊界被不斷打破、拓展、跨越,人類探索和發現世界的方式不斷變化,科技館在這當中扮演著什麼角色?王小明認為,科技是手段、藝術是媒介、體驗是途徑,新時代的科技館正是這種體驗的發生地。學科的界限不斷被打破,而打破的內在意義是深度融合,使不同學科發生相互作用,從而超越傳統的呈現方式,最終讓觀眾獲得超越平凡的體驗。解讀歷史、體驗當下、探索未來,新時代的科技館將成為一條進入超越之旅的通道,科學和藝術在這裡不再有邊界,探索的維度也將不斷地被拓展。在科技館通過非凡的巔峰體驗來認識自我,進而認識世界、探索宇宙,是為了揭示一個充滿思考和記憶的美麗新世界。

獨立策展人、批評家、空間站創始人付曉東以《道家圖像與技術哲學》為題進行主題發言

獨立策展人、批評家、空間站創始人付曉東以《道家圖像與技術哲學》為題進行主題發言。她的發言涉及髡殘、山水畫、內經圖、腦科學、分形、數學、神經網路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並探討在跨學科角度上如何重新理解傳統,以及傳統如何給當下提供新的思維路徑。道家學説作為發展出中國歷史中關於中醫、天象、風水、煉丹等技術的理論基礎,以及處理身心技術的古代基本觀念,為我們提供了理解藝術史圖像的新角度。人工智慧模擬人腦思維的研發與應用,也同樣啟發了我們重新認識“什麼是人的世界觀”。道家的宇宙論和哲學思想的陰陽五行説的類比法,建立了一個保羅萬象的世界萬物普遍聯繫的理論體系,作為中國特定的思維方式保存在詩歌、成語、繪畫作品之中。這種反邏輯和博物館學的分類方式,其實更接近人腦無意識狀態下的自動聯想,這也正是侯世達所提出的AI在進行深度學習時模倣人類感知的運算方式。

本次論壇的第三個主題為“藝術與科學·人文之道”。文藝復興以來,藝術成為了人文桂冠上的明珠,從神學枷鎖中解放出來的自然科學也與人文領域形成了相互促進和聯動的關係,以至於我們很難説清像達芬奇這樣的人文主義者到底是藝術家還是科學家。這種內在聯繫使得藝術、科學、哲學、宗教幾個分立的領域之間形成了複雜而微妙的關係。一方面,科技進步和拓展改變了藝術的含義以及哲學與宗教的形態。另一方面,這些領域對科技進步帶來的社會後果的反思又與科技本身形成了張力。這引發了綿延幾個世紀的討論並持續到今天,在中國語境下又産生出特定意義。

清華大學哲學系主任黃裕生主題發言《科學與藝術、宗教的區別、界限何在?》

清華大學哲學系主任黃裕生以《科學與藝術、宗教的區別、界限何在?》為題進行主題發言。科學、藝術、宗教是人類文明的核心組成部分。科學,準確講是基於數理工具的“自然科學”,構成了對世界的一種強有力的把握方式,但其本身並非唯一的理解維度,更不是一種絕對信仰,反而正是其內在的懷疑精神才使得科學的不斷進步成為可能。藝術,作為“人文科學”的一支,是人類維護與追求自身存在絕對性的重要方式,向且只向概念無法規定的絕對意義領域開放,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人們能夠越過相對與絕對、有限與永恒之間的斷裂。宗教信仰同樣追求與絕對的自在存在者共在,以獲得生存之絕對意義,但是通過直接對律法或誡律的踐行修持來通達。所以總的來説,三個領域有著各自的方法論或實踐旨趣,並不存在實質的交疊或替代關係,而表面上的衝突是因為僭越了各自理應恪守的界限。

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以《折疊伊甸園》為題進行主題發言

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以《折疊伊甸園》為題進行主題發言。折疊的定義,指把物體的一部分翻轉和另一部分貼攏在一起,可以讓時間重疊,可以讓空間並置;可以讓原有的約束被突破,也可以讓原本的和諧發生衝突;折疊既是在建構,也是在解構;折疊中既有開始,也有結束;折疊既是在進入,也是在離開。伊甸園是人類曾經的樂園與天堂,也是人類命運的轉折之地,是忠誠與誘惑、善與惡、恩與罰的衝突之所。人類後來的命運正是由於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中面對蘋果的一念之差。在鍾愛古典繪畫的藝術家看來,自走出伊甸園之後,人類社會深層結構裏的眾多關係,包括人與自然、人與人造世界、人類內部的關係等,雖有變化,卻並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然而今天,科技讓部分深層的結構正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這種改變讓我們曾經篤信的價值判斷、道德結論及行動標準仿佛失效,於是乎,人類再次被拋擲于伊甸園之中,折疊的伊甸園裏,難辨機會與陷阱、祝福與詛咒、善與惡、美與醜,這一次,科技,尤其是人工智慧,成為了那顆新的誘惑之果,但不知將帶著人類再次走出伊甸園,抑或重返伊甸園,或者,還有新的可能?正是這樣的困惑引發了新的系列作品《折疊的伊甸園》。

四川美術學院中國藝術遺産研究中心主任彭兆榮以《論科學藝術之相濡以沫》為題進行主題發言

四川美術學院中國藝術遺産研究中心主任彭兆榮以《論科學藝術之相濡以沫》為題進行主題發言。他就藝術與科學之間“被區隔”的原因以及所産生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在中國的文化語境裏,“科學”和“藝術”宛如兩條道上跑的車,總走不到一起。然而,藝術史研究並沒有給出支援這樣認知的理由和證據;恰恰相反,大量事實無不證明二者彼此難分,相濡以沫。值得提示的是,“科學”和“藝術”都是舶來概念,在西方,二者似乎可以相融。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中國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傅永軍主題發言《科學時代的藝術:一種哲學詮釋學的解讀》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中國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傅永軍以《科學時代的藝術:一種哲學詮釋學的解讀》為題進行主題發言。在哲學詮釋學看來,藝術經驗不是一種科學經驗,而是一種詮釋學經驗,它不重視經驗的可重復性和可檢驗性,重視的是經驗自身的歷史性(境遇性)和辯證的否定性,以對話方式呈現,因而是一種可以開啟無限意義的有限經驗。以遊戲方式存在的藝術作品是在自我再現和表現中,與接受者同構而成,明顯地具有一種境遇性和對話結構,本質上屬於一種詮釋學經驗。將藝術經驗理解為一種詮釋學經驗,必然會帶來對藝術經驗的全新理解,並由此導致一場美學觀念革命:第一,它必然反對自康得以來的德國古典美學的主觀化趨向,重新將認知意義賦予審美活動,藝術經驗就是一種真理性經驗。第二,它必然反對“審美區分”觀念,將一種歷史意識和視域概念帶入藝術經驗,強調藝術真理的主體間性參與特徵。就此而言,藝術只有走向美學詮釋學,審美情趣才能與真理密切結合在一起,藝術的本體性真理意義才能無遮蔽地顯現出來。

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張傑主持本次論壇

四川美院院長龐茂琨向四川美院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李敏敏授予“藝術與科學研究所”牌匾

在本次論壇期間,還舉行了四川美術學院藝術與科學研究所的授牌儀式,藝術與科學研究所正式落戶四川美術學院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心。

四川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黃政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四川美術學院有開風氣之先的傳統,在科學與藝術這個大的課題中,四川美術學院要有所作為。藝術與科學是緊密聯繫的,科學的進步給藝術帶來了很多的新的課題、新的挑戰,這也是我們的機遇”,同時他認為“藝術家需要有科學的情懷,要勤於思考科學對未來的影響。藝術與科學最終都是要培養創新性的人才,這也是四川美術學院大力支援這方面課題研究的原因之一。”

論壇現場

論壇現場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專業設置的不斷細化,使得學科間的壁壘也隨之升高,長期處於溝通不暢的狀態。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於綜合性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斷提高。學院教育對學生思維能力、思維方式的交融能力培養成為新的課題。“雖然培養引領潮流的藝術家是四川美術學院的主體任務,但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藝術的方式培養未來社會需要的綜合性人才。中國高等教育應該適當打破學科教育之間的壁壘,以一種綜合性的、溝通性的方式培養學生,最終,讓他們能夠在學科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中尋找自身的價值,確定自己未來的方向。”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張傑在接受採訪中表示。

論壇嘉賓合影留念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