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大展:大都會博物館米開朗基羅展

時間:2017-12-11 09:49:26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聖安東尼的折磨,約1487年,金貝爾藝術博物館,沃斯堡

走進大都會博物館米開朗基羅展,一塊佈滿藝術家的名字的巨大幕布展現在我們眼前,這張幕布的背面則是一個正在建設中的項目。

當你走進這個包含200個作品的展館時,首先你會看到米開朗基羅老師們的作品,像多梅尼哥·基爾蘭達約(Domenico Ghirlandaio)這樣的大師,他對這位年輕的天才産生了深刻的影響了。展覽中,人們也可以看到義大利風格的素描繪畫,雖然米開朗基羅自己以雕塑家自稱,但這部分素描繪畫內容依然是米開朗基羅藝術事業最初的作品。

在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宮•聖洛倫佐教堂,我們看到他的雕塑作品:《年輕的弓箭手》(1490年)和《聖·安東尼的誘惑》(1487 – 88),這是他在十幾歲的時候對另一個藝術家雕刻作品的改編。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1532年的安德烈(Andrea Quaratesi)的畫像,這幅畫帶給人蒙娜麗莎般的寧靜和神秘,米開朗基羅深深被這個年輕人吸引。展覽中的每一件作品都值得你駐足欣賞。

學會幾個義大利單詞對於本次觀展很有益處。“素描”(Disegno)的意思是繪製圖紙或製圖術,但它可以被廣泛理解為藝術家的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想像力。“親手製作”(Di sua mano),即自己製作,這個詞用於客戶指定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或者是米開朗基羅送給他們他親自定制的作品。“天梵”(Divino)這一詞在展覽的標題中象徵著米開朗基羅的天賦以及人們對他才華的尊敬。這並不是一個輕易就可以使用的詞。

米開朗基羅作品的另一個關鍵詞就是“可怖”(Terribilita),這一義大利詞語意味著可怕的,或者令人敬畏的,或者類似于“過度的”含義。在這個展覽中,你看得越多,你就越能感覺到這一特徵。

在過去的一個星期裏,關於這次展覽的慶祝活動完全是炒作。在複雜的目錄中,館長卡門·班巴奇(Carmen C. Bambach)描述了米開朗基羅的手工切割技術,甚至在書頁上進行了刻畫。像班巴奇所説的那樣,在紙上複製地形是很難的,但你在繪畫中可以看到它們。你也可以看到年輕的弓箭手身上深深的柔情,那是一個男孩形象的雕像,它與基督幼時的形象相呼應,也可以追溯到古代。這件作品與刻畫一個熟睡的孩子形象的西元前三到二世紀希臘風格雕塑有著同樣的柔軟和純真。對於野心勃勃的米開朗基羅來説,天真無邪似乎是一個不太可能的詞,但他卻知道如何描述和再現這種感覺。

1510年,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利比亞西比爾的研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約瑟夫·普利策遺産,1924年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便是他作品中可怕的地方。我們在《裸男之戰》(1470-90年)中看到了這一恐怖因素的來源。這是一幅由安東尼奧·波拉烏羅(Antonio Pollaiuolo)雕刻的芭蕾舞和劍士。安東尼奧與米開朗基羅的老師基爾蘭達約是同時代人。直到他88歲去世之前,裸男這一形象貫穿他創作的始終。本次展覽將他重新與《弓箭手》(1530 – 33年)聯繫在一起,並在目錄上翻印了一套精心設計的勇士的組合。

其中一個聲名狼藉的形象出自《綁架甘米尼》(The rape of Ganymede),這幅畫中米開朗基羅描繪了一個被朱庇特綁架的小男孩,朱庇特把自己變成了一隻鷹。從1520 - 30年的朱裏奧·克羅維奧(Giulio Clovio)的理解來看,鷹從後面的男孩身上抓住了男孩,這個描述似乎很合適。班巴赫懷疑米開朗基羅的原版畫作可能因為審查而丟失了。但無論審查與否,這一形象都以其他形式存在。另一種説法是,米開朗基羅強姦了基爾蘭達約,就像米開朗基羅送給他的朋友們的畫一樣,這些畫實際上都是為某些與眾不同的紀念而創作的。

我最喜歡的組合是1533年米開朗基羅的《維納斯之吻》,它的旁邊是米歇爾·托西尼(Michele Tosini)的畫。在托西尼的版本中,維納斯的皮膚光滑如拋光的石頭。而在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裏則賦予了她一些男性形象的特質。

展覽中最大規模的要數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的巨大複製品,它被佈置在在展覽中央畫廊的棚頂上,當然你也可以將它看成一種噱頭,畢竟這是一幅複製品的複製品。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天花板上這一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的創意,是為了重申作品的主題。班巴赫和展覽的設計師們將畫的擺放的角度很好。大多數情況下,觀者不需要把脖子豎直向上仰起頭來觀賞畫作。

但回到展覽的主題,在“米開朗基羅展:神聖的繪圖員和設計師”這一展覽中,隨著他在繪畫、建築和雕塑中來回的探索,米開朗基羅發現了自己的個人風格,其中也有很多老師賦予他的東西。

這次展覽的眾多特色之一,就是它通過豐富的活動增強了展覽的體驗。如果説藝術博覽會做了一個看起來經驗豐富的結尾,這次展覽可以説是另辟蹊徑獨具匠心。(文字來源:OBSERVER,編譯/姜婉婷)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