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張晉:卡塞爾文獻展之後 將迎來中國時刻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6-04 11:27:59 | 文章來源: 北京商報

張晉:1991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著名藝術家。

德國小鎮卡塞爾下月將迎來5年一次的“卡塞爾文獻展”。自1955年首次舉辦以來,卡塞爾文獻展以極高的學術性和前瞻性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展之一,卡塞爾也成為了當代藝術朝聖者的“麥加”。而在本屆“卡塞爾文獻展”落幕時,一批中國當代藝術家將“接管”文獻展的場地,展示中國的公共藝術作品。據了解,本次名為“2012中國文化年·中國公共藝術展”的展覽,將在卡塞爾市中心區的各個角落展示作品,將中國藝術與德國小鎮相結合。本次展覽參展藝術家之一的張晉表示,卡塞爾在展示全球當代藝術後,將由中國藝術家展示東方藝術魅力。

商報:“2012中國文化年·中國公共藝術展”將展現怎樣的展覽思路?

張晉:本次中國公共藝術展以“對話”為策展的出發點。和以往海外舉行的中國公共藝術展相比,本次展覽的突出特點是將整個卡塞爾市中心區域作為展覽的場地。這在歷史上是第一次。

本次展覽的場地是卡塞爾居民每天日常生活的真實場景,是純粹的生活空間。它代表著生活的回憶,同時,在城市中也體現著藝術的存在。卡塞爾市是歷屆文獻展的展覽空間,眾多一流的當代藝術作品在這個空間中得到陳列和展示,與觀眾和當地居民的生活相互動。卡塞爾因而也充滿了感知、經驗和理解當代藝術的記憶。這3個層面並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滲透和影響,統一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構成我們對卡塞爾認知的基礎,以及我們對話的對象和內容。這種多維度的內涵為本次展覽藝術作品形態提供了巨大的自由度和可能性,但也對我們參展藝術家提出了挑戰。

商報:本次展覽有多少位藝術家參展?

張晉:初步計劃是23位藝術家參展,其中不乏展望、谷文達等著名藝術家,同時,其中10位藝術家需要在卡塞爾市現場完成作品。

商報:23位藝術家陣容是如何選出的?

張晉:本次展覽策展團隊包括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柏林自由大學文化與傳媒管理學院院長克勞斯·希本哈和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余丁。參展藝術家首先由策展人推薦,此後再經過篩選,最終確定了目前的參展陣容。

商報:您在本次展覽中將創作怎樣的作品?

張晉:我仍然會延續目前水墨化的創作,在卡塞爾呈現的作品也是黑白為主基調,其中也會出現荷花等元素。同時,在作品兩側將製作兩面鏡子,一面凹鏡、一面凸鏡,傳達出“陰陽”的理念。

商報:您認為在創作上是否存在難點?

張晉:對於我本身的創作來説,不存在難點,重要的是與展覽場地方面的對接,而且,我所創作作品的場地具有歷史價值。美國藝術家珍妮·霍爾澤曾在此創作了著名的作品《常理》。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場地,更好地呈現作品是我需要考慮的重要一點。

商報:據了解,您創作作品的場地是兩面防火牆,而此前墻上的作品是美國藝術家珍妮·霍爾澤為第七屆卡塞爾文獻展繪製的一件作品。您在創作時是否會有壓力?

張晉:這兩面墻確實很有名。珍妮·霍爾澤習慣在墻面或者其他物體上用油畫顏料,或用LED燈光、鐳射製作鼓動性的標語和格言。此前,她在防火牆上裝置了40條“常理”,比如幽默化解一切、笨人不應該養孩子、事實勝於雄辯、吃太多就是犯罪。不幸的是,這件作品被房主人2002年翻修房屋的時候刷掉了。對於在這兩面墻上的創作,我不會感到壓力,因為在卡塞爾的公共區域展示藝術作品的機會很難得,我會充分展示東方藝術的魅力。

商報:本次藝術展的作品將散落于卡塞爾市的各個角落。這種展覽方式體現出怎樣的理念?

張晉:本次展覽提出了特定城市空間和場景的問題。與這些空間進行交流也意味著與卡塞爾市的歷史、現實和居民生活的交流。

展覽的14個場地分佈于卡塞爾市中心區的不同位置,因此,不可能像其他展覽一樣預先規劃出一條參觀的路徑。本次公共藝術展的觀眾大多都具有遭遇公共當代藝術的經驗,而觀看本次展覽參展作品是與卡塞爾城市的遊覽相結合的。因此,策展團隊提出了“漫步”的理念,即人們閒逛走訪,用一種非語言的方式暗示對彼此的態度,而非直接表達。

商報:在國內的很多公共區域也有很多公共藝術作品進行展示。您認為本次將中國的公共藝術作品在外國進行展示,是否是一種新的交流方式?

張晉:我認為,本次展覽是建立在“對話”基礎上的。公共藝術強調的是藝術的公共性以及藝術對日常生活的介入。中國的公共藝術作品在德國城市中展出,這是本土文化對異國公共性和生活的介入。這個展出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含義,展示一國的藝術和另一國的城市環境如何有機融合,生成一個全新的圖景。因此,本次展覽的展出也是作品和城市、藝術和生活以及中德兩種文化之間“共生”的關係。

商報:您如何看待國內公共藝術作品的發展?

張晉:一直以來,國內公共藝術作品被很多人認為只有藝術教育和宣傳的作用。我認為,藝術品在公共區域進行展示,可以更好地讓公眾了解並接近藝術,同時在城市中應該出現更多體現藝術家觀念的公共藝術作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