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本文探討了市場經濟環境下壁畫家的角色定位,分析了中國當代壁畫藝術的文化性、商 品性和公共性以及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從一個新的層面上分析了壁畫與建築的關係,提出了以 十七屆六中全會作為發展壁畫産業的新契機。 [關 鍵 詞] 市場經濟 壁畫産業 壁畫是用繪製、浮雕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製作的畫。它是建築物的附屬部分,它的裝飾和美化功能使它成為人類審美需求的一個重要方面。 國家改革開放30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為城鄉環境建設的改造與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質條件,建築業逐步升溫,為壁畫藝術創建了一個空前廣闊的需求天地。 應該説,當代壁畫藝術與中國社會經濟在大方向上是同步發展的,但在某些方面也出現了不同步的現象,由此引發了筆者的一些新思考。 一、新經濟環境下壁畫家的角色定位 當代壁畫是文化性、商品性和公共性的結合體。特別是我國轉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當代壁畫相對於傳統壁畫有了跨越式的發展變化。在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的碰 撞中,壁畫概念的外延在擴展,壁畫家的角色定位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首先是新材料、新工藝的大量出現, 使壁畫的呈現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從較早使用的陶瓷、鍛銅、大理石,到近期的電腦編 織甚至LED電子顯示等新材料新工藝層出不窮,以至於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當代著名壁畫大師、德國藝術家Rainer MariaLatzke説,“電腦技術在壁畫創作中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達芬奇生活 在現在,我相信他也會用電腦的”。這些 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為壁畫家創作提供了極大方便,同時就壁畫家對材料、工藝、技術的了解程度和對材料、工藝、技術的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壁畫市場的出現。壁畫是藝術性的工程,是工程中的藝術,它並非始於壁畫家的頭腦,而是源自於項目的實際需求。除了極少數知名的壁畫家是投資方慕名而來, 大多數的壁畫家都要通過各種途徑,主動到 市場中去尋找項目。在一個壁畫項目的實際運作中,壁畫家是畫家,是設計師,是工匠,是技術指導,是現場監工,還是業務經理。 集如此眾多的角色于一身,佔用了壁畫 家寶貴的創作時間,而對商業成功的渴望更有可能替代藝術家對創作初衷的堅持。 總之,我們探討新經濟環境下壁畫家的 角色如何定位,其實是不希望商業運作耗費壁畫家寶貴的精力,而是讓他們埋頭創作,始終保持清醒的大腦和藝術家獨立的品格, 呈現給大眾更多符合時代要求的優秀作品。 市場動作並不是壁畫家所擅長的,公司組織才是市場行為的主體。在以壁畫製作公司為主導地位的市場中,壁畫家與壁畫之間形成各種各樣的關係。首先,壁畫家可以是 公司員工,全職從事公司業務;其次,壁畫家是公司的簽約設計師,與公司形成相對固定的勞務關係,同時壁畫家仍可從事自己的其他工作;再次,壁畫家臨時受聘于公司的 某一個項目,在項目週期內服務於公司,獲得勞動報酬。不同關係之間權利與義務不一樣,必須有嚴格的合同約定,才能充分保障雙方的權益。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一個成功的 壁畫家必須以把握作品的藝術性為自己的根本職責,必須緊跟技術大潮,能夠對現代工藝、技術相容並蓄,找準自身的角色定位。 二、關於壁畫與建築的關係 這是一個討論了很多年的話題。以往我們探討壁畫與建築的關係,多集中在藝術創作和技術設計這一層面上。人們普遍認為, 要先有建築再考慮公共環境意識,先解決生存問題後考慮審美需求。壁畫作為建築的有機組成部分,“壁”和“畫”的和諧與統一,不能僅成為壁畫家自己的事情,要突破建築空間對壁畫創作的限制,要依靠建築師和壁畫家雙方的共同努力。壁畫家與建築師的合作應該在建築設計時就已開始,建築方和建築師應提高對壁畫作用的認識,要在設計建築時就把壁畫因素考慮進去。以前大多數建築師只是在前期營造建築時留出創作公共壁畫藝術的墻面,後期壁畫家要依據建築風格的特點和格局來設計壁畫。在這種條件下,壁畫家永遠受制于建築師。 現在,我們把壁畫家與建築師的關係轉換到壁畫製作公司與投資方的關係上,從市場這個層面來重新看這個問題。壁畫家與建築師都是先接項目後創作,創作的前提是 項目目標,項目中有具體要求的必須要考慮週到,項目中沒有要求當然就可以不考慮。換句話説,只有投資方的要求才是建築師真正在意的。那麼,壁畫製作公司先期與投資 方進行接觸,推動投資方做好壁畫創作的規劃,然後再由建築師與壁畫家共同商討方案。優秀的作品往往是對藝術創作進行真誠交流的基礎上産生的,投資方給予創作方充 分的創作空間,而創作方則在自己創作的基礎上儘量滿足投資方和大眾的審美需求。 我們期待能從市場運作層面促進壁畫與建築關係的和諧發展。 三、壁畫産業發展的新契機 上文多次提到壁畫製作公司,何謂壁畫?製作公司如果把壁畫家比作是一個壁畫項目的“編劇”和“導演”,那麼壁畫製作公司就好比電影製片公司;各種與壁畫相關的 公司組織統稱為壁畫製作公司。它們的名稱可能不同,如裝飾公司、廣告公司、文化傳 媒公司等等,但他們所經營的業務都是從投資方那裏承接壁畫項目,然後組織壁畫家和專門加工的生産廠家來完成項目製作。 在目前的市場中,壁畫製作公司整體實力還比較薄弱,有實力的龍頭企業、知名品牌還沒有形成。 資本的逐利性,導致它總是流向有市場潛力的産業。與壁畫最接近的建築裝飾相比,後者的市場規模更大,進入門檻不高, 賺錢卻更容易。壁畫要求有很高的藝術性, 製作難度大,又體現不出經濟效益。壁畫與其他繪畫形式比較,其社會效益遠大於經濟 效益,突出表現為其公益性,這使得國家投 資或各級政府投資壁畫項目佔了主導地位。 政府投資是公益性的,是面向最普通的大眾的。只有政府投資加大了,産業規模才能上去,市場才能活起來,從而吸引更多的資本介入。 目前,政府對壁畫藝術的投資集中在古 代壁畫的保護方面,如墓室壁畫修復、數字化採集等項目,但在當代壁畫創作上的專項投入還是空白。 2011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 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 定》,對文化改革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可 以説,這為當代壁畫藝術的大發展、大繁榮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決定》明確提 出“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它給壁畫的發展至少帶來兩方面的直接好處:一方 面是國家加強了公益文化服務和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必然産生很多壁畫項目的製作需求;另一方面是壁畫産業也屬於文化産業、創意産業,壁畫藝術也是公益性文化事業的 一部分,也應該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和資金 投入。 有了政策的支援,政府管理部門、行業協會以及專業的壁畫組織都應該發揮各自的職能,推出相應的具體措施。比如,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資金中劃出一定比例作為壁畫專項投入,納入國家投資項目管理範疇,進行政府採購招標;建立市場準入制度,規範市場運作,公司具有相應的資質,壁畫傢具有相應的資格,有專家評審驗收把關。組建國有大型壁畫製作公司,包括與國外有實力的文化機構合作等。 與發達國家的情況相比,我國的壁畫産 業還剛剛起步,還遠遠滿足不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同時推動文化建設、發展文化産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1世紀必將是中國文化復興的偉大時代,中國當代壁畫藝術也將伴隨著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繆虹/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