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從趙無極《抽象》破紀錄看四個市場現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1-08 22:08:08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

編者按:有人問我,內地拍行拍出高價,媒體的報道角度往往出奇地相似,多以拍品背後價值挖掘為立足點。而為什麼蘇富比、佳士得每次拍出高價,媒體都會站在各種角度分析其真實度,是否出於對這類國際拍行的嚴苛?事實上,這只説對了一半。

由於品牌效應,蘇富比、佳士得的確更加讓媒體關注,而具體呈現的方式,則是媒體在面對不同拍賣行的時候,會本能地對這家拍賣行做出慣性思維:歷史越悠久,業界影響力越大的拍賣行對拍品的選擇越慎重,由於其影響力和知名度,使得在重量級拍品推出後,也往往容易獲得意料之外藏家的關注。而這“賣”與“買”之間的“故事”,恰恰能反映出市場的現象與特點。正如媒體們的眼光,本文即將以蘇富比(北京)12月1日刷新的趙無極紀錄作品《抽象》為例,從媒體的視角揭開其中的“買賣故事”。

 
趙無極《抽象山水27.08.91》2013年蘇富比(北京)秋拍拍品 成交價:4484萬元人民幣
 

趙無極《抽象山水27.08.91》2013年蘇富比(北京)秋拍拍品 成交價:4484萬元人民幣作為主體拍賣會的週邊,由集團支援無可厚非,但拍賣會中的焦點拍品也是由發展更成熟的香港蘇富比方面幫忙徵集,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此次蘇富比(北京)首拍的“莊重”程度。而體現在這種“莊重”背後的,則多少反映出蘇富比對目前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不自信,焦點拍品選擇趙無極經典作品也同樣間接説明這一點。蘇富比或許是想拿趙無極試水內地市場,但同時,其“保守策略”也一覽無余:市場上都知道,蘇富比向來是拍賣趙無極的“高手”,趙無極多次拍賣紀錄均在蘇富比被打破,最新一次拍賣紀錄也在10月于蘇富比亞洲區40週年秋拍中誕生。既然坐擁趙無極市場的買賣最佳位置,這件趙無極焦點拍品能順利成交基本在蘇富比的掌握之中,只是成交額多少的問題。由此也不難判斷,這件趙無極《抽象》在蘇富比(北京)首拍中重點推出,難道僅僅是蘇富比為了增加一次趙無極經典作品的上拍率麼?

保稅拍品高成交率 測試市場對保稅區認可度與蘇富比(北京)同時進入北京的,還有蘇富比一併帶入的“保稅區拍賣”概念,雖然藝術品保稅區拍賣在蘇富比之前就有拍賣行在嘗試,但卻是蘇富比將這個概念擴大化。從蘇富比(北京)此次拍賣來看,8件保稅拍品,7件成功成交,半數以上拍品超過最高估價成交,從保稅概念而言,無疑是一次成功的拍賣會。

拍後,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也表示:“此次參與競投者很多都是海外的買家,保稅拍賣確實能給拍賣行帶來全世界的買家。”並透露,蘇富比北京藝術周的活動今後至少一年一次,還計劃最快在2015年,拍賣會將移至天竺保稅區內舉辦。不難猜測,到時候更多的保稅拍品將被推薦。至於什麼樣的拍品作為保稅拍品容易被市場接受,這次在蘇富比(北京)拍賣會中也得到大致答案。此次拍賣會推出的保稅拍品價格從幾十萬元到幾千萬元成交價不等,從拍賣現場體現的情況來看,多為電話委託競得,而從電話委託的國籍來看,中西皆有,若按以往競投習慣,暫定不同國籍的電話競投背後也是相應國籍的買家的話,當代藝術家代表作則多由西方買家競得,經典寫實類拍品則多由內地及港臺買家競得。趙無極破紀錄拍品《抽象》也為保稅拍品之一,且是其中唯一一件高估價拍品,這件拍品的成功拍出不僅書寫了保稅拍賣在內地的可能性,也似乎對保稅拍賣做了一次“軟廣告”,將保稅拍賣這個概念最大化的傳播。

趙無極內地破紀錄 並非改寫市場格局 2011年至2012年,香港藝術品拍賣市場掀起一股“20世紀中國藝術熱潮”,趙無極,朱德群等藝術家的拍賣紀錄屢屢被打破,吳大羽,常玉等藝術家市場價值重新被發現。這一熱潮由此延伸至中國內地市場。以往拍場難得一見的趙無極,朱德群作品一時間以專題形式被集體推薦,且均拍出不錯的價格。但也只此一次,再到下一次大拍,就僅有一家拍行繼續大規模推薦趙無極作品,卻被市場吞沒,雖然最終原因各家自有各家説,但趙無極的市場暫時不在內地,基本是大家意會卻不想説出口的話。此次趙無極作品在內地打破紀錄是否能代表趙無極在內地市場的突破?回答是肯定的。但是,若想以此件拍品來定論趙無極內地市場潛力為時尚早。《抽象》破億港元成交後,趙無極另一件作品《25.2.2001》因未達底價而流拍。再看趙無極1958年作《抽象》,早在宣傳之初便引起業內轟動。

在1954年,趙無極對繪畫的革命進入一關鍵性的進程,此時的他,已不滿足於表現外在實體的形象、對於山川景物的具體敘事描繪。他開始潛心回顧古老的中國文化,檢視那些他自小崇敬、熟悉的東西,如十三世紀祭祀用的銅制禮器、金石、銘文碑拓與書法,其創作也在此階段步入了抽象的「甲骨文時期」,進一步地以非具體敘事的方式,探索繪畫的本質。許多動人的作品由此一一創生,並廣為國際級的美術館收藏。

此件完成于1958年的《抽象》,即為該時期的成熟代表作。不僅如此,來自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的珍藏,和首次在拍場上亮相,也都大大滿足了近年市場對高價拍品的願望。這幅作品估價3500-4500萬元。2200萬元起拍後,便有數位買家爭奪,電話委託和場內買家同時競爭,雖然到高價位後多次險落槌,但均被買家再次競價,最終以7600萬元高價落槌,加上佣金成交價達到8968萬元。刷新了前不久剛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中 15.01.82(三聯作)所取得6725萬元的紀錄。由此可見,趙無極《抽象》在內地破紀錄,更多是作品本身經典的原因。另外,趙無極目前的成交額和成交量主要集中在港臺市場,約佔70%以上,真想打破趙無極市場格局,或許只能繼續關注蘇富比和佳士得進軍內地後的行動了。

內地新入場買家競得《抽象》 市場水深但潛力依舊趙無極在北京刷新其個人拍賣紀錄並非這場拍賣會的唯一爆點,內地買家競得此件拍品,才是連蘇富比都沒有意料到的事情。作品買家坐于拍場中間位置,競價階段,蘇富比幾位相關負責人就在不停尋找買家身影,作品拍出後,程壽康更是從委託席走下,來到買家身邊詢問。而在拍後接受採訪時,一向幽默從容的程壽康也沒有忍住內心的喜悅,多次表示不僅趙無極《抽象》高價位成交超出蘇富比預估,被內地買家競得更出乎蘇富比意料。

近年,內地市場頻現新買家入場,多件高價拍品被新買家競得,此件趙無極畫于1958年的《抽象》也是被一位山西藏家買走,12月2日,知名藝術品收藏者唐炬發佈了一條微網志:“一位年輕的晉商,某日在朋友引薦下在唐園雅聚,酒過三巡突然對墻上我的那些情人大感艷羨,一番酒肉來往竟變身為一位藝術的瘋狂鍾愛者,一年間已投入九位數之巨的銀子,剛剛又在蘇富比摘得兩件重量級作品……”據透露,這位山西籍藏家張小軍近年才開始收藏藝術品,與圈中唐炬尚佳,且在最初都喜好寫實及經典藝術。另據季濤透露:“張小軍在蘇富比(北京)買了七八幅作品,在保利買了十幾件。聽説,在9月佳士得上海拍場上,張小軍也買了油畫作品。他今年在當代藝術和油畫方面,可能投入了2億-3億元人民幣。”

如此大規模地購入作品,再伴隨著日後將在北京建立私人美術館的消息,一時間,張小軍從一位不知名的新買家,搖身一變成了一位響噹噹的大收藏家。曾有業內人士在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每年新進場的買家增幅在50%左右,但投資規模和購買量並不足以引起關注,像張小軍這樣的買家,是一個突出的個案。” “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自從藝術市場被認定是第三大投資市場之時,就一併帶入,但是隨著近兩年藝術品市場份額的下滑,新買家再次不斷涌現,不過,希望這些新買家是真正看到了藝術品市場中的潛力,而不是跟風,不然對自己,對藝術品市場的良性發展都沒有好處,畢竟不是每個買家都能為了一件經典作品豪擲9000萬而不眨眼。

焦點拍品能量不可低估

焦點拍品往往能得到大家更多的重視,或許是作品本身産生的共鳴,或許是其背後的流傳故事,或許是高價成交亦或意外流拍……而體現在拍賣行與買家之間的卻不僅僅是這些即得要點。從徵集到選件再到拍出,每一個步驟,都小心翼翼地保留著一些市場特點與規律,而它們恰恰是維持市場繼續向前的最大動力。

(DaYuan)

下一頁藝術節:究竟是誰的節日上一頁收藏投資導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八十一期
· 從趙無極《抽象》破紀錄看四個市場現狀
· 藝術節:究竟是誰的節日
· 在“罵戰”中變革的中國當代藝術
· 中國古董珍玩拍賣市場受熱不均
· 誰在以水墨的概念騙錢?
· 2013拍場的變化與機會
· 藏家拍場的明爭與暗鬥
· 宋莊“小産權房”的抉擇
· 文獻研究之路還有多遠
· 指數漸欲迷人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