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藝術家的“官銜”加幾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06 10:19:14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

 

 “頭銜算得上是一個最初級的篩選。總會聽到説,這個人很有名,很多官員都買他的畫。主要是他們不懂,只能從這些方面來進行判斷。去買中央美院老師藝術作品的成功率肯定要高於路邊攤藝術家的東西。”邦文當代研究中心總監趙孝萱笑著解釋説,“在某些領域,比如傳統書畫,藝術家的頭銜依然重要,名師傳承、畫院、美協之類的依然得買家心。”她提到,就是因為有人買賬,才會有那麼多的藝術家在爭著評職稱,爭著當各種主席和副主席,擠爆協會。

 但是,藝術家的身份並不能作為藝術作品評判的重要標準,頭銜是老一輩藝術界流傳下來的“風俗”。“隨著大學生擴招,畢業生能夠進入到藝術院校、機構工作供職的機會越來越少。那些機構的職位基本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哪那麼容易進去,就算是進去了,也得有著各種各樣的潛規則,所以用這個來判斷藝術作品的高低,是很可笑的事情。”某藝術評論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

 如今,隨著自由藝術家群體越來越龐大。他們在藝術創作上漸漸不會受體制內一些複雜關係的約束,藝術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獲得了市場、社會的肯定。曾經官本位思想的重要性漸漸縮水,藝術家的頭銜越來越不被看重,“連大師都叫爛掉了”。趙孝萱認為,隨著市場的成熟化,“聰明的買家是不會單純為藝術家的頭銜來買賬的”。

 總結:用頭銜作為判斷標準,首先要分清各種頭銜的真偽,分清哪種頭銜含金量更高,中國的機構多,頭銜也多,差一個字也許就會差上個十萬八千里。藝術家的頭銜確實是一個加分點,但是不同領域也有區別。如果加在傳統書畫領域可以有30分,在當代藝術領域就只有0~2分而已。

 在什麼地方辦過展覽值得加分?

“能在中國美術館辦展覽,還不夠你牛的”?

 殊不知,在中國美術館辦個展,審核初期就需要跟藝術家的頭銜級別掛鉤。如果審核成功,一個側展廳兩周的展覽就要花銷數十萬的費用。同樣,在國家博物館辦展覽的審核條件及費用更甚。雖然如此,對於很多藝術家來説,能夠在這種國家級別的美術館、博物館舉辦展覽是極高的榮耀,“今天站在這裡,是我畢生的願望,現在我非常幸福!”一位來自河北的老藝術家在中國美術館的個展開幕式上如此表述自己的心情。

 在國內,選擇級別高的官方美術館就一定能説明藝術家的學術地位嗎?就能夠為藝術家的市場加分嗎?

“官方美術館會加上很多複雜的社會性因素,這樣就沒有足夠的學術説服力來給這個藝術家的市場加分。”某藝術評論家很直接的提到,“中國美術館因為地位的特殊性,做的展覽也會比較雜。”不可否認的是,隨著這些官方美術館定位的“獨特性”,其在藝術專業領域的認可度也在逐年降低。前幾日,藝術家劉小東在兩會上的提案也與此有關,他希望能夠加大官方美術館對當代藝術的展覽及收藏,其實類似建議在藝術圈已經早有爭論。

 四大天王(張曉剛、方力鈞、岳敏君、曾梵志)的市場價值已經很高了,但是他們並沒有花費精力在一些官方機構做個展。相反,他們會選擇一些學術定位相對比較清晰的私立美術館和畫廊來做展覽,比如今日美術館。

 相對於老一輩的藝術家,年輕藝術家並非一定要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我認為展覽的場所最好比較專業,有舉辦過一些學術展覽的經歷。是否官方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誰來策劃這個展覽,展覽上能請來些什麼人。”住在黑橋的年輕藝術家老蔡這樣提到。

 同樣,去國外辦展覽也是藝術家比較推崇的。“現在很多藝術家熱衷去海外辦展覽,在國內找幾家媒體,發個新聞稿件。我甚至看到過藝術家在國外賓館的走廊裏辦展覽。”某圈內人士認為這種展覽完全沒有意義,沒有一點加分的道理。

總結:在國內美術館的級別與學術地位並不對等,展覽項目還比較雜亂的情況下,加分點的定位並不太容易。當然,一些學術性比較純粹的美術館,還是值得加分的。“如果在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舉辦展覽,自然能夠為藝術家加上不少額外分值。”趙孝萱如此解釋説。

1  2  3  4  5  6  


下一頁中國小提琴收藏:方興未艾 前景光明上一頁解密鬻畫為生的唐伯虎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六十四
· 解密鬻畫為生的唐伯虎
· 藝術家的“官銜”加幾分
· 中國小提琴收藏:方興未艾 前景光明
· 宋莊再次逼走藝術家
· 錢維城及其山水畫 ——從《雪山瀟湘》説起
· 林風眠:世界可曾真識君
· 瘋狂的畫價,誰是背後推手?
· 2013年春拍大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