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關於“天柱”展的形式與內涵——策展人吳立行訪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02 11:17:32 | 出版社: 《藝術生活快報》雜誌

文/ 王青雲 編輯/ 王寅峰 圖片/ 中華世紀壇當代藝術館提供

編者按:

在2012 年的歲末,中華世紀壇當代藝術館舉辦了“《天柱》——陳嘉仁水墨藝術裝置展”及學術研討會,展覽一經啟動便引發了很多討論與思考.陳嘉仁以中國“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為基礎,以中國傳統的水墨語言為核心,通過鑲嵌、包裹等手法將水墨作品與藝術館的內部建築結構緊密地結合起來,形成了“天柱”、“春”、“夏”、“秋”、“冬”四季,以及代表12 時辰與24 節氣的17根梁柱為主體的空間裝置作品。另一方面,主體“天柱”的動態設計,亦使得水墨藝術獨有的自由韻律與設計的理性邏輯在展示環境中並存且相容。在挑高6 米的室內空間中,散發出一種崇高感與儀式性。

在開幕當天座談會上,藝術家、文藝評論家中央美院袁運生先生、中央美院博士柯萍、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先生、南開大學學者韓昌力、藝術設計系主任薛義、東方審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志強、李潤霞、吳立行,館長馬晨風等近15 位藝文界專家、學者齊聚于中華世紀壇當代藝術館文化客廳,特別針對“觀看之道”——中國繪畫的理解與詮釋;“藝術的社會價值”問題以及“文化的重新形塑與機遇”等不同角度,與藝術家陳嘉仁先生進行了暢談。

在展覽當天,本刊就陳嘉仁先生的生活經歷、藝術手法,與展覽所涉的內涵與表現形式等諸多問題對策展人 南開大學藝術設計係吳立行博士進行了訪談。

訪談:(藝術生活快報簡稱:藝 吳立行簡稱:吳)

藝:陳嘉仁先生是您在“寶島”學習時的導師,但是他的藝術歷程與藝術特點可能還不被大陸的觀眾們所知曉,您能否就此對陳嘉仁先生其人其事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吳:陳嘉仁先生是一個即將進入耳順之年的老畫家了,他出生於台灣彰化縣的一個農民家庭。上世紀70年代,聞達于的台灣畫壇;同時他還是一位藝術教育者。

他經營著一家全台灣最大的藝術教育機構,幫助過台灣三分之一以上懷揣藝術理想的青年實現上大學藝術系的夢。雖然在2012年發現身患癌症卻仍每天堅持到工作室工作;同時他還是一位為社會正義默默付出,不求名利回報的志工,從1995年開始,就對照成千上萬模糊的監視器畫面,為警方畫出歹徒特徵。

陳嘉仁先生的藝術風格是一種比較寫實的中國水墨畫,呈現當下的一些社會現象,而這種寫實又不同於我們通常所理解的“現實主義”的藝術手法。他擅長用一些隱喻的方式,象徵的造型,把自己想要的話隱藏在畫面之中,是一種比較隱晦、比較含蓄的表達,當你看懂之後就會發現他很尖銳。

他的整個畫面的精神內涵具備很強的中國文人的風格與傳統,尤其是許多山水畫,表面上看似乎不脫離對自然的憧憬與嚮往,但實際上,“自然”只是一種抒懷,真正目的還是靠著對“自然”道理的理解,來思考人生觀、價值觀與自然規律間的生化關係。所以我認為,在某一個層面上看,中國水墨畫可能是更人文的,雖然表像是自然的。

藝:此次展覽的主題為“天柱”,能夠解釋一下這個概念的內核嗎?

吳:天是一個能量的源泉,從古至今中國都有一種對天的崇敬,順天也好逆天也好,都想靠近天,比如説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希望能夠到達天的高度,對天的嚮往,天柱也是表達這樣一種概念。

今天,人類社會的歷史走到2013年這個節點上。為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好,人們前赴後繼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這些努力有些是成功的,在某些方面結束或緩解了人類的苦難;而有些則是失敗的,為此我們付出了很慘痛的代價,得到了很多經驗、教訓。

從對文化或者藝術的角度來講,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個天柱,應該看得開一點,而不是像夸父逐日那樣,追到無窮無盡。這就是中國文化,他常常提醒著我們“物極必反”、“亢龍有悔”的道理,事物發展到了一個極致就會有一個回歸的,這就是一種迴圈,一種生生不息的一種體驗。

1  2  


下一頁“私訪”冬日裏的北京古玩城上一頁來自黃河之濱的讚歌王同仁的藝術創作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生活快報 125期
· 專訪電影“中間人”馬平
· 因為“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關於“ 雜七雜八—— 青年一代的視覺修辭” 展覽
· 蘇盛城:中國傳統山水的守望者
· 時尚亮片秀
· 關於“天柱”展的形式與內涵——策展人吳立行訪談
· “私訪”冬日裏的北京古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