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蘇盛城:中國傳統山水的守望者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02 13:19:21 | 出版社: 《藝術生活快報》雜誌

文/ 編輯 屈臣旭 圖片/ 蘇盛城提供

《潮州八景之鱷渡秋風》紙本設色34CM×138CM2009年

蘇盛城,1959 年生於天津,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師從於著名畫家溥佐、夏明遠。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培訓中心特聘畫師,中國美術學會理事,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天津民革畫院理事,天津紅橋畫院畫師,中國商業文化藝術研究會理事。

編者按:

何為守望者?意即在發生變遷的時候,在人們轉移目光、甚或遷離、逃避、逐新之時,堅守在原地,時刻關注著,體驗著,思考著的人。中國畫發展到今天,出現過很多爭論,最著名的莫過於吳冠中和張汀關於中國畫筆墨的爭論。對於中國畫的未來發展很多人都存在著擔憂,同時也做出了探索,比如水墨當代化、實驗水墨的創作等。然而尚未找到一條真正解決問題的道路。在大部分中國畫家忙著變革、追求創新的時候,蘇盛城卻是作為一個傳統的癡迷和熱愛者,堅持著自己的山水創作之路。

蘇盛城,出生於1959年,正值中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物質的匱乏並沒有讓他在以後的生活中養成貪婪的習性,反而在其後文化毀滅的特定時期當中形成了最早的關於藝術的熱愛和追求。那時候他每天都可以見到很多抄家抄出來的珍貴書畫作品。在這種耳濡目染之下,年幼的蘇盛城就開始嘗試摸索,嗅知藝術,早期主要是磨練自己的基本功,進行少量的工筆花鳥創作。在其十五六歲的時候便開始跟從趙毅先生正式學習工筆畫,並在其指導下考入天津美術學院。那時候天津美術學院也不過剛剛正式更名,而在此之前兩年還被稱為天津藝術學院。蘇盛城在美院期間學習了很多西方的創作技巧和藝術理論,這使得他在造型能力和基本功的塑造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直到現在仍然堅持著素描和速寫的訓練。與此同時,他師從溥佐、夏明遠等老先生,學習山水畫的創作,並在此期間走訪了中國大江南北的名山大川,采風、寫生、體驗生活。老先生們的教導和中國山水的魅力讓蘇盛城找到了以後的創作方向和藝術道路,那就是回歸中國傳統山水。

《煙嵐萬態》紙本設色69CM×136CM2012年

中國山水畫發端于六朝,成熟于唐五代,輝煌于宋元,歷朝歷代畫家為人類的藝術寶庫留下大量輝煌的作品。明代王世貞在《藝苑危言》中指出:“山水至大小李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李劉馬夏又一變也,大癡黃鶴又一變也。”蘇盛城的老師孟慶一先生也曾總結道“唐代李思訓、李昭道的‘山水之變’,是由山水精神的追求轉向山水意境的表現;五代宋初的荊浩、關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寬之變,是在表現領域中將山水的物理結構和藝術技巧結合起來,完善了山水畫的藝術表現手法,並提出了一個新的歷史話題,即山水畫由原來對意境方面的關注經此而轉向對形式語言的錘鍊,使中國山水畫在宋代發展到了一個歷史的高峰;‘元四家’王蒙、倪瓚、黃公望、吳鎮不僅完善了山水畫的水墨技法,而且為山水畫在審美範疇內又新增添了文人畫‘逸’之內涵與元素,並以此為山水畫之高格。”簡約地道出了中國山水畫發展之歷史流變。然而中國山水畫發展到現在卻是陳陳相因、毫無生氣,一方面是因為更多藝術種類的興起和發展,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對於傳統承襲和研究的不充分。中國畫的産生背景和立論依據是農業文明和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

然而,工業革命和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也開始進入到工業文明,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繪畫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缺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物質的充盈開始擠佔人們閒雅的情趣,快節奏的生活和內心的不平靜也與中國畫的精神越趨越遠。內外的劇烈變化使中國畫的發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頸。在這種形式下的各種創新嘗試雖然是必然出路,然而卻是缺乏了對於傳統的傳承,丟掉了中國山水繪畫積累了幾千年的精髓。

《潮州八景之金山古松》紙本設色34CM×138CM2009年

蘇盛城從幼時起就注重對於傳統的學習和研究,他認為“中國從彩陶文化開始一直到唐宋元發展到高峰,我們的祖先留下了豐厚的藝術寶庫,是我們挖掘不完的,我們在學習的同時還要傳承下去。”對於山水畫的創作他也有自己的見解:“中國山水畫創作以意為主,需要畫家有廣泛的包括文學、書法、繪畫在內的各種修養。山水畫要有很強的地域性,要求畫家掌握全面的知識。好的山水,氣韻生動、陰陽頓挫、輕重緩急,筆墨運用和線條穿插,巧妙結合。”蘇盛城潛心研究中國傳統繪畫的技巧和思想,揣摩古人的用筆和用意,並通過大量的創作反覆實踐,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其作品無疑是承襲了中國文人畫的傳統,在解決中國畫的形式問題上更為徹底,在承接宋元繪畫高峰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

蘇盛城的山水創作以南宗為本。南北宗本是佛教的術語,後被明代董其昌借來分別中國畫,然而南北宗並非指地域上的南北,而是身份和意趣之分,北宗是職業畫家,而南宗則是文人畫。雖然這種區分在後世被徐悲鴻等駁為謬論,然而其在中國畫壇産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並且畫家對此有著深深的情結。蘇盛城雖出身津門,然而卻不拘于北方山水的表現,尤其是之後追隨過多位名師、走訪過祖國名川之後,其創作多寫胸中之逸氣,表達自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深情。其用筆老辣,皴法嫺熟,慣用積墨,既渾然一體,又有筆跡墨痕可尋。蘇盛城在從美院出來之後也一直尋訪名師,不斷學習,造就了其紮實的功底和廣博的見聞。他在山水創作的道路上逐漸找到了自己的創作源頭和表現方法。然而南派山水也有其自身的問題,其一直為人所詬病的就是陰柔有餘,陽剛不足,這雖然與畫家摹寫自然有著很大的關聯,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擁有董巨那般的功力。所以,在之後很多南派畫家的變革中,適當的加入陽剛的內容則是不得而為之的一條出路。對於蘇盛城來説,他的創作以寫生為主,長期居住在天津也使得在每年幾次的南方寫生之後會回到北方,在更為熟悉的環境下默寫胸中之山水。其為人雖極為謙遜,並不張揚,然而北方人的性格還是在作品中有跡可循的。對於山水畫創作來説,中國山水畫的空間特徵,更接近於一種時空的轉換,畫家不僅要考慮看見了什麼,更要關心人的變化過程,想到什麼。用生命的狀態表達對象,由於沒有像西方繪畫中光影、質感、透視的約束,中國山水畫更多地依靠虛實、遮擋以及不規範的大小比例關係來暗示行雲流水、山石樹木的空間,而使得對自然的表現更加肆意、主觀、淋漓盡致。中國山水畫主張所描繪的山水畫要“可遊可居”,講究的是一種哲學的境界,受莊子的思想影響特別大。蘇盛城在藝術探索的道路上逐漸形成了自己對於山水創作和人生的思考,山水除卻表達自己的文人情趣之外,也寄託了對於祖國和人民的人文情懷。

《潮州八景之湘橋春漲》紙本設色34CM×138CM2009年

蘇盛城在潛心創作的同時,也非常關注社會公益。他曾多次參加慈善活動,用自己的作品為社會做出貢獻。汶川地震的時候就跟隨老師孟慶一在潮州寫生,之後將作品捐贈出來支援災區。其代表作品《潮州八景》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創作出來的。作品描繪了嶺南特色鮮明、絢爛多彩、充滿生機的地域文化,其用筆細膩,構圖講究,技巧嫺熟,可以看出其對中國傳統山水畫理的研磨和對傳統山水畫的傳承。堅持與守望,吸收與傳承是蘇盛城及其山水創作帶給人的最真切感受。中國山水發展到今天,有很多問題,也有很多方向,創新和表達時代的聲音是必然的選擇,然而這一切都繞不開對於傳統的研究和繼承,就這一點來説,蘇盛城不愧為傳統山水的守望者。

下一頁時尚亮片秀上一頁因為“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關於“ 雜七雜八—— 青年一代的視覺修辭” 展覽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生活快報 125期
· 專訪電影“中間人”馬平
· 因為“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關於“ 雜七雜八—— 青年一代的視覺修辭” 展覽
· 蘇盛城:中國傳統山水的守望者
· 時尚亮片秀
· 關於“天柱”展的形式與內涵——策展人吳立行訪談
· “私訪”冬日裏的北京古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