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當代藝術颳起“青年旋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03 16:49:03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2012年7月31日,2010年度“青年藝術”100項目在北京悅美術館、聖之空間以及阿拉裏奧畫廊三地聯合開幕。這是繼德美藝嘉的“‘引爆!’2012 CYAP彙報展”、中央美院美術館首屆“CAFAM未來展”以及中國雕塑學會“青年推介計劃”之後,一個月內在北京舉辦的第4個和青年藝術家相關的當代藝術展覽。(請核準,這些應該都是與“青年藝術家”而非“青年”有關的項目吧)

此次以青年藝術家為旗幟的密集亮相,在當代藝術飽受挫折的近幾年實數罕見,而身在其中的青年藝術家群體能否就此“一戰成名”,也成為展覽之後有待時間檢驗的玄機。

新一代中國當代藝術作品關注什麼

投資新銳藝術家,如果不能準確摸到他們的“脈”,是很難淘到真正質優價廉的“金礦”的。任何一個時代的藝術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去看待,上一代與下一代總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與區別,美術評論家喜歡將藝術家們歸類,以滿足個人審美體系的建構與需求。大多數人認為70後藝術家更關注藝術家個體與內心的變化,包含著一定的理想主義與完美主義,甚至有些特立獨行;而80後藝術家更執著于自我的成長過程,並將個體的價值與情緒無限放大進而充分地進行自我陳述。70後抽象藝術家王光樂認為:“從某種角度而言,80後是對70後關注個體的深化。”不過這種差距已然不甚明瞭。

有人説,現在的75後、80後藝術家沒有了上一代人的才華與拼勁,有些青黃不接,從市場上的表現就能看得出來,但這種觀點還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50後、60後藝術家之所以會出現如今全面的“井噴”是有一定的社會原因,正如王光樂的分析:“他們在市場上的‘優良戰績’,其實是社會對他們追加的一種自律性的補償,他們曾經歷過窮困時代的考驗和淘洗,他們有團隊精神更是由於在那個時代個體力量微小的無奈選擇,是憋了太多年後的爆發”。而75後、80後藝術家不然,他們成長過程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80後已經衣食無憂,有太多的機會與平臺可以利用,這些遠不是上一輩人所能夢想的。但同時誘惑也是接踵而至,特別是80後藝術家,上世紀90年代後期至今所呈現的社會面貌實在令人垂涎,之後伴隨學院的擴招,一部分沒有足夠才華的人失去了對藝術的摯愛與專注,還有一些“聰明人”正尋覓著上一輩的“造星之路”亦步亦趨,逐漸喪失了個性,因此75-80後藝術家是最有希望的一代,同時也是淘汰率最高的一代。

單打獨鬥的應對策略是否行得通

“特立獨行”在很多年輕人看來是一個褒義詞,似乎是個性的代名詞,在面對市場和藝術圈時,這種策略真的可以行得通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本刊記者近日讀到一則小文,討論的是廣東畫家群體與四川畫家群體的差距,而差距就體現在凝聚力與團隊精神。年輕藝術家對這種凝聚力與團隊精神的缺失更是較為嚴重,該文中提到:“單就當代藝術來講,先來看廣東的藝術家聚集區,如廣州的PARK19、 Loft345、小洲村等,如今越來越渙散,一盤散沙,明顯不如重慶的‘坦克庫’與成都的‘新老藍頂’的抱團性。”從目前逐步被社會所認可的年輕油畫群體“卡通一代”的代表高瑀、陳可、熊宇等人,再到當代水墨新銳陣營的秦修平、黨震、杜小同等人,無一不是以集體面貌呈現在人們視野中的。方力鈞、張曉剛等當代藝術主將曾有個戲謔的提法,叫做“重復就是力量”,顯然在如今這個視覺審美疲勞幾近麻木的時代,“集體抱團”應該是年輕人突出重圍的最有效途徑,當年的F4是如此的有才華,在中國的地面上,也免不了要團結起來才能喚起業界的足夠重視,何況涉世未深的年輕藝術家!從爭奪話語權的角度出發更需要年輕藝術家集體抱團,商家炒作商品尚需要一個足夠光鮮閃亮的噱頭,更何況諸如繪畫之類的非生活必須品。方力鈞曾在自己的文章中不贊同外界扣給他“玩世現實主義”或“潑皮現實主義”的帽子,但在他剛出道的時候,似乎並不在意這種籠統的提法,理由很簡單,這是一個時代風貌的定義,為了得到業界的認同,他也還是要加入到這個陣營當中,他更清醒地認識到任何個人的聲音都可能是曇花一現,唯一需要的是集體的力量。

青年藝術家進入市場的利與弊

北京榮寶拍賣總經理劉尚勇先生曾預測過:“大力挖掘有作為的青年藝術家將是榮寶拍賣將來的核心任務之一。”數據更證明了市場目前的形勢,2011年榮寶推出了當代青年藝術家作品專場,成交額達到673.2萬元,成交率約76﹪;在市場略顯低迷的2012年仍取得了405.6萬元的優良戰績,成交率為68﹪。該專場中,張躍華的《紫霞擁金山》以44.8萬元成交,齊辛民的《黃土高坡》以20.16萬元成交,蘇柏鬥的《洛神》以16.8萬元成交。這個成績或許算不上很出彩,但還是體現出一定的價值與積極意義,甚至一大批80後藝術家剛一齣道,就幸運地面向了藝術市場。

除了少數幸運地直接進入拍賣場、簽約知名畫廊、參與青年藝術家推廣計劃的優秀年輕藝術家之外,那些水準相對有限、年齡較小、剛剛邁出校門或仍在接受訓練的準藝術家們還是可以通過hi藝術小店、趙涌線上、嘉德線上、HIHEY線上拍賣、大藝網等藝術電商或相關機構來積累原始創作資金或實現自身價值,前景不可謂不樂觀。

另一方面,75-80後藝術家正經歷著空前的誘惑,按照一般人的判斷,從事繪畫在30歲左右的人能夠獨立維持基本生活開銷已屬不易,更不能奢談富有,但諸如75後藝術家的熊宇、李繼開、韋嘉、王斐、陳可以及80後的高瑀等人的生活品質確實令人羨慕。這種從起跑線上便出現的差距讓年輕人産生強烈的心理失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當如德美藝嘉、今日美術館等機構所提供的真正機會到來之時,問題又一次出現了:年輕藝術家風格過於接近知名大腕;缺乏傳統文化積澱與訓練;過早地迎合市場的審美需求而迷失自我,甚至好高騖遠,去比肩當代大家;失度地誇張與強調個人的符號語言等情況的存在,都不能不令人擔憂。前所未有的市場誘惑侵蝕著許多青年藝術家的藝術理想,迎合市場之風“快餐式”的當代藝術如過眼煙雲。作為植根于中國現實的青年藝術家,在趨同的世界裏,保持獨立文化身份、關注中國現實、反映社會變化,在基於個體差異的同時不斷進行文化積澱,這樣的藝術創作才有可能贏得未來。

此外,“後輩看前輩”的現象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很普遍,如今的多數年輕藝術家當然會很樂於向所謂的“當代藝術F4”的成功模式靠攏,並樂此不疲,而任何一種藝術形態與觀念的形成都離不開特定的時代土壤,那些“大腕”的藝術理念是否適合於如今的年輕人呢?知名策展人楊維民先生對此表現出懷疑的態度並深感擔憂:“像方力鈞那個時代産生‘玩世’或‘潑皮’的藝術觀念是與時代對位的,是合理的,如今的年輕人將那些觀念作為一種前衛或先鋒藝術卻明顯是滯後的。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有前瞻性的藝術家,但‘前衛’、‘先鋒’不等於有前瞻性,如今的展覽給人的感覺很活躍、熱鬧、好玩,而前瞻性的基礎只能是具有學術性的藝術理念。除了如青年美展、今日美術館等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少數展覽是真正為年輕人量身訂做之外,很多所謂的‘機構’提供的一些‘機會’,其實是某些大公司所轄的子公司用低廉的成本將剛剛起步的藝術家迅速地拉入到市場的‘快車道’,因為年輕人便於合作、便於操作,這並不是一種理性的運作方式,而是包含著濃郁的商業和利益的味道。”

怎樣投資年輕藝術家作品

德美藝嘉CEO董藝女士對投資年輕藝術家作品進行了理性的分析:“年輕藝術家年齡小,有著種種不確定性,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如果對他們的作品進行投資應該抱有一種收藏的心態,最根本的標準是必須要對作品真的喜愛,因為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不像股票,沒有財務報表,沒有年年分紅,但卻是一個看得見的、摸得著的、可以享受的東西。”75後藝術家李繼開也根據自己對市場的境遇給出了建議:“年輕一代雖然很多已經成功上位了,但就我所了解的,很大一部分收藏群體還是處於消費性的收藏,出於對作品的喜愛,而不是單純以營利為目的、快進快出式的投資。”逐步投資年輕人作品的確是大勢所趨,或是由於大腕們相繼遭遇到市場的滑鐵盧,或是資源的稀缺性使然,抑或是年輕人作品的質優價廉,都讓投資者看到了眼前的商機,但藝術投資與藝術創作還是具有很重要的相似之處——真正的獲益者都是將目光放遠作長線的考慮。

藝術市場化的開放與推進永遠是一把雙刃劍,機遇始終會伴隨著風險,正如75後藝術家陳可所言:“這種機會可以作為一個試金石來考驗年輕人,考驗他們的價值觀與藝術觀是否恒久與堅定。”年輕藝術家面對接踵而至的“機會”當然不應該輕易放過甚至要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無論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問題的關鍵在於個人能不能掌控住自己,看到個人藝術理想的最終落腳點在哪。援引評論家楊維民的觀點:“好的藝術家一定是在這種矛盾的高壓下表現出很強的擔當與抗壓性,既面向社會又能抒發個人的情感。”具備了這種心態哪怕面前的機會是場暴風雨,那就讓它來得更猛烈些吧!北宗禪祖神秀的偈語説得更妙: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下一頁從單打獨鬥到集體抱團,且看當下藝術之銷售策略上一頁商業還是學術,年輕策展人該如何抉擇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五十一期
· 海外藝術基金試水中國市場意欲何為
· 三問北京文化保稅區
· 請勿用“標準”綁架藝術
· 青年藝術家紅火之憂
· 商業還是學術,年輕策展人該如何抉擇
· 中國當代藝術颳起“青年旋風”
· 中國藝術家:萬里路能否走出“萬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