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嘉德香港秋拍為那般?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30 09:11:00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

文/戈戈

最近一段時間,一系列跟香港有關的話題總是能夠吸引藝術圈內足夠的眼球。不管是最初的M+成立還是之後的希克大規模捐贈藝術品,都讓香港這塊原本的藝術蠻荒之地變得熱鬧了很多,如果再加上之前的白立方、高古軒等國際知名畫廊的入駐以及巴塞爾藝博會對香港藝術博覽會的收購,香港似乎正在憑藉著她所特有的經濟和地域優勢悄悄的改變著國內藝術城市的格局。

近日更有消息稱,中國嘉德拍賣公司已在香港成立了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公司,並將於今年的10月在港舉行首場拍賣會。對此,中國嘉德董事總裁王雁南稱,中國嘉德此舉起于公司國際業務拓展的需要,進駐香港舉行拍賣會,可以很好的借鑒國際先進經驗與操作模式,鍛鍊和儲備國際型拍賣人才,為全球的藏家帶來更加豐富的拍品和更便捷、週到的服務。當然在這中間,香港作為國際自由貿易港口城市也起了很大的決定作用。

中國嘉德進軍香港看似是早在計劃之中的行動,畢竟該公司于去年的5月份就在香港正式成立,但細究起來,中國嘉德進軍香港拍賣市場似乎總與之前鬧得沸沸颺颺的關稅有那麼點關聯。如果不然,嘉德為何要在公司成立一年之後才選擇在港舉行拍賣會,畢竟藝術市場的調整不只限于內地,香港幾家國際性拍賣公司春拍的不如意已經是很好的例證了。

眾所週知,香港作為國際性貿易城市並不存在進口關稅,藝術品在內地所遭遇的與奢侈品同屬一類的關稅問題在香港也就不會出現。如此一來,依靠海外回流作品撐起半壁江山國內拍賣公司選擇在香港開辦分館,也就能很大程度上減少因關稅而造成的成本和一些不必要的損失,或許這個時候選擇進駐也就成了在關稅事件日益升級之後中國嘉德所被迫作出的無奈之舉。

回首2008年之後的拍賣市場,以往內地的拍賣龍頭地位已經不再屬於嘉德,即便是其董事總裁數屆連任中國拍賣協會主席職位也依舊難以改變中國嘉德在國內拍賣行業競爭中的落敗局面,北京保利已經數次力壓中國嘉德成為國內拍賣行業的成交冠軍,面對如此局面,嘉德選擇借助香港優越的地理和經濟環境實屬正常,這或許才是中國嘉德在香港開設分公司的初衷。

當然,在國內藝術市場發展並不規範的今天,選擇與國際藝術市場高度同步的香港作為躋身國際拍賣市場的跳板也不失為一個便捷的途徑。只不過,香港在被蘇富比和佳士得等多家國際拍賣公司瓜分之後還能為中國嘉德留出多大的生存空間,還有,中國嘉德單憑一家剛剛開設的分公司又能在強敵環飼的香港支撐多久都將會成為國內拍賣公司需要密切關注的重心所在。畢竟,在國內拍賣江湖多方勢力選擇抱團的今天,中國嘉德的此舉勢必會引發國內藝術市場新一輪的爭奪之戰。

下一頁“三館一站”免費:放與不放的怪圈上一頁誰將是下一個當代藝術的收藏者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四十九期
· 筆墨當為時代立傳——訪畫家李延聲
· 劉海粟書畫真偽淺談
· 良渚文化玉器的製作工藝與鑒定方法
· 誰將是下一個當代藝術的收藏者
· 嘉德香港秋拍為那般?
· “三館一站”免費:放與不放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