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界:一種面對現實的態度

藝術中國 | 時間:2012-05-14 15:05:07 | 文章來源:江西美術出版社

讀書>

庫:你對媒介的選擇是非常自由、開放的,實際上最具有翁奮特色的還是你面對現實的眼光和態度,這應該才是了解你作品的重點?

翁:我一直以來都以審視和批判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生活和整個社會的狀態,一直把自己看成一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藝術家。《騎墻》最早是在海口拍攝的,但我不是在討論海口的問題,而是討論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在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心理狀態的變化。之後我又把眼光從中國衍伸到全球,開始關注一些國際化的問題。我有時是從“大”觀“小”,有時是從“小”觀“大”,這樣我的作品在“物”的層面上就呈現出一種多樣性的狀態。我們要思考什麼,討論什麼?這才是我所關心的。


“翁培竣的美麗新世界”北京“各玩各的”展覽現場 2005

庫:你的作品總是在“面對問題”,而不是從藝術語言、視覺出發。這種創作觀念從什麼時候開始確立起來的?

翁:我從一開始就沒有把自己界定為哪一類藝術家。《騎墻》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把我稱為“攝影家”,其實在《騎墻》之前,我做了很多影像、裝置和行為等實驗性的作品,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對某些問題的思考,才帶來了對攝影的運用。2003年我又做了《觀景臺》等小型裝置,2005年開始運用蛋殼做作品,2007年在海南和幾個藝術家合作開始做“拆了旅行社”計劃。所以我一直保有一種開放的態度,只要這種方式能夠把我想要表達的問題講清楚,那它就是有效的。

庫:有很多藝術家可能不喜歡經常變換材質、媒介,因為牽扯到一個認可度的問題,保持某種一致的風格易於得到人們的承認?


三峽凱旋門 400cm×170cm×1000cm   蛋殼 玻璃膠 2007

 

1  2  3  


2012_28期

烏日根作品

瞿倩梅:大地音樂家

過去的、現在的

王度:打造“中國當代美術館”

臨界:一種面對現實的態度

三川中國——一個民營美術館的抱負與雄心

家樂福:語法、物品及娛樂的經濟學

SUSPENSION 懸置——“物”的匿名與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