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天價背後大有看頭張大千拍場“粉絲”多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28 10:26:35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張大千 雨後嵐新 設色紙本 1967年 畫作為張大千為謝壽康所畫
 

在今年的藝術品春拍中,書畫作品仍是高價紀錄的主力支撐。今年上半年,中國書畫拍賣成交額為257.28億元,佔所有藝術品總成交額的60%,其中近現代書畫又佔據絕對主體地位,而在近現代書畫中,張大千的作品更是堪稱“皇冠上的鑽石”。在屢創天價的背後,則是其眾多“粉絲”的激烈追捧。

實力藏家撐起市場

今年春拍中,國內各大拍賣行推出張大千作品的風頭幾乎被蘇富比“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場拍賣掩蓋,全場25件拍品全部成交,之前估價總額1.3億港元,而成交總額高達6.8億港元。

“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場的推出,曾經一度被市場稱為是近現代書畫拍賣市場上的“尤倫斯專場”。梅雲堂主人高嶺梅、詹雲白夫婦是張大千的摯友。梅雲堂藏品中既有高嶺梅重金購入的張大千畫展作品,也有張大千精心構思饋贈高氏夫婦的賀歲賀壽之禮、寫景紀遊之作以及為傳授高氏夫婦子女畫藝創作的畫譜,因此這個專場的書畫不僅是精品,更是珍品,其上拍完全在考驗藝術品市場對於張大千作品的承受能力,最終這個專場的總成交額達到了6.8億多元港幣,單件成交均價為2722多萬元港幣,是中國書畫有史以來作品成交均價最高的一場拍賣。

在“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場拍賣會上,《嘉耦圖》從一開拍就引起現場買家和電話競投者的追捧,價格一路攀升,當價格到9000萬港元時,只剩下一位現場買家和電話競投8122號進行競價,雙方一直叫價至1.7億港元,現場的買家才放棄。據知情人士透露,此作品買家為台灣著名收藏家林百里,他也多次刷新張大千畫作最高拍賣價的紀錄。至於那位與林百里競爭的人,坊間傳聞極有可能是近年來在拍賣市場上叱吒風雲的新疆廣匯集團廣匯美術館館長包銘山。

其實,綜觀張大千作品拍賣,之所以能夠屢屢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很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實力藏家的追捧撐起了市場,其中最“給力”的還要算是林百里。除了這次之外,其還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三次刷新了張大千畫作的拍賣紀錄。第一次是1992年10月,林百里以748萬港元買下《青城山》通景四屏;第二次是1994年11月,以816萬港元買下《幽谷圖》;第三次是以827萬港元天價,買下張大千四屏巨作《風荷》,同時也創下了中國近現代書畫家作品的最高拍賣紀錄。

名家珍藏屢現拍場

在張大千作品拍賣中,有個非常有興趣的現象:專場拍賣非常多,這無疑折射出了張大千作品的收藏非常具有系統性。在2010年中國嘉德的秋拍中,張大千《自畫像與黑虎》立軸拍出了4536萬元,而其最初露面就是在2004年香港佳士得春拍的謫仙館藏張大千精品專場拍賣會上。“謫仙館”主人——著名導演楊凡,為國畫大師張大千及其妻子拍攝過很多極漂亮的照片,又與張大千及其家屬交誼甚濃,他的“謫仙館”收藏中自然珍品如雲。《自畫像與黑虎》在2004年拍賣時的成交價為398萬港元。

在謫仙館藏張大千精品專場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張大千夫人徐雯波的舊藏。2000年,徐雯波曾把自己所收藏丈夫的畫作拿出來委託蘇富比拍賣,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以至於在今年,許多拍賣行在推出張大千精品畫作時,如果是來源於當時的那場拍賣會,還會特意註明。像2011年北京保利的春拍中,張大千的《長生殿》立軸,估價1800萬至2200萬元,成交價達到了4140萬元,在拍賣圖錄説明中,特別提到了該作品來自於張大千夫人徐雯波女士的舊藏,並曾出現在香港蘇富比2000年秋拍中國書畫·徐雯波舊藏重要中國書畫專場上。

在2011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一幅張大千的《佛頭青》從880萬元起拍,以2200萬元的落槌價被3100號買家收入囊中。這幅作品當年是畫給民國元老張群夫人的,張群曾先後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行政院長、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及主席團主席等要職,雖一生從政,但于公事之餘又以“中行廬”為齋名,熱心中國書畫的鑒藏,與張大千、張學良是摯友,人稱“三張”。而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張大千每逢佳節都要寫詩作畫寄贈張群,這從今年中國嘉德春拍中推出的“中行廬藏畫專場”中可見一斑,像取自宋人蔣捷詞意的《芭蕉櫻桃》圖、仕女畫精品《倣錢選仕女圖》、潑彩山水畫《蒼山神木圖》以及山水手卷《鐘秀毓靈圖》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精品。

1  2  


下一頁JT票漲勢喜人  幣市再陷調整上一頁一砂一世界——紫砂收藏家李長平的文人情懷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三十二期
· 水點桃花 妙筆傳神——記徐亞鳳的陶瓷藝術
· 探析當代藝術品定價難題
· 交易發掘藝術品的“黃金”價值——訪漢唐藝術品交易所董事長鄭惠文
· 淺析金銀器收藏(上)
· 海外中國藝術品熱度不減
· 搶“鮮” 2011年秋拍(三)
· 義大利葡萄酒收藏潛力之三
· 億元時代下的中國書畫區域博弈
· 一砂一世界——紫砂收藏家李長平的文人情懷
· 天價背後大有看頭張大千拍場“粉絲”多
· JT票漲勢喜人  幣市再陷調整
· 探究當代藝術投資回報率——以張曉剛《血緣:大家庭一號》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