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坦回答:“我不用非得喜歡他們的東西,我只是買他們的東西。” “那……你今晚會買嗎?” “不買,我今晚不是來買東西的。我只是來看看,觀察一下市場的動態,看看走向。買不買無所謂,我主要是想發現一些被別人忽視或低估了的東西。” 提坦很欣賞自己的獨到判斷。對他來説,在拍賣會上買東西是很瘋狂的行為。早在1963年,他就從斯泰布爾畫廊(Stable Gallery)購買了安迪·沃霍爾的作品。他説:“你知道我當時花多少錢買的嗎?720美元!你知道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第一次買安迪·沃霍爾的作品是什麼時候嗎?1982年!”能有這樣的眼光,提坦就絕不會在拍賣會上花1 000萬美元買一件安迪·沃霍爾的價值較低的作品。提坦喜歡冒險,敢於為他人所不敢為,他與拍賣會上頻頻舉牌的收藏家不是一個類型。 那麼哪些人會在拍賣會上購買藝術品呢?許多“謹慎的”收藏家從一級藝術品交易商手裏購買當代藝術品,這樣便宜,風險也小。在二級藝術品交易市場或者叫轉售市場,風險就更小了,因為市場已經對藝術品進行了檢驗。有一小部分收藏家只在拍賣會上購買藝術品。索斯比拍賣行的一位董事説:“他們很忙,喜歡按照計劃行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計劃好的事情。拍賣這種形式,可以讓他們在拍賣會結束時完成自己的工作計劃。同時,他們還喜歡拍賣活動的公開形式,尤其是有人也想買同樣的東西,但出的價格比自己低了一點的時候,他們會更爽。他們喜歡在既定的時間和地點以市場價購買藝術品,這些人喜歡這種確定性。” 在拍賣會上購買藝術品的另一個原因是避免跟一級藝術品交易商浪費太多的時間。一級藝術品交易商總是想著扶持他們的藝術家,而且只想把作品賣給有聲望的收藏家。實際上,一級藝術品交易商購買藝術品需要很長的時間,尤其是那些一年都畫不了幾幅畫的畫家的作品。由於那些畫家産出作品的週期太長,以至於別人都不把他們當做頂尖的藝術家,或者認為他們已經江郎才盡,沒法再“生産”了。一些拍賣公司的人抱怨“市場嚴重缺貨”,指責一級藝術品交易商的市場行為“不民主”。索斯比的一名專家説:“説實在的,我覺得讓收藏家等藝術品挺讓人感到噁心的。不光得等,而且得排隊等。作品出來之後,得先給那些有頭有臉的收藏家看,然後才能輪到其他人。拍賣就很痛快。不管是誰,只要你在拍賣會上最後一個舉手,你就可以從等候的隊伍中走到最前面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