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心相觀照——淺析戴榮華的陶瓷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19 11:25:03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擅長仕女和童子畫

戴榮華是從傳統技法中吸取精華,將對現代繪畫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創作當中。古彩是他最初所專注的藝術手法。作為古彩師段茂發教授的嫡傳弟子,他繼承了陶瓷古彩精緻、絢麗的藝術手法。

在充分掌握了古彩的畫法以後,戴榮華又吸納了各家陶瓷技法的長處,對傳統的古彩進行改良,如在傳承古代材質、表現形式的基礎上,對色彩的處理加以變通,使得燒成品的顏色鮮艷豐富而又不失古樸。在其他陶瓷裝飾技法上,戴榮華也有長足發展,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戴榮華的作品大多以古代仕女和嬰戲、童趣為主,以山水花鳥為輔。但他的仕女畫和古代的仕女畫又有著區別,他在傳統的技法和色彩上加入了現代人對美的認識,筆下的仕女線條優美、婀娜端莊、溫婉淑麗。這些仕女或是來自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或是歷史上的巾幗英雄,抑或是民間傳説中的女性。她們在戴榮華的心中幻化、昇華,經過戴榮華手中畫筆的藝術加工,便成了瓷瓶上的主角。她們有的在樹下靜思,有的在花前吟詩,有的在採蓮撲蝶,有的在諄諄教子,畫面豐滿活躍。

戴榮華以兒童為題材的陶瓷繪畫作品,則代表了他另外一個藝術的高峰。天真無邪的童年,總會給人留下無限美好的回憶。充滿好奇、生機、活力的童趣,不但表達了戴榮華對童年的回顧和嚮往,更是他正直、無瑕的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為了畫好兒童的形象,戴榮華總是對身邊的孩子進行細緻入微的觀察,把他們的神態、活動都做了詳細的記錄,通過巧妙地運用濃淡、疏密、冷暖等對比手法,伴以縝密的、近乎完美的構圖手法,把筆下的兒童畫得栩栩如生。畫裏的孩童有淘氣地拖著貓尾巴的、有輕快地捕捉蝴蝶的、有互相追逐打鬧的……在瓷畫裏日出月升、鶯飛蝶舞、蛙唱魚遊的環境中穿街過戶,捉迷藏、騎竹馬、提燈籠、點爆竹。戴榮華巧妙地把握了童年的特徵,也抓住了他們天真無暇的神態,把童趣陶瓷裝飾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開創當代陶瓷拍賣先河

1990年,戴榮華的陶瓷作品在新加坡的藝術品拍賣市場被收藏家以2萬美元買走,開創了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家作品在拍賣行成功拍賣的先河。如今,戴榮華的作品已經成為拍賣場上的寵兒,價格節節高升。2007年,他的陶瓷作品曾經拍出了60多萬元。但戴榮華卻對拍賣的數字並不是很感興趣,最令他感到欣慰的是通過拍賣的途徑,使中國當代陶瓷藝術的價值重新得到體現,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優秀的陶瓷文化,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傳承和弘揚中國陶瓷藝術的行列。

執著追求陶瓷藝術

戴榮華在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濃郁的藝術創作氛圍之中,融古匯今,揮毫潑墨,創作出了一個個反映現實生活、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佳作。陶瓷對於他來説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必須下苦功夫去鑽研。陶瓷又是一門生活的藝術,必須反映現實生活,體現時代發展的軌跡。從藝40載,他的技法已經日臻完美,作品佈局簡煉流暢。

戴榮華作品中流露出傳統美學的精神意境,作品的創作主題在陶瓷器物造型上完美體現,能夠從形式美的角度詮釋傳統繪畫的根性語言,而在精神意象上契合出一種悠遠、清逸之境。作品散發出純凈而永恒的景象,任何一種繪畫語言,都需回到自己的本心,從而達到一種至高的自在。

1  2  


下一頁跨界藝術來襲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二十九期
· 心相觀照——淺析戴榮華的陶瓷藝術
· 跨界藝術來襲
· 誰在跨界
· 藝術價值應主導市場價格——訪摩帝富藝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黃文叡
· 方興未艾的新媒體藝術收藏
· 中國現當代陶藝 拍賣背後的文化缺失
· 給傳承一個理由——記名錶百達翡麗
· 藝術品金融化的多視角解讀——“2011中國藝術品收藏與投資高峰論壇”精粹
· 悟在藝術品藏間——訪周氏王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總裁 百得利融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松波
· 藝術品基金如何尋找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