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悟在藝術品藏間——訪周氏王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總裁 百得利融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松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19 10:47:25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周松波——周氏王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總裁,百得利融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攀談中,他始終平實,自然,這使人無法和他的旗下擁有數百輛賓士、奧迪、保時捷等高端品牌的汽車租賃業務相提並論起來。記者深入了解後才體會到,果然如他所言,他是一個閒不住的人。每一個新奇都能觸動他,好奇心令周松波將自己的身心延展到一種極致。不過,更難能可貴的是,在藝術的熏染下,他也保持著一種自得其樂的放鬆狀態。

藝術是大腦的潤滑劑

由於從小成長在德國,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社會環境培養了他的藝術情愫和獨特的鑒賞力。從他的話語中,記者感覺到,緩慢的語速掩蓋不住周松波對生活的熱愛,激情始終引領著他去深入生活的各個角落。

周松波告訴記者,發達國家的人對藝術的敏感度較高,他們對藝術品的需求量很大,這基於他們的基礎教育。藝術品對很多外國家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沒有原作,他們也會購買複製品挂在家中。對於周松波而言,藝術是大腦的潤滑劑,“它具有多樣性功能,可以打破僵化的甚至權威的思維。沒有了想像力,社會的進步便無從談起,這也是藝術的魅力所在”。

今日孕育明日藝術之星

周松波的藏品範圍甚是廣泛,從波斯地毯到近現代國畫、油畫、當代雕塑、瓷器,再到金絲楠木等等,都是他的興趣所在。而當代藝術收藏尤為獨特,與當下收藏寫實作品的潮流有所不同,周松波關注和挖掘當代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這些藝術家雖年輕,在藝術圈裏也已初露端倪。在他看來,寫實作品的價位雖高,但已經成為過去,因為那更多是滿足普通人審美需求的藝術形式,于他卻沒有太多的吸引力。

雖然周松波對於當代藝術的收藏,尤其在數量上的遞增,只是最近幾年的事情,但他有自己明確的收藏原則,“我選擇比較國際化、不偏激的作品,我欣賞那些始終運用新技法和新方式來表達作品思想的藝術家,如王斐、彭斯、趙胥、王頡等,他們多是70末、80後的很具潛力的藝術家,其作品價位往往在10萬元至50萬元之間,這些藝術家背後都有各自的一套創作體系,而且他們已經把繪畫作為了一種職業,繪畫的後面暗藏了他們的價值觀曲線。很重要的一點,這些年輕的藝術家容易接受新知識,了解國外的形勢變化,更善於與國際接軌”。周松波用他獨特的伯樂之眼搜尋幾十年後的留名人,並把它們“消費”在今天的生活裏,融入自己的思想精神中。“我也希望看到中國的某些藝術家可以進入並參與到國際主流藝術品市場中。”在藝術品的價值判定上,他也有自己的見地,“所謂藝術品的價值和價格是兩個概念,衡量收藏作品的關鍵在於,一、作品有沒有藝術價值;二、能否經得起時間和公眾的檢驗。而作為藝術家自身,還必須有清晰的定位,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圓明園畫家村成為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搖籃,孕育出當下一大批傑出的藝術家和作品。如今,年輕的藝術家已經掌握了國際化的繪畫語言,這是他們的很大進步。未來10年到30年是中國藝術家登上國際藝術舞臺的時候,或許一批優秀的藝術家可以脫穎而出。

周松波認為,一個藝術家在從藝之路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會存在很多變數。雖然一些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大家很欣賞,很喜歡,但他們是否最終能成功,除了符合一個藝術家的基本素養和條件外,關鍵取決於他能否堅持,不斷創新。“我們可以謹慎地從這樣的人選中,發掘出中國的未來藝術之星。”

1  2  


下一頁藝術品基金如何尋找投資機會上一頁藝術品金融化的多視角解讀——“2011中國藝術品收藏與投資高峰論壇”精粹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二十九期
· 心相觀照——淺析戴榮華的陶瓷藝術
· 跨界藝術來襲
· 誰在跨界
· 藝術價值應主導市場價格——訪摩帝富藝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黃文叡
· 方興未艾的新媒體藝術收藏
· 中國現當代陶藝 拍賣背後的文化缺失
· 給傳承一個理由——記名錶百達翡麗
· 藝術品金融化的多視角解讀——“2011中國藝術品收藏與投資高峰論壇”精粹
· 悟在藝術品藏間——訪周氏王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總裁 百得利融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松波
· 藝術品基金如何尋找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