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 年母親去世,對我打擊很大,覺得家裏這麼重視我的學習,我愧對他們。於是,我開始研究畫論。燕京大學沒有美術系,我在文學院做的算是跨學科題目,學校同意了。三年獲得碩士。我一直到進研究院才開始唸書。”①王世襄曾經對採訪他的記者説過這樣一段話。 王世襄對於母親的深情可想而知。他便將玩性暫且收攏,安心研究中國繪畫,以期用這種方式來緬懷母親。母親金章精通英、法兩國語言,精於詩詞翰墨,平日除了相夫教子,就是潛心於她的由筆墨色彩構築的金魚的世界。王世襄對母親的感情非常之深,即使後來離開北平到重慶李莊,他也隨身攜帶母親的畫作和遺著《濠梁知樂集》, 並在有限的條件下整理母親 的手稿,在李莊克服重重困難第一次印刷了《濠梁知樂集》,以示對母親的追念。即使到了晚年,王世襄每每談起他的母親,依然是充滿無限眷戀之情。他甚至不顧耄耋之軀,又一次整理母親的《濠梁知樂集》《金魚百影圖卷》,在香港公開出版發行。母親的出生地在南潯,幼年時期王世襄曾於此隨母親生活過兩年,直到2004 年他依然賦詩追憶與母親在南潯的時光,詩云:“兒時依母南潯住,到老鄉音脫口流。處世雖慚違宅相,此身仍半屬湖州。”歲月滄桑、世事無常,但依然沒有洗去他對母親的一片深情。 王世襄將玩時養成的專注與執著,用到學術研究領域,玩時的癡迷轉變為做研究時的刻苦努力。於是,一個潛心向學的王世襄出現了。憑藉著深厚的國學功底和藝術素養,他毅然選擇了“中國畫論研究”這一題目作為自己研究生的畢業論文,並於1941 年獲得燕京大學文學碩士的學位。 雖然順利畢業了,但《中國畫論研究》因為涉及知識面太廣而未全部寫完。在畢業論文中王世襄僅僅論述了從先秦到宋末這段畫史,宋之後並未涉及。離開學校後,王世襄的父親鼓勵他,要他將書寫完。這之後,依靠父親的支援,1943 年王世襄完成了全書的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