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著我十分熟悉的梅先生,不禁肅然起敬,六十年唱下來,還是那麼謙虛。我看看他,真像梅蘭芳!其實,就那麼一剎那0.1秒,看電影的人也不可能注意到的。陳凱歌導演在旁邊聽我們的討論,一直在笑,一句話不説,他是懂得我們討論這一點點,份量又多重,它包含了一種敬畏,一種對梅蘭芳的敬畏。梅先生説:“陳凱歌是文人拍電影,跟他父親一個樣兒。一點兒不躁,請他來拍是對的。” 就那樣一點點的磨,真夠累的,原來我是想利用現代技術調整調門,不行,試下來有點失真,只能是滿弓滿調的唱,將近一個月左右,錄了《玉堂春》、《虹霓關》、《一縷麻》、《遊龍戲鳳》、《汾河灣》、《黛玉葬花》、《遊園驚夢》、《霸王別姬》、《穆柯寨》共十七段,電影成型時就用了一小部份,是跟著電影剪輯內容走的。我説那麼多的資料,是梅派藝術傳承的一個樣板,可以單獨做一個CD嗎?不行,有智慧財産權的問題,有合同。我們只能自己做私藏的不出版,幾位真正想提高自身修養的第三代,就無條件地送,是讓她們在今後工作中,對師父的一種留念。 電影放映以後,我和梅先生説,我們也真應該捋一下,將您七十四歲嗓子的法寶告訴年青人,不能就“功到自然成”一句話讓他們自己去悟,梅先生又笑了。 一九八○年左右,盧文懃先生和我準備把梅蘭芳常演的四十三齣戲,用儘量正確的記譜方式,用簡譜給它譜出來,(簡譜、五線譜都不可能將京劇各行當、各流派的唱腔絲毫不差地譜出來,只能意到譜到,或者是意到譜不到)那天梅先生、盧先生、任姐姐(穎華、梅門弟子)在我家閒聊,盧先生希望梅先生詳細説一下,梅、王發聲要領。雖然王瑤卿、王幼卿由於其他原因,中年就塌中了,但是從他們的女弟子中,如王玉蓉、雪艷琴、杜麗雲、羅蕙蘭、李毓芳,用嗓都很科學,音聚響堂,是一定有它內在道理的,一定有高招。梅先生興致很高,説了一些梅蘭芳在家吊嗓練聲的範例,以及王幼卿老師教戲的方法,我放了王幼卿老師教《賀後罵殿》、《六月雪》的錄音。我説,我們要有一套方法,讓青年人聽得懂,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大約過了一年後,盧先生根據他在戲校教發聲的實踐,總結出一套方法,再請梅先生補充,做了如下一個順口溜,梅先生説:“很管用!” 發音姿勢要端正,下巴切莫向前伸 上顎不動下巴動,高位共鳴不可能 喉結活動很要緊,它能助我判發音 過上過下都不好,自然適中要穩定 面部肌肉莫僵緊,眼睛要傳詞中情 發音咬字位置高,千萬莫向喉中掉 舌根喉嚨要放鬆,氣息聲音得流通 軟口蓋兒須提起,聲音向上再前行 出字前推聲易散,氣柱無管不立音 吸氣莫將雙肩聳,鼻吸為主少而深 氣吸上胸脹而淺,開口發聲不留存 呼吸乃是唱根本,氣若不接喉嚨撐 切莫誤認嗓音闊,有橫無立要壞聲 呼氣要有吸氣感,機能平衡得均勻 咬字口型要找準,張口字兒莫包音 外張內壓成反比,張嘴概念要弄清 咬字吐字使脆勁,恰到好處有彈性 切莫過力字咬死,落得有字無有音 若只嘴邊喉中響,定因過緊少共鳴 字成拖音口不變,腔兒要靠氣來行 冒調聲音來搖晃,收腹僵緊找原因 調門再低也塌調,沉氣外撐使僵勁 方法可以因人異,放鬆自然必遵循 梅先生説這順口溜管用,意思是説,它是最基本的,是不能違背的,無用置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