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漲聲四起的 鼻煙壺市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1-06 15:52:05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11月23日,香港邦瀚斯舉行的“瑪麗及莊智博鼻煙壺珍藏”第二次專場拍賣取得巨大成功。本次專場總成交額是估價的兩倍多,達5400多萬港元,155件上拍鼻煙壺的成交率為100%。在這次拍賣上,部分珍貴的物件以估價4倍的價格成交,刷新了多項鼻煙壺單品成交紀錄。其中,景德鎮官窯制,黑書“乾隆年制”篆款的“瓷胎畫琺瑯葫蘆形鼻煙壺”估價為200萬港元,最終拍賣價是估價的4倍多,以838.4萬港元成交,創造了瓷胎畫琺瑯鼻煙壺的世界紀錄。而本場拍賣的最高價則為一件宮廷制的“玻璃胎畫琺瑯開光蓮花鼻煙壺”,該作也是一件禦製品,不僅以高出估價4倍的900多萬港幣成交,而且還刷新了玻璃畫琺瑯鼻煙壺的世界拍賣紀錄。

早在今年5月28日,邦瀚斯就于香港第一次舉辦了鼻煙壺專拍,上拍作品140件,成交率達100%,實際成交額6600萬港元為估價2000多萬的3倍多。其中,一件“銅胎畫琺瑯彩鼻煙壺”以928萬港幣成交,開創了鼻煙壺拍賣史上的最高價格。香港邦瀚斯這兩次鼻煙壺專場的拍品均來自藏家瑪麗及莊智博(Mary&George Bloch),莊智博出生於澳大利亞,從小在英國接受教育。1938年,因為擔心遭受納粹迫害,莊智博舉家遷往中國,在過去30多年,瑪麗及莊智博利用生活和工作在遠東地區之便,收藏了1700多件精緻的鼻煙壺。這些作品均是中國鼻煙壺發展鼎盛時期之作。今年4月,莊智博于香港逝世,妻子瑪麗決定將他們的藏品在5年內分10次陸續上拍。

實際上,在歐美各國,像瑪麗及莊智博這樣收藏中國鼻煙壺的藏家為數不少,肯·湯姆森(Ken Thomson)就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中國鼻煙壺收藏家。他收藏了300多件鼻煙壺,其中,115件在安大略省美術館(Art Gallery of Ontario)作為永久性展出。他收藏的鼻煙壺品種極為豐富,包括碧玉、瑪瑙、紫晶、雕漆、玻璃、瓷器、犀牛角等多種質地。湯姆森認為“這些精緻的物件不僅是中國藝術的微型畫,而且還反映出中國神話、傳説和民俗。雖然尺寸很小,鼻煙壺卻擁有不低於大物件藝術品的工藝價值”。

即便是國內收藏市場興起的今天,鼻煙壺仍是被忽略的門類,鼻煙壺收藏的重心仍在國外,鼻煙壺收藏可謂名副其實的“墻內開花墻外香”。幾個世紀以來,鼻煙壺在國外形成了深厚的收藏淵源。

1  2  


下一頁美國的藝術品保險——訪藝術品投資專家馬天上一頁內地藝術發展可借鑒“香港模式”——訪佳士得亞洲區主席葉正元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十五期
· 從西方當代設計拍場反觀“中國智造”
· 當代藝術:市場回歸學術
· 內地藝術發展可借鑒“香港模式”——訪佳士得亞洲區主席葉正元
· 漲聲四起的 鼻煙壺市場
· 美國的藝術品保險——訪藝術品投資專家馬天
· 金融危機中的珠寶收藏與投資價值
· 王毅:傳承中華墨文化
· 『南謝北徐』之間——鑒定家謝稚柳與徐邦達的過往
· 郵市強勢調整 幣市溫而不火
· 《巴人汲水圖》十一年的升值傳奇
· 大都會博物館讀畫記(四)
· 年終盤點2010年的100個藝術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