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漲聲四起的 鼻煙壺市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1-06 15:52:05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中國鼻煙壺小巧玲瓏、造型獨特、種類繁多、選材精良、製作精美,極具東方特色,帶有濃郁的皇家貴族氣息,贏得了國外眾多收藏家的喜愛,在國外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收藏熱。17世紀以來,鼻煙壺便通過國外商船,各國使節、商人和傳教士逐漸傳到美國、義大利、法國等地,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動蕩,大量鼻煙壺流入海外。鼻煙壺體型較小,攜帶方便,而清代皇室製作的一些具有西方風情的鼻煙壺在西方藏家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認可度。因此,至17世紀以來,歐美各國對鼻煙壺收藏異常熱衷,市場也相對成熟,逐漸形成了收藏鼻煙壺的傳統。其中,紐約、舊金山、巴黎、柏林都是鼻煙壺收藏的重心。

20世紀,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也開始收藏鼻煙壺,在上世紀80年代曾一度出現收藏高潮,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國的博物館內都藏有中國鼻煙壺。此外,在耶路撒冷、貝魯特這些中東城市,也可以找到中國鼻煙壺的身影。鼻煙壺成為與瓷器、青銅器並列的海外中國文物收藏三大類型之一。

在鼻煙壺收藏熱的驅動下,海外鼻煙壺的研究、展覽也取得了長足發展,還形成了國際性的交流、研究組織。1968年,美國著名鼻煙壺鑒賞家奧德爾(Edward Choate O'Dell)創建了國際上第一個中國鼻煙壺協會。協會從世界各地吸納會員,定期舉辦國際性會員大會,共同探討、交流鼻煙壺。如今,“國際中國鼻煙壺協會”已有會員600多人,自1969年于紐約舉行第一屆年度大會後,協會在芝加哥、費城、華盛頓、倫敦、香港、北京、巴黎等城市相繼舉行過每年一屆的交流大會。不僅為鼻煙壺收藏家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還成為鼻煙壺研究的一方陣地。

在從事鼻煙壺研究的同時,國外鼻煙壺交流也非常活躍,客觀上推動了國外對鼻煙壺的收藏。鼻煙壺拍賣的中心一直在西方,特別是紐約和倫敦。19世紀中後期,鼻煙壺在各大拍賣會上大放異彩,近些年來,很多拍賣行以專場拍賣形式,將鼻煙壺作為一個重點推出。紐約佳士得曾組織過多次鼻煙壺專拍,成績可觀。

近年來,隨著藝術品拍賣中心的轉移,鼻煙壺交易轉向香港。英國邦瀚斯在香港舉辦鼻煙壺專拍就是這種轉移的具體表現。除了一些鼻煙壺的老收藏家外,也不乏中國內地的藏家參與競拍與角逐。香港邦瀚斯中國陶瓷部主管王傑安介紹,這次創下世界紀錄的玻璃胎琺瑯開光蓮花鼻煙壺的買家為北京地産商,他曾在今年5月舉辦的專場拍賣會上買下了另一件破紀錄的鼻煙壺。他認為:“中國藏家有意把中國藝術品帶回國,並且有強大的購買力作為他們收藏珍品的後盾,這些現象可見於最近的拍賣會中。”著名鼻煙壺收藏家休莫士也表示:“鼻煙壺市場出現了巨大變化,那些願意以高價收購更優質、更稀有和原産地鼻煙壺的新收藏家正躍躍欲試”。法新社也對中國鼻煙壺收藏進行報道:“新藏家使中國鼻煙壺屢破紀錄。”

拍場激烈的競爭和屢破紀錄充分體現了中國收藏家群體對鼻煙壺收藏的認知程度進一步抬升,也證明了中國鼻煙壺強勁的收藏力量。邦瀚斯希望通過在香港舉辦一系列連續的拍賣,吸引新一代中國藏家。王傑安強調:“我們在這裡將注重開發市場和宣傳”。隨著國內對於鼻煙壺收藏的關注和認識的不斷提高,收藏鼻煙壺的人會越來越多,精品鼻煙壺受到藏家追捧,而普通的鼻煙壺價格也在成倍增長,鼻煙壺“回流”必定是大勢所趨。

1  2  


下一頁美國的藝術品保險——訪藝術品投資專家馬天上一頁內地藝術發展可借鑒“香港模式”——訪佳士得亞洲區主席葉正元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十五期
· 從西方當代設計拍場反觀“中國智造”
· 當代藝術:市場回歸學術
· 內地藝術發展可借鑒“香港模式”——訪佳士得亞洲區主席葉正元
· 漲聲四起的 鼻煙壺市場
· 美國的藝術品保險——訪藝術品投資專家馬天
· 金融危機中的珠寶收藏與投資價值
· 王毅:傳承中華墨文化
· 『南謝北徐』之間——鑒定家謝稚柳與徐邦達的過往
· 郵市強勢調整 幣市溫而不火
· 《巴人汲水圖》十一年的升值傳奇
· 大都會博物館讀畫記(四)
· 年終盤點2010年的100個藝術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