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戰國銅鏡文化小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28 15:24:51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銅鏡大約産生於西元前2900年—西元前2700年,是在今伊拉克的基什遺址中發現的,另外在伊朗的蘇莎(西元前2300年—西元前2200年)遺址也都有過銅鏡出土。中國銅鏡從出土情況看,主要分佈于黃河流域,其中最早的應屬齊家文化銅鏡(西元前2300年—西元前1600年),分別命名為複式多角星紋鏡(甘肅臨夏出土)、素鏡(甘肅廣河齊家坪出土)和七角星紋鏡(青海貴南縣馬臺墓出土)。

中國銅鏡的幾個繁榮期

中國銅鏡由濫觴期到發展期、鼎盛期,再到中衰、繁榮、衰退,發展曲線呈馬鞍狀,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戰國鏡、漢鏡和隋唐鏡。這幾個階段或是在鑄造技術上有創新,或是器形種類、紋飾內容及表現手法上獨具特點。總的特點是産量大,鑄造精美,風格不斷更新,生動活潑。在青銅文化日漸衰落的大背景下,銅鏡製作和使用上都呈現了一種繁榮的景象,不僅僅是客觀上延續了我國青銅文化的生命,而且與世界銅鏡文化比較來看,也具有相當深厚和獨特的文化蘊涵。因此日本學者梅原末治在《古鏡概説》中説:“以銅為主要成分的金屬鏡製作,在近東、南歐等古文化圈諸國早已存在,……但東亞以中國為中心的銅鏡,其形態以及材質之精良、鑄造之精緻,幾乎前者不可比肩;它與所謂鼎彝器的容器一樣,是古代中國值得誇耀於世的一種工藝品,這也是明顯的事實。”

 
五山紋鏡
1  2  


下一頁誰來維護拍賣公司的聲譽上一頁尋找藝術品價值洼地系列之一:挖掘影像市場的投資機會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八期
· 尋找藝術品價值洼地系列之一:挖掘影像市場的投資機會
· 戰國銅鏡文化小述
· 聚焦9月拍市精彩看點
· 中國民族品牌復蘇之夢
· 美術館“國有民營”路推動區域發展——訪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
· 收藏家邵友紅的婁東情懷
· 錢幣收藏的“史”與“市”
· 《可惜無聲》:時隔15年 增值47倍
· 文物回歸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