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美術館“國有民營”路推動區域發展——訪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28 15:19:14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近年來,國內外出現美術館新建、擴建、改建的熱潮,盧浮宮、古根海姆美術館甚至將分館建到了阿拉伯地區。國內新建的美術館也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浙江美術館、江蘇美術館新館相繼投入使用,中國美術館新館也將於“鳥巢”旁破土動工。針對目前美術館新建、拓展的相關問題,《收藏投資導刊》記者採訪了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

“全球最大的美術館”

S:廣東美術館改建拓展工程完成之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美術館”,能介紹一下具體的情況嗎?

L:廣東美術館開館已有十多年了,就目前的條件來看,無論是展廳面積還是展覽設備,在全國都不具領先水準,與廣東省作為經濟強省的地位不相吻合。廣東美術館的改擴建工程已列入廣東省“十二五”規劃,在此期間,我們將會把美術館打造成地標性的文化設施。當然,現在的廣東美術館不能稱為“全球最大的美術館”。目前,廣州市利用珠江邊三個大型的廢棄工廠建設文化創意園區。其中,廣東美術館和一家地産公司共同接下了員村熱電廠的改造工程。電熱廠面積非常大,其中70%的用地屬於廣東美術館,我們將把這裡改建成“廣東當代美術館”;此外,我們與由英國著名設計師扎哈·哈迪德設計的廣東大劇院也有合作,可以合理地利用大劇院裏的一些空間,舉辦展覽、藝術表演等活動。我們會邀請一些當代影像藝術家或表演藝術家,做表演或者影像播放等現場活動。這樣,廣東美術館的三個館正好位於珠江兩岸。建成之後,本館仍以“主流藝術”為主;員村熱電廠的當代美術館則以先鋒、試驗藝術為主;廣東大劇院將展示成熟的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形式以雕塑、裝置、影像和行為藝術為主。員村熱電廠的當代美術館將在明年完成,本館改造也將於明年開始,屆時,廣東美術館將成為“全球面積最大的美術館”。

美術館的“國有民營”策略

S:要將廣東美術館建成“全球最大的美術館”是一項耗時耗資的工程,要完成這個項目,使其正常運轉,經費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L:我們嘗試以“國有民營”的方式解決經費上的問題。我們和一家房地産公司共同進駐員村熱電廠,如果這個地方不是美術館永久用地的話,這家房地産公司每年就要支付廣州市政府幾千萬的場租費;反之,如果這裡變成我們的永久性用地的話,他們就不需要支付這筆經費,同時可以每年拿出足夠多的經費支援“廣東當代美術館”所有大小展覽,這就是美術館的“國有民營”方針。我們將和這家公司成立一個專門的管理集團,運營美術館。空間、美術館屬於國家,運營經費由房地産商提供。同時,我們可以將周圍幾片區域的人氣激活,以文化藝術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特色何在

S:新館建成之後,美術館硬體不斷上升,那麼在軟體上,又怎樣打造自身的特色呢?

L:雖然廣東美術館是一個地方性美術館,但廣東美術館立足於全球化,定位在當代美術。辦館十多年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當代美術展在國內外享有聲譽,比如“廣州三年展”和“國際攝影雙年展”。在新館建成之後,廣東美術館本館將維持目前的運營模式,運作經費主要是國家撥款。本館以“主流藝術”為主,以廣東本土藝術家、外省以及和國外著名藝術家的聯展、合作展為主體;熱電廠的美術館建成之後,側重於當代藝術展,在藝術展覽形式上比較靈活,我們計劃將其做成“大藝術”的形式,包括建築、雕塑、影像、裝置,甚至包括一些時尚活動。“廣東當代美術館”將包羅萬象,教育、拍賣、展示、表演、實驗性藝術創作都將包括在內。在國際合作方面,我們正在與南韓和日本的美術館合作,共同策劃一個“80後”現實主義的美術展。這種模式已經突破國內既有的美術館模式,有別於傳統的以作品展示為主的展覽模式,有點類似于古根海姆的運營模式。

下一頁收藏家邵友紅的婁東情懷上一頁中國民族品牌復蘇之夢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八期
· 尋找藝術品價值洼地系列之一:挖掘影像市場的投資機會
· 戰國銅鏡文化小述
· 聚焦9月拍市精彩看點
· 中國民族品牌復蘇之夢
· 美術館“國有民營”路推動區域發展——訪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
· 收藏家邵友紅的婁東情懷
· 錢幣收藏的“史”與“市”
· 《可惜無聲》:時隔15年 增值47倍
· 文物回歸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