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我不在這裡。一個沒有弗朗西斯•亞歷斯的展覽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31 10:36:48 | 出版社: 內蒙古日報社

“也許你根本不用看到作品,你只要聽説就可以了。” ——弗朗西斯•亞歷斯

展覽的標題我不在這裡。一個沒有弗朗西斯•亞歷斯的展覽受到由托德•海恩斯(Todd Haynes)導演的傳記電影《我不在那裏(I’m not There)》的啟發。電影中,六位男女演員各自演繹鮑伯•迪倫(Bob Dylan)的傳奇人生及他的公眾形象,而迪倫自己卻不曾出現。導演通過片頭字幕向迪倫致敬,而除了片尾字幕的曲目作者之外,迪倫的名字再也沒有出現過。隨著一位迪倫狀人物騎著摩托車帶出標題,畫外音陳述到“連幽靈也不止一個……”。與此相關,這個展覽的標題也同時喚起兩個主角,分別是“弗朗西斯•亞歷斯”和“一個展覽”。這個展覽由弗朗西斯•亞歷斯幽靈般的存在出發,發展為一個以個展為名的群展,參展藝術家們通過各自的作品展示缺席與在場的悖論,並隱隱呼應亞歷斯的創作。

作為一位在1986年移居墨西哥城的比利時藝術家,亞歷斯在20世紀90年代初逐漸成名。他的創作實踐主要源自於他在都市中的漫步、閒逛和探索,而這種漫步和探索最終被整合為行為、影像紀錄、素描和草稿的綜合裝置。他的種種行動看似微不足道,卻往往帶出對日常生活的僭越,例如在墨西哥城的街道上推一塊冰塊,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邊境線上步行著滴落20公里的綠色油漆,又或者在倫敦的街道建築及護欄上連續拖動一根棍子發出各種響聲。與此同時,他會圍繞這些行動發佈一些流言,並編織各種都市神話(urban myth)。他的部分作品只是一次性的事件,例如《實踐的悖論I(有時候徒勞無功)Paradox of Praxis 1 (Sometimes Making Something Leads to Nothing) (1997)》 ,這個作品以藝術家的身體作為積極的行動主體,13年之後,這個行動成為一個在YouTube 上可以隨便搜索到的5分鐘視頻。那些有心要了解作品的觀眾,可以通過探尋當年的目擊者而了解那些瞬間,而行動發生的具體地點(如所有的發展中國家一樣,墨西哥城的街道變遷巨大)和時間已經難以考究了。 在他晚近的作品《橋Bridge/Puente (2006)》 當中,亞歷斯策劃了一項在兩個具有地理政治意味的地點的介入。這個短暫的介入發動了當地民眾,例如哈瓦那聖達菲漁民的參與。通過展覽中各種紀實影像以及策展人、評論家在提及作品時的故事編譯,美國和古巴之間複雜的政治形勢得以凸現,並令稍縱即逝的介入成為一項不可逆轉的行動,從而區別於亞歷斯其他更為溫和的行為。以上提到的兩個行為作品都採用錄影或照片進行記錄,同時輔以草稿、素描、繪畫等素材,這種整合令行為獲得更為長久的生命,也為那些不在場的觀眾提供了了解作品及其背景的渠道。作品不再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復的瞬間,而成為縈繞不去的記憶或故事,“他們要求我們凝視不可見的地方,因為我們相信,或者被告知,那裏有(沒有)可看之處。” 作為策展人,我們相信觀眾有可能對亞歷斯的作品不見而知,即便對他的創作所知有限,也可以獨立地發展出對展覽的不同解讀。為了更為激進地表達這種信念,我們決定在展覽中不對亞歷斯的作品進行任何視覺展示。

1  2  3  4  


下一頁非常態的城市實驗-崔廣宇對於日常生活的響應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當代藝術與投資第五期
· 我不在這裡。一個沒有弗朗西斯•亞歷斯的展覽
· 非常態的城市實驗-崔廣宇對於日常生活的響應
· 電影的皮膚:跨文化電影,涉身性,和感官
· 玻璃工廠
· 為什麼是布朗肖?
· 論壇:獨立電影的發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