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的正統思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1-23 13:26:06 |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董仲舒不觀于舍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者皆師尊之。

《前漢書》38記:

仲舒所著,皆明經術之意,及上疏條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説《春秋》事得失,《聞舉》、《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屬,複數十篇,十余萬言,皆傳于後世。

秦坑儒滅學後,六經離析,董仲舒潛心專研,令後學者,統一于他所闡釋的六經理論之下,被尊為群儒之首39。董仲舒一生以詮釋《春秋》為己任,把陰陽與儒家思想結合起來,窮天道,把孔子及儒家學説推向了頂峰。認為《春秋》為孔子奉天命所作,他在《春秋繁露》裏講《春秋》之微言大義,“道往而明來者”,得一端而百端皆通,其所闡述的道理,則窮盡天下矣40。

董仲舒第一次把孔子由師上升為王,認為“西狩獲麟”是孔子接受天命的徵兆41,故孔子作《春秋》,是為救周之弊,以立新王之制,上通五帝,下極三王。以通百王之道,而隨天之始終:

--------------------------------------------------------------------------------

38.《前漢書》卷五六,《欽定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台北商務印書館影印,1986年。

39.《漢書•董仲舒傳》曰:“仲舒遭漢,承秦滅學之後,六經離析,下帷發憤,潛心大業,令後學者,有所統壹,為群儒首。”.《漢書•五行志》曰:“昔殷道弛,文王演《周易》;周道弛,孔子作《春秋》。則乾坤之陰陽,效《洪范》之咎徵,天人之道,粲然著矣。漢興,承秦滅學之後,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陰陽,為儒者宗。”

40.《春秋繁露•精華》曰:“《春秋》之為學也,道往而明來者也。然而其辭體天之微,故難知也。弗能察,寂若無。能察之,無物不在。是故為《春秋》者,得一端而多連之,見一宜而博貫之,則天下盡矣。”

41.“西狩獲麟”出自《春秋》的一句話:“西狩獲死麟。”《公羊傳》解釋説:“[魯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非中國之獸也。然則孰狩之?薪採者也。薪採者則微者也,曷為以狩言之?大之也。曷為大之?為獲麟大之也。曷為為獲麟大之?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有以告者曰:‘有 而角者。’孔子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獲麟,孔子曰:‘吾道窮矣。’”

“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和“吾道窮”這兩句話代表了儒家的一個重要思想即“麟為孔子受命之瑞”。麟是仁獸,是聖王之嘉瑞,以示祥瑞於世。故帝堯時麒麟遊于郊外,萬民知其為祥,不忍傷其生;周將興,鳳鳴于岐山,百姓以為瑞,爭圖其形,麒麟也曾現于野。自堯至今,麒麟兩現於世,今次出現,無明王在位,非其時也。時無明王出現而遇獲麟,孔子傷周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故孔子説:“丘猶麟也!麟之出,因不遇明王而遭害;丘生不逢時,不遇明王,故吾道難行於世,而終至於窮矣!”.

後來董仲舒把“西狩獲麟”看成是孔子接受天命的徵兆,東漢王充《論衡•指瑞篇》亦認為麟的出現是孔子接受天命而為聖王的徵兆:“《春秋》曰:‘狩獲死麟。’人以示孔子。孔子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拭面,泣涕沾襟。儒者説之,以為天以麟命孔子,孔子不王之聖也。”

1  2  3  4  5  


下一頁道統是儒家思想的正脈上一頁五門三朝制度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皇家風水:帝王文化的成功演繹》
· 一 解讀紫禁城的方法
· 二 建構紫禁城的兩大主線
· 三 紫禁城的特質
· 紫禁城釋名
· 皇宮何時稱紫宮
· 皇宮何時稱紫禁城
· 拆毀元舊宮殿
· 紫禁城宮殿建置(2)
· 紫禁城宮殿建置(1)
· 五門三朝制度
· 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的正統思想
· 道統是儒家思想的正脈
· “五門三朝”建置是正統思想的反映(1)
· “五門三朝”建置是正統思想的反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