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周雲蓬:我只是如實地唱了這時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16 15:09:40 | 文章來源: 南方都市報

1

詩與歌

“春天/責備沒有靈魂的人”

南都:現在詩集的出版挺不容易的,你的詩集《春天責備》馬上就要再版了,這是怎麼一個過程?

周雲蓬:不是再版。先前那一版是獨立出的,沒有書號。這次的是正式出版。這本書裏,詩集是一部分,還有這些年寫的一些隨筆,以及一個關於我自己的小傳,《歌者夜行》。所以嚴格説,它不是一個詩集,而是詩文集。

南都:出版社是看到先前印的那本集子嗎?什麼契機?

周雲蓬:編輯還是很喜歡我的歌,然後通過朋友找到我。本來這本書是99圖書人找人文社合作,但他們的審查很嚴格,刪了很多詩,後來,中途一度想不出了,再後來跟99協商,換了現在的出版社,才順利出版。

南都: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寫詩的呢?

周雲蓬:在長春上大學的時候,1992、1993年左右。那時候,跟同學油印了一本小詩集叫做《失眠者》。學中文的嘛,在大學裏,不搞些文學運動,怎麼消耗青春呢?剛寫詩的時候,詩歌的資源更多來自古詩和朦朧詩,傾向更多關注于重大的價值和意義。所以整個都緊繃繃的。後來有了電腦,可以更自由地閱讀,文字放鬆了很多。所以,2002年以後我才寫出了自己真正喜歡的詩。

南都:能舉例嗎?哪些是自己比較滿意的?

周雲蓬:《如果你突然瞎了該怎麼辦》、《沒有》、《儲安平》(這首詩會改頭換面出現在新書中,不知大家能不能認出來),還有《民謠是什麼》。

南都:能説説《春天責備》寫作時的狀態嗎?“春天/責備沒有靈魂的人。/責備我不開花,/不繁茂,即將速朽,沒有靈魂。”

周雲蓬:有一次從外地回到北京,住在草場地那邊,那個房子是小公寓,周圍住著考美院的學生,那時心情很灰暗。北京的初春,城市生機勃勃,身邊多的是剛來北京闖蕩的小男女們,然後就冒出了這首詩,就是那種對不起美好生活的心情。

南都:有一些詩感覺意像是比較陰鬱的,像亡靈啊、老人星啊,那是一個階段的感受嗎?

周雲蓬:對,那時候住在香山,陰氣比較重,後面都是墳地。而且寫詩都發生在夜裏。所以可能就受了點影響。我從2003年起住香山,所以大部分詩是寫于香山。後來有些隨筆,是上網後在論壇和部落格上寫的。

南都:你的詩和你的歌二者的來源是一致的嗎?

周雲蓬:應該不是很一致。詩更多來源於閱讀的經驗,和夜晚的私人情緒。而歌曲更日光一些,屬於陽光下發生的事情,畢竟是要唱給大家聽的東西。

南都:你剛才説文字上的變化從緊張到慢慢放鬆,怎麼産生這變化的?

周雲蓬:就是能夠更隱秘更自由地閱讀,比方可以私下裏看《金瓶梅》,可以狂熱地看武俠小説了。我用了語音功能的電腦,人有隱私才有尊嚴,閱讀跟戀愛一樣,要私人化,隱秘化,不能滿電視熒屏跑。還有就是生活給你留點浪漫的空間了,精神好比彈簧,得有些閒暇,才有彈性,不會總是強迫自己追問意義和價值。

南都:那從技藝學習的角度來説,你的閱讀中對你有給養的是什麼樣的閱讀?譬如有沒有詩人是你喜歡的?

周雲蓬:其實很多詩歌的感覺來源來自於非詩歌的閱讀。比如類似中國古代的地方誌,《物種起源》,之類的。詩人我喜歡阿米亥,李笠、巫寧坤、王道乾翻譯的一些外國詩我都很喜歡。如果是國內的詩人,我喜歡巫昂、陳東東、張棗、昌耀、痖弦、廖偉棠。還有些民間的歌謠。像《李伯伯》《兩隻山羊》等等。

南都:我讀你後來的文章感覺的確不太一樣,非常放鬆,很有幽默感。

周雲蓬:我早期比較喜歡基督教方面的書籍,後來更願意看佛教、道教的書籍。你説幽默感,我突然想起來,基督教是非常嚴肅的,相對於它,佛教有更多幽默的可能性。

南都:你對自己文字上的才華是什麼時候有所認定的呢?

周雲蓬:寫出了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歌詞以後,轉回頭對自己的文學能力有了一些事後諸葛亮的認定。在我出第二張唱片《中國孩子》的時候,時代越來越幽默了,而且夾雜些荒誕派,魔幻現實,我只是如實地唱了一下。感謝時代給我的靈感。

南都:你新出的《牛羊下山》為什麼回歸到了這麼古典的語境呢?

周雲蓬:想嘗試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雅人,有意地糾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取其中道,這樣自己會有更多的自由選擇。之前,就像第二張專輯之後被定義的,音樂公民、抗議歌手。但有時候要退後一些,和具體的生活保持距離。因為每個人的創作不單是為了此時此刻的現實。我們的時空都是多維的,包括網際網路的虛擬空間,其實每個人都在多重的時空裏生活,不能要求一個唱歌的人被活活地綁架到一個點上。

而且,我對《詩經》有一種嗅覺上的好感,《牛羊下山》,包括《不會説話的愛情》的歌詞,很多來自於嗅覺上的靈感。

南都:為什麼牛羊下山是嗅覺上的?

周雲蓬:牛羊下山,晚炊,草木香,山氣日夕佳,生火的柴火和牛糞味,陳年的米缸。嗅覺更接近於藝術的本質,它和藝術衝動一樣的深邃原始。

南都:但是慢慢變成一個為公眾所熟知的人,被綁架的可能也會越來越大?

周雲蓬: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在武俠小説裏我得到的啟示是,經常變幻身形和角度。俗話説,盛名之下,不可久居,所以還要不斷地搬家……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