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艾靈頓公爵大樂團 在中國找回尊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12 11:36:48 | 文章來源: 南方人物週刊

正是在棉花俱樂部,艾靈頓公爵組成了艾靈頓公爵大樂團。也是在棉花俱樂部期間,他灌錄了近百首歌曲。通過CBS 設在棉花俱樂部的直播,他和他的樂團在美國聲譽鵲起。1920年代最受歡迎的樂隊指揮、有" 爵士之王" 之稱的保羅。懷特曼和他的改編樂師,每晚到棉花俱樂部去聽艾靈頓樂團的演出,聽了一個星期後,不由驚嘆:" 這種驚人的音樂,我們連拍子也偷學不來的!" 棉花俱樂部原來只想以充滿異國情調的表演招徠懷著獵奇心理的顧客,卻在無意中為艾林頓以及他這一代的天才表演家提供了平臺。

艾靈頓公爵大樂糰子承父業的運作模式在爵士史上極為罕見。1974年,艾靈頓公爵死後,他兒子莫瑟。艾靈頓成為艾靈頓公爵大樂團的領隊,他作為小號手在父親的樂團待了很多年,與樂團的人混得很熟,加上又是巡演經理人,經營方面也有經驗,這一切更讓他的繼任順理成章。莫瑟之後的掌門人,便是老艾靈頓的孫子保羅。莫瑟。艾靈頓。

莫瑟去世時,保羅還沒念完高中,用他自己的話説,當年他只不過是在舞臺邊上喝汽水看他們排練的小屁孩,突然有一天就讓他挑大梁,所有人都比他資歷深,所有人都能對他説," 小子,閉嘴!站一邊去!" 保羅的正規音樂教育始於 16歲,在隨父母正式遷居紐約之後。而他原來的興趣好像是在電影,從26歲開始,他在加拿大溫哥華電影學校學電影,畢業作品是《一個名叫艾靈頓的公爵》,一部10分鐘的短片。

保羅説自己用了18個月來獲得樂隊成員的信任,不斷地請教前輩,然後嘗試提出意見。一開始,他所提的意見在樂隊其他人看來,就像是一個小孩告訴大人他們早就知道的事情。他接手樂團後,不斷有人走,也有人留下。留下的有小巴裏。李。豪爾這樣像是托孤大臣的角色,他是樂團的指揮。保羅上電影學校期間,部分工作便由巴裏頂著。最近這幾年,擔子逐漸轉到保羅身上。

舞臺上的保羅在不知情的觀眾看來就像是一個跑龍套的,他的指揮對於樂團並無任何實際意義,更多時候他只是駐足一旁聆聽,他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報幕員,偶爾他也會根據觀眾的情緒現場調整曲目,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能感覺到他的權威。今年他31歲,而從18歲起他就開始" 掌管" 樂團了。

艾靈頓公爵大樂團在公爵活著的50年裏,雖有波折,但總體風光無限,演出場所包括卡耐基音樂廳、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到了孫子輩保羅時代,卻淪落成走穴的樂團,有時為某個烤肉主題晚會演奏,或者在美國一些俱樂部駐場。一次美國國內巡演時甚至坐過一輛1972年産的巴士,趕場子花去10個小時,所有人都儘量避免去用車裏骯髒的洗手間。對於這一點,保羅坦言美國人對爵士大樂團的演出早已失去了興趣,甚至連絲毫的尊重都沒有。

而在中國,他們住的是五星級豪華酒店,演出場地包括未來幾天的北京國家大劇院和上海世博會,場下觀眾的配合與歡呼也讓他們找回了自己昔日的尊嚴。至於台下的中國觀眾,他們總還是對艾靈頓公爵的爵士樂有著某種白日夢般的美好想像,那些演出時穿著半正式無尾晚禮服的樂手,總會讓人想到舊時代的優雅,而當《湛藍色的情緒》響起,觀眾立刻陷入無數關於紐約的想像當中,那裏面有伍迪。艾倫,勞倫斯。布洛克和法蘭克。辛納特拉。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