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火熱的狀況恐怕已經不能用火爆來形容,一年兩季的拍賣場上人頭攢動,這裡有藝術品行家,也有普通的藝術愛好者,還有一些在底層從事所謂“鏟頭”職業的農民。雖然身份上有差異,但是大家的目的只有一個,期冀在這場資本場裏分得一杯肉湯。早已市場化運作的高校隨時關注著市場的一舉一動,所以在這場全民舉牌的運動之下,一些高校應運而生了“書畫鑒定”這樣一個時髦應景的熱門專業。據一家媒體報道,由於“書畫鑒定”不需要美術基礎,僅僅需要寫一篇鑒賞作文,而該專業看上去又顯得那麼錢途無量。所以每每專業報名的時候,總能看到長長的報名隊伍。那麼,我們來看看火爆的光環後究竟是怎樣一副光景。
專業設置
以下為某校“書畫鑒定”專業的課程設置。培養目標:旨在為社會培養具有較高文化藝術修養,掌握該領域知識與鑒定技能的專業性人才。培養要求:既對繪畫中一個專業方向基礎理論知識和繪畫表現技能有比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同時,又能觸類旁通,比較好地理解和掌握若干相鄰專業(方向)課程的知識內容和應用技能,成為一專多能的專業化綜合美術人才。主要課程: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書畫美學、繪畫基礎、書畫鑒定、藝術展覽與策劃、藝術市場學等。藝術實踐:根據教學計劃,積極組織學生到各級博物館考察、參觀,並不定期的參與鑒定等活動。從該專業的招生説明上來看,中西方美術史以及其他的一些理論性課程佔據了該專業所開課程的大頭。而真正需要和“書畫鑒定”專業所契合的課程僅僅只有一門也就是“書畫鑒定”課。在這樣一個課程設置下,“既對繪畫中一個專業方向基礎理論知識和繪畫表現技能有比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是否能達到“旨在為社會培養具有較高文化藝術修養,掌握該領域知識與鑒定技能的專業性人才。”讓人捏一把汗。
專業現況
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採訪了該專業的一名畢業生談談他對這該專業現狀的看法。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沈若愚(化名)同學説道:“課程設置太多,學校想要面面俱到,學生反而學不到真正需要的東西,基本都是些和鑒定關係度不大的課程”記者問:“課程多,不是更能學到東西,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嗎?”沈若愚在電話那頭笑道:“我們這是鑒定課,是需要實踐的,而不是一堆人過來東講西講的。”“老師怎麼樣?”“老師啊,都是外聘的一些人,有的是一些有社會威望的人,一些是專業機構的,不過説實話,這些人雖然有一定名氣,但畢竟不是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所以過來之後往往是滿肚子話卻説不出來,上課的效果不是很好。”“你們出去實踐的機會多嗎?”“多什麼啊,攏共只去過幾次博物館,還是隔著玻璃看的,別説上手看了,博物館那個燈光一照,能不能看清楚都是一個問題,學校倒是有一些二玄社的複製品,可是那畢竟是複製品,看著複製品做鑒定,也太搞笑了。”“你們現在畢業的學生,工作都怎麼樣了?”“絕大多數都轉行了,有做城管的,還有賣健身卡的,只有少數幾個同學做著藝術相關的職業,不過我想他們幾年後能不能做下去,也未可知。”之後沈若愚便以還有事情要做為由挂斷了電話。
真正需求
記者隨後又採訪了北京一家拍賣行的招聘負責人,詢問了該拍賣行在書畫方面的用人要求。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幾乎帶著調侃的語氣説道:“我們當然歡迎這些書畫鑒定專業的學生諾,可是過來應聘的學生素養都是很差的啊,沒有過上萬件書畫上手的經驗,談什麼鑒定呢。我曾經面試過一個小夥子,他來了之後就要應聘書畫組的經理,我問他你知道拍賣界的四大天王嗎,他搖頭,知道清四王嗎?他又搖頭。我指著墻上挂著的張大千的複製品問他知道這是誰的麼,他又不知道。鑒定最起碼的專業知識都沒有,讓人非常痛心他在大學的時候是怎麼學習的,當然他不是個案,很多來應聘的小夥子都是這樣。”記者於是問他:“拍賣行或者説其他文博機構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呢,高校應該怎麼引導呢?”“很顯然的,這些學生嚴重缺乏上手的機會,一個搞鑒定的不上手看畫怎麼行,把學生關在學校裏面看幻燈片看圖冊是培養不出會鑒定的學生的,至多學會鑒賞而已。”“而且,鑒定這個事情絕對不是放養式的大課堂大家一起上就可以,應該分成若干個工作小組,有專攻明代的,有專攻清代的,等等等等。這樣可能效果才會更好。”隨後採訪的一些文博機構的專家也紛紛表示,高校開設鑒定課程一定要慎之又慎,這種專業是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學習過程的,不是説四年大學下來就能會鑒定了。
結語
我們的鑒定專業到底教給學生了什麼?他們學會了什麼?密切關注市場行為的高校專業設置,我想是可行的,但是草草開工的後果就如那位沈若愚同學所説的,鑒定專業的學生去賣健身卡真的是我們設置專業的初衷嗎?那些具有鑒定技能的學生都到哪去了?其實“書畫鑒定”專業僅僅是眾多熱門專業中的一員,畢業的學生們大多並沒有體驗到熱門的熱度。我們希望未來高校在設置專業時絕對不可以再一拍腦袋就做出決定,學生的這四年往往會影響他們的一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