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王”
文/ 王蔚波
近一時期,文物收藏界鬧得沸沸颺颺的,莫過於“壺王”風波了。據各大媒體報道,某收藏家捐贈給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六百多件文物,其中一件長沙窯大壺,先是被業內權威鑒定為國寶“壺王”,後又被故宮專家質疑為贗品,接著演變為“壺王”事件,從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拍賣市場持續火爆,全民收藏高溫不減,鑒寶節目愈演愈烈,鑒定專家層出不窮。與此同時,在收藏界,文物造假,真偽難辨,新聞不斷,亂象叢生。文物藏家幾多真品?文物鑒定水有多深?誰又來甄別這些收藏大家和鑒定專家呢?答案顯然是模糊的。筆者在此不妨就文物鑒定略陳管見。一家之言,難免局限,不當之處,還望指教。
一是考古專家不一定都是鑒定專家。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一行都有專門研究它的人,文物鑒定也不列外。一般來講,鑒定文物最起碼要具備三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即對文物真偽、時代及市場行情等方面的準確判斷和認定。而許多長期從事考古發掘的文物專家,接觸的大多都是出土文物,有明確的地層關係,不需要考慮真偽問題,再説他們也未必了解市場行情。這些人可以説是考古專家,但不見得都能鑒定市場上五花八門的文物藏品。
二是保管文物不一定就能鑒定文物。在我國文物部門,往往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文物保管員工作久了好像都是鑒定專家,於是,保管瓷器的人成了瓷器專家,保管銅器的人成了銅器專家,保管字畫的人成了字畫專家……依此邏輯,那麼參與考古發掘的技工,時間久了豈不都是考古專家?如果文物鑒定那麼容易,收藏文物多了豈不人人都成了專家?
三是職務雖高不一定實際能力就高。時下很多鑒寶節目和活動,經常會説文物鑒定專家是什麼研究員等頭銜,好像職務職稱越高、名分頭銜越大,鑒定的文物就越準確越權威。其實不然,職務職稱只是一種行政和學術級別。文博單位的領導並非都是搞業務的,有很多都是政工幹部行政官員;而研究員也並非都是文物鑒定方面的專家權威,其中有的包含了文博系統的各種門類和崗位,只能説明他們在某一學科領域具有一定的研究水準。因此,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以職務職稱的高低,來決定文物鑒定的權威性和準確性。
四是權威機構不一定都是完全正確。現在人們還有一種片面認識,就是過於輕信權威機構或專業團體。於是,有好多協會學會委員會研究會應運而生,諸如收藏協會、文物鑒定委員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等,五花八門。其實探其究竟,有很多無非就是在民政部門備案的民間團體和社團組織,其人員構成和職務頭銜也都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有的甚至帶有商業性,即用金錢就能買來的虛名虛銜,蒙事唬人而已。如果説這些專業團體不可輕信,那麼國家正規的權威機構應該絕對正確、毫無疑問的吧?我們認為也不見得!這裡不妨舊事重提,説説十幾年前曾經轟動一時的讓國博故宮專家打眼、以假亂真的“北魏陶俑”事件。1994年夏,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悄然出現一批“北魏陶俑”,並很快引起了一些文物專家的關注,後經專家組鑒定為真品,於是,幾個國家級文博單位相繼撥出專款對其進行“搶救性收購”,其中,中國歷史博物館花費80萬元購買3次,故宮花費10萬元購買兩次。但出人意料的是,隨後,潘家園的“北魏陶俑”仍源源不斷、要多少有多少。此時,有關部門漸漸有了警覺,專家組緊急開會,重新鑒定陶俑真偽,也未取得一致意見。警方介入調查後驚訝地發現:所有的“北魏陶俑”,全部都是復倣品!均出自洛陽南石山村高水旺之手。有關專家來到高水旺家,結果全傻眼了——類似的“北魏陶俑”,堆滿了高家後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