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中國當代藝術要天價更要市場穩健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24 09:59:17 | 文章來源: 北京商報

買“名家”如買名牌 投資動機引高換手率

《黃河頌》陳逸飛


市場火爆並不完全等同於市場成熟。就在今年春拍創出一連串天價、打破紀錄價之時,融藝網公佈了一項 “安涅絲藝術指數”,該指數選取已逝當代藝術家陳逸飛畫作為樣本進行統計,自1991-2011年的20年間,陳逸飛作品總計上拍643次,重復拍賣次數為238次,涉及的重復拍賣作品為100件,重復拍賣率為37.07%。統計囊括52家拍賣行,作品包含油畫、水粉及水彩原創。  

安涅絲藝術指數數據表明,100件重復拍賣的作品平均持有年限為3年,重拍的流拍率為27.73%,重拍平均次數為2.38次。重復2-3次的作品有93件、重復4次的作品有6件、重復5次的作品有1件。  

陳逸飛于2005年4月10日謝世。相隔3個月,其遺作《水鄉回望》就現身朵雲軒拍場,以176萬元成交;5個月後出現在浙江中財拍賣會,遭流拍;2006年4月,作品再現浙江南北拍場,二度流拍;當年12月,作品第四次出現,在中鼎國際拍賣會上,以幾乎等同於首次拍賣價格成交。  

《水鄉回望》連續兩年上拍4場,兩次流拍。市場無疑是為了獲取最大利潤,優先考慮的是藝術品買進賣出的速度。“很多人抱著投資的目的進場。擁有成熟市場的名家作品,會反覆出現在拍賣市場,一方面反映出投資目的過於明顯;另一方面也表明跟風現象嚴重。”馬學東認為,自2006年開始,人們真正把當代藝術品視做投資的標的之一。從比例看,投資目的遠大於收藏。  

“陳逸飛並非個案,中國油畫市場一個最大的特點是持有期較短。在西方一幅油畫作品在收藏領域的存續時間長達29年,而在中國內地卻只有不到兩年時間。”策展人平傑表達了相近的觀點,“換手率這麼高意味著存在市場價格操縱的現象。同時也説明收藏家的成分少,投機者的成分多。也有藏家看不清市場的未來預期,心裏沒底,不敢長時間持有”。  

市場跨越式成長 應優先培育畫廊  

區別於傳統藝術品領域,當代藝術的成長離不開的重要一環是畫廊。“畫廊和拍賣行應該在完善的藝術市場結構中各司其職。”國際藝術空間負責人程昕東表示。畫廊以發掘和推廣藝術家為主要內容,拍賣行則選擇藝術家的代表精品,以充分保護藝術品購買者的利益。但在國內無序的藝術品市場中,藝術家直接進入拍賣,跳過專業畫廊這個環節,導致拍賣現場的藝術作品品質難有保障,全憑買方的眼力來進行甄選,拍賣行成為一個大賣場失去二級市場的高端意義。  

“拍賣行在當代藝術品市場中的角色很微妙,既是藝術品公開的市場價格"晴雨錶",也是隱含內幕交易的操作平臺。一位藝術家,作品價格在拍賣現場不斷攀升,或許會是一場自我炒作;或許是幾位高端買家在爭奪中不合常理的價格上漲,而這些泡沫破碎後,在拍賣行裏"做"出的藝術品價格很可能成為泡沫。”馬學東對目前收藏家群體不成熟現狀表示擔憂,“藏家群體應該更理性、更沉穩,而不是為了投資去消費,應該為了收藏而消費。其關注點也不應該一味追名家,而應將注意力逐步轉移到年輕一代藝術家身上”。  

另外,本土畫廊成長緩慢,不能幫助藝術家快速和國際接軌,也是畫廊作用被忽視的原因之一。星空間畫廊總監房方認為,畫廊、畫家不能共同成長的格局不利於市場的發展繁榮,但目前這一格局已經開始明顯變化。“目前"70後"新一代藝術家,在畢業之初或涉足市場初期就開始和畫廊共同合作,而且是和本土畫廊共同合作,他們的客戶也主要集中在中國內地。先建立畫廊共贏的合作局面,通過本土畫廊的力量,把本土新藝術的聲音發出來,這才是當代藝術未來三五年需要努力的方向。”房方表示。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