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化時代未到意識先行
有數據顯示,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藝術品市場,2010年中國佔全球藝術品銷售額的33%,超過美國的30%,位列第一。2010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取得了接近300億的市場份額,中國藝術品市場總成交額達573億元。
北京大學文化金融研究所主任喻文益認為客觀上藝術品金融化的時代還沒有到來,但是我想媒體人先知先覺,用時代來標誌或許為期尚早,但它是一個良好的祝願。他表示,大眾與産業投資理念的轉型,我們一定要樹立一個觀念,如果不做系統化、流派化和典型化的收藏,泛泛的收藏只能叫做愛好,不是投資。要普及教育,要有一個制度的保障,包括交易制度的建立,一個完整的藝術品金融化的支撐體系。還有就是配套服務,包括價值評估體系,比如建立藝術家圖譜。
中經社控股有限公司對外合作部總監秦昌桂稱:“對於藝術品金融化,最核心的就是市場的準確判斷,是藝術品金融化以後立於不敗之地的核心競爭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價值的正確評估,偏重於學術性。二是藝術品市場的準確判斷,偏重於市場性,兩項要有機結合才是藝術品金融化的根本所在。”
甘學軍認為,從宏觀上判斷,這個市場還是處在一個快速的成長階段。只是説任何市場只要是快速成長的時候,一定是機遇和風險並存的。喻文益希望藝術品的金融化是“十二五”及其之後中國投資轉型、産業結構優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相關連結】
解碼藝術品投資基金
瑞銀《藝術品銀行業務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當一個國家的每人平均GDP超過3000美元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收藏趨向。達到5000至8000美元時,藝術品收藏會出現一個快速增長期。截至2010年底,中國每人平均GDP接近4000美元。
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正經歷著兩位數以上的增長時代,2010年中國藝術品拍賣總額高達573億元,藝術品交易額佔到了全球市場的23%。大量資金進入是推高今年藝術品市場的原因。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藝術股票”雖受爭議,但交易火爆,讓藝術品作為另類投資被廣泛認可,越來越多的國內高凈值人群在資産配置中增加或提高藝術品投資份額。
藝術品投資看似門檻不高,100萬元或者更少的資金就能參與,但對於個人的藝術修養和素質要求很高。對於一個初入藝術品投資領域的人來講,想短時間內把握其間的脈絡,之後準確切入進去是有客觀難度的。藝術品投資基金作為一個讓高凈值人群投資接觸藝術品的新渠道,最本質的目的就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為客戶構建一個了解藝術品、投資藝術品的平臺。銀行、信託、保險和第三方藝術品投資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開始搶灘藝術品市場。他們憑藉基金制度的優勢和專業化運作獲得客戶認可。
作為民生銀行“非凡理財——藝術品投資計劃1號”,是國內第一個藝術品理財産品,而民生銀行的合作夥伴北京邦文當代藝術投資有限公司(邦文)董事長黃宇傑介紹説:“藝術品投資是把藝術品作為一個投資對象來進行管理,就像做房地産基金、股票基金一樣。只不過藝術品投資的難度在於它的真偽鑒定跟它市值的估價。所以我們的特色是把鑒定和估價給藝術專業人士做,把怎麼投資交給金融投資的人做。”
深圳杏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于2010年6月發行了總規模為2億元的杏石系列藝術品基金,這是惟一由地方文化産權交易所(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發起設立並託管的藝術品基金。當期發行金額為2000萬元。去年12月,杏石作為投資顧問與中信信託合作成立了“中信文道·中國書畫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託1期”,募集資金4000萬元。
杏石藝術品投資基金負責人徐永斌説:“目前中國近現代大師的作品價格並不是很高,而是市場剛剛開始回歸應有的價值,在未來會與國際社會的藝術品市場逐步接軌,藝術品泡沫只有相對沒有絕對,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逐步強大,藝術品市場會繼續上揚。”
對於個人投資者如何選擇合格的基金管理?黃宇傑談了三條標準,一是看公司的過往業績;二是看公司管理團隊的構成;三是公司規範的投資和風控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