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

本土雙年展之路:第六屆成都雙年展紀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31 10:29:35 | 文章來源: 藝訊中國

今年的第六屆成都雙年展如期于7月21日晚8時在成都會展中心四號廳舉行。批評家皮道堅、藝術家何多苓、郭偉、台灣收藏家王定乾、山藝術林明哲,以及眾多參展藝術家和四川本地藝術人士紛紛到場,開幕就會精緻簡練,主辦方成都會展旅遊集團代表和雙年展藝術總監馮斌簡短的致辭之後,一萬多平米的展廳終於拉開大幕。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雙年展少了成都市委宣傳部的音樂公園部分,一改以往成都雙年展每年7月由鄧鴻一方的民營資本促成的會展中心部分,和9月由市委宣傳部主辦的音樂公園部分各行其道的“雙黃蛋”特色。而這個由民營資本,也就是成都會展旅遊集團董事長鄧鴻一手促成的,創辦于2001年成都雙年展會展中心部分,雖然趕在鄧鴻正在接受審查的當口,但在藝術總監馮斌的推動之下,第六屆成都雙年展還是如期在會展中心舉行了。而至於市委宣傳部牽頭的音樂公園部分今後的命運,至今還未卜。會展中心部分的藝術總監馮斌也曾提到過,這可能是他自2001年成雙創辦以來,最後一次指導新人展了。而此次主題展的總策展人趙力則表示,中國本土雙年展還是要寄希望於年輕一代藝術家,他們預示了未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方向,也是雙年展的意義所在。至此,本土雙年展的發展之路在經過十餘年的沉浮,歷經民營資本與政府介入的兜兜轉轉之後,終於初現端倪。

本屆成都雙年展由50位藝術家參與的“萬有引力”主題展和40位藝術家參與的“新人特展十年集萃”兩大部分組成。其中,“萬有引力”主題展分為“傳統想 象力”、“回升定律”、“虛擬與現實”和“能量守恒”四個板塊展開,分別由民生美術館代理執行館長李峰、中央美術學院教師兼獨立策展人吳秋寰、廣東時代美術館策展人沈瑞筠、青年100執行總監彭瑋擔綱策劃。展覽通過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的創作個性化、多樣化、多元化的發展現狀的呈現,強調時代性的特色、整體性的訴求以及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文化環境的宏觀作用,反映當代中國藝術創作的發展變化和探究中國當代藝術的未來趨勢。整個展場浸漬在黑色背景和暖色的LED燈光的指引之下,主題展“萬有引力”和十年薈萃兩部分,分別以U字形,迂迴于通透高挑的展場之內。現場展出了90位藝術家的近數百件作品,每位參展藝術家大多都展出了三幅以上的作品。而此次的展覽形式則以架上為主,輔以部分雕塑、裝置、多媒體作品和少量的攝影。整體看來,此次的雙年展形式看似保守,實則紮實地夯實了年輕藝術家較為成熟的作品風格和脈絡,並可謂是對今後本土雙年展趨勢的一次試水。

此外,主辦方還在次日(22日)舉辦了以“青年決定未來”、“水墨當代:文化自覺與藝術潮流”為主題的兩場學術研討會,並邀請了港澳臺以及國內外專家、學者就青年藝術家的藝術創作現狀與趨勢。以及傳統文化的資源意義和水墨的當代發展問題等進行研討和演講。期間,由趙力主持,熊宜敬、皮道堅、陸蓉之、安雅蘭、高千惠、阿克曼、李曉倩和沈揆一等批評家及學者共同參與的“水墨當代”論壇中,以陸蓉之提出的“文化交配論”或“文化雜交論”頗為吸引眼球,現場討論熱烈。

本次雙年展展出時間為7月22日至8月15日,為期25天。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