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成都雙年展離國際雙年展有多遠?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11 16:27:0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成都雙年展作為成都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文化活動,承擔的遠不止文化、藝術展覽這麼簡單的責任,尤其,2011成都雙年展由政府出資,更加強了城市文化參與宣傳的目標。近日,據官方統計,參觀展覽的人數一直在增加,已達十幾萬人之多。從這個角度來看,此屆成都雙年展不論從宣傳,策劃,市民文化的提升,以及對其他城市的引導等方面都是成功的。

可以理解,在文化逐漸國際化,城市需求發展的今天,每一次重要的活動都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與文化認知度,中國在飛速發展的今天,與國際接軌的熱情非常之大。但是,光關注觀看展覽的人數只能反映一個方面,另外一方面,我們需要給出客觀的評論與聲音,以推進雙年展能更好的發展,推動展覽品質的不斷提升,總結經驗,提高工作效率,是我們應該探討的深入問題。

三個部分的展覽在配合上比較散

此屆雙年展最大的亮點應該是組委會在藝術雙年展上,增加了設計展與建築展,但是在展覽開幕後,首先,設計展與藝術展展覽廳並沒有很好的分開,以至於設計展與藝術展的各自的風格與獨特性沒有體現出來,而建築展則需要去另外的工業文明博物館觀看,即使在開幕當天工業文明博物館也沒能延時閉館,而是早早對觀眾關閉大門。其次,在此次展覽的組織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每個展覽均有各自的策展人,他們同時邀約了各自相關部分的媒體與重要參展人物,看似一個完整的大展覽被分割成三個部分,幾乎互不干涉,以至於設計、建築、以及藝術媒體的報道也各持一家,在配合上很分散。

     展館硬體設施還需要提高

在開幕當天,由於展館設計及安排缺乏經驗,相當多的一部分人群擁擠在展館一樓的滾動電梯旁,由於沒有相應輔助的樓梯,電梯成了唯一必須的通道。這在展館設計與安排上是及其簡陋的表現。當然策展人在採訪中提到了由於時間的緊張,廢舊工廠的改造非常緊迫,展覽的空間安排都受到限制等。但是,從展覽本身來講,有好的作品參加展覽是一個方面,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有一個可以陳列作品、可以很好展示作品的空間,這包括:展館的設計與細節安排,展覽空間的寬敞程度,參觀展覽的路徑與指引牌,作品間的距離與展館的專業燈光,展覽館的服務設施,休息室與訪談室的相對獨立性等。如果這些硬體設施受到限制,必然會影響到整個展覽的效果。

雙年展不應該成為城市文化宣傳的甜點

此屆成都雙年展由政府出資是對城市文化及藝術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的重要的舉措。但是,據了解,在整個展覽的操作過程中,策展人並不容易控制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儘管成都雙年展成功開幕,市民參與成為一大熱點,但是雙年展畢竟是藝術界內專業價值非常高的學術展覽。國際上幾大重要雙年展由於具有國際文化視野與創新性,才由此逐漸受到普遍關注。事實上,雙年展的定位是展示國際當代視覺藝術最高級別的藝術品,推出世界各國新藝術成就的重要窗口。因此,我們不應該忽視,雙年展應具有它的獨特性與學術討論,它不僅僅是市政府推廣城市文明的一個大眾活動。它更應該加強自己的學術討論,主題探討,作品分析,當代價值等一系列相關的研討活動以及跟蹤等。(文/安安)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