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破門而出:師傳與模倣”央美美術館展出進行時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10-22 10:43:4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式現場

10月21日由中央美術學院和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經過兩年精心準備合作舉辦的“破門而出:師傳與模倣”(Master Mould and Copy Room)展覽在中央美院美術館拉開帷幕。布魯塞爾首都大區首席大臣Rudi Vervoort,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康林,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蘇新平,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展覽策展人、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教授漢斯·德·沃爾夫在開幕式上致辭,歐盟駐華代表團副團長卡門·卡諾,比利時駐華大使馬懷宇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布魯塞爾首都大區首席大臣Rudi Vervoort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正值北京與布魯塞爾建立友好城市20週年紀念之際,本次展覽也是重要的系列慶祝活動之一。兩國的友好合作與交往不應僅限于經濟領域,還應在文化藝術領域展開交流與合作。北京與布魯塞爾都是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這兩座城市的藝術外交將推動雙方文化、學術界精英的深度交流,有助於促進兩個國家和文化之間的深入了解和共同發展。

觀眾觀看作品
展出作品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康林在開幕式上説道:“本次展覽是布魯塞爾市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和比利時兩國重要的文化合作項目之一。我們很高興的看到兩國現代藝術作品在中央美院美術館這座現代藝術殿堂裏交相輝映。藝術因交流而豐富,因融合而多彩。相信此次藝術展覽將在中比兩國藝術家之間架起友誼的橋梁。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讓中國觀眾更加了解和熟悉比利時的現代藝術,能夠進一步促進北京與布魯塞爾市開展更多的交流與合作。

本次展覽將介紹一系列舉足輕重的比利時當代藝術家給了中國觀眾,如馬塞爾·布達埃爾,弗蘭克·戴斯,喬莉·圖林克斯,吉洛姆·拜耳,迪迪埃爾·菲麥恒,弗朗西斯·埃利斯等。他們的作品將與幾位著名中國藝術家的傑作一同展示,形成有趣的呼應與對話,其中包括徐冰,潘公凱,蘇新平,宋冬和孫原&彭禹。

次展覽的標題“破門而出:師傳與模倣”,即原標題“Master Mould & Copy Room”的意譯。在藝術史上“原作”與“複製品”這一組概唸經常引起人們爭論不休,這兩者之間從來都是衝突和矛盾的。是應該保護原創,還是要支援模倣,本次展覽就是圍繞著這一話題展開一場藝術創作之間的探討與交鋒。

展覽現場
觀眾欣賞作品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蘇新平在致辭中提到:“本次展覽是中國與比利時合作的繼續也是一個新的開端。本次展覽的主題‘師傳與模倣’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也是一個新的課題。這兩者之間似乎是衝突矛盾的,但同時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和新的可能性。我們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如在在一個古老的話題中需找新的生長點。本次展覽中策展人就是從全新的角度來向觀者闡述了原創與模倣之間的關係。在觀看了本次展覽之後相信觀眾會有耳目一新之感,也將會有所啟發。”

正如王璜生館長所言:“自古以來中國傳統繪畫中就強調‘筆筆有出處’,而五四以來過度強調創新和原創則或多或少的掩蓋了對藝術根源與本質的深挖。本次展覽正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以看似古老卻充滿時代意識與意義的話題為出發點,具有結構性的展示了國際重要藝術大師間藝術表現及思考,從而對於‘師傳與模倣’這一話題做出了當下及超越性的解讀和應答。”

策展人認為,複製”也是歐洲文化機制的根基,“複製”的強烈渴望來源於對自身身份的探尋,換言之,“複製”是一種了解我們與生俱來的文化DNA的重要方式。每一件複製品,都暗含了對原作的嚮往和仰慕,也凸顯了原作遙不可及的光芒。展覽圍繞著“大師”這個核心概念展開,“大師”是少數具有超凡才華的藝術家、享有卓越聲譽的天才。大師的影響力越大,其他人複製其作品的慾望就越強烈,最後産生倣作、複製品。在中國和西方兩種不同的文化傳統中,對待複製品的態度截然不同。“有限再造”展覽為中西方搭建了一個真正的對話平臺,從全新的角度重新審視兩種文化之間的誤解和矛盾。

展覽現場
觀眾欣賞杜尚的《旅行箱裏的盒子》

漢斯認為由於忽視了對方的文化傳統,過去數十年中對大師、傑作和其複製品價值的討論充滿了偏狹的解讀。甚至有許多歐洲人把歐洲看做是所有優秀創見的創造者,而中國僅是一座巨大的拷貝工廠。當策展人和藝術家們越發深入研究這個議題,就越發現其實矛盾並不存在。先鋒藝術家們甚至早已遠遠越過了這個問題,正如杜尚的名句“There is no solution because there is no problem.” 漢斯説到杜尚是本次展覽的關鍵之一,本次展覽中許多藝術家都曾受到杜尚的影響,漢斯認為“杜尚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他對於西方先鋒藝術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大家記住杜尚更多的是因為他的“現成品”,正是由於此,漢斯決定在本次展覽中不展出他的“現成品”,這樣太簡單。漢斯決定展出他所認為的杜尚作品中最複雜難懂的一件——《旅行箱裏的盒子》。

為進一步闡釋和激發大家對原作與複製的價值思考,策展人一比一複製了馬塞爾·布達埃爾的集大成之作“白色房間”(Le Salle Blanche),它是布達埃爾一生中的集大成之作。布達埃爾等比例複製了自己布魯塞爾住所的客廳,然後將連接詩人與視覺藝術家雙重身份的關鍵詞語一一寫在墻上,他通過這件作品表達對詩歌和藝術創作的深深熱愛。藝術家受到瑞納·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藝術的滋養(兩人認識對方,並彼此敬重),他的畢生創作已經被公認為20世紀最具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馬塞爾·布達埃爾的理念與一些展覽中的中國藝術家如徐冰、宋冬不謀而合,他們都堅信視覺藝術和語言之間相互交融,密不可分。

展覽現場的布達埃爾《白色房間》
展出作品

除此之外展覽還邀請了數位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如杜塞爾多夫攝影學院院長、對攝影藝術具有深遠影響的貝歇夫婦,挪用藝術的先驅伊蓮娜·斯圖爾特文等。該展覽無疑將成為這個秋天中國文化藝術界的話題焦點,並伴隨著數位來自歐洲、美國、中國的學者的學術討論在中國掀起一股探討原作與複製關係的風潮。

漢斯説到自己很喜歡中國,他認為中國與西方在文化傳統的相互理解上有很大的誤解,他做這個展覽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向觀眾尤其是西方觀眾證明這種誤解和矛盾實際上是不存在或者説是無意義的,“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拷貝工廠”完全是一個錯誤和愚蠢的理念。本次展覽中有許多複製品,雖然是複製而成但它們都毫無疑問是大師之作。漢斯希望將這個展覽做成一個對話式的、有明晰框架的中西方的交流展。據悉,探討師傳與模倣的展覽將在歐洲再舉辦一次,屆時將會以中國觀點為主,介紹給歐洲觀眾。

本次展覽中的展出作品包括馬塞爾·布達埃爾(Marcel Broodthaers)的《白色房間》、《青口》、《雨》;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的《旅行箱裏的盒子》;伯恩&希拉·貝歇(Bernd&Hilla Becher)的《高爐》;迪迪埃爾·菲邁恒(Didier Vermeiren)《雕塑1980》等。據悉,展覽將持續到至11月23日。

展出的丟勒版畫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