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箱裏的盒子》,300版中的第75版,內置68件杜尚作品的彩色微型複製品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現場,中國藝術家和杜尚的“對話”展部分。圖為兩件裝置作品:黃永砯的《四個輪子的大轉盤》(1987)和王魯炎的《W自行車》(1992)
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現場,這個名為《杜尚與/或/在中國》的展覽,其主體部分其實就是一隻皮革襯裏的紅色紙板盒。盒子被打開陳于中心展臺上,周圍展墻上的數十件杜尚作品的複製物——包括《下樓梯的裸女》、《泉》、《大玻璃》、《L.H.O.O.Q》等“用一己之力影響了20世紀藝術史自他之後的發展史”的重要代表作,全部取自這個神秘盒子。
在全球範圍內,這樣的“手提箱”有300個,它們曾被藝術家送給朋友,或者由收藏者出錢訂購,喜歡的人當時以幾百美元(最高價格是750美元)便可以象徵性地擁有他的全部代表作品。
杜尚對“手提箱”系列的製作總共持續了33年,其中253個由他本人生前監製,剩餘的在他身後由其夫人和繼女完成。複製對於杜尚,其釋放出的強大力量和原作幾無區分。就像杜尚的研究者、收藏者以及此次展覽的策展人之一弗朗西斯·瑙曼所説:“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只盒子在杜尚的作品群裏逐漸積累起來了新的意義;它不再是僅僅具有文獻價值的複製品集,而變成一件獨特、重要的藝術品。除此以外,它所呈現的基本概念——挪用和複製——成為越來越多年輕當代藝術家探索的主題。”
而被拎到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這只“手提箱”,第一次將杜尚的作品完整全面地帶到中國展出,探討杜尚之於當代藝術精神的意義。
“手提箱裏的盒子”
1941年1月,在巴黎處於隱居狀態十幾年的杜尚出人意料地宣佈即將公開新作,作品名字叫作“由馬塞爾·杜尚或羅絲·瑟拉微呈獻或創作”。
“羅絲·瑟拉微”(RoseSeravy)在現實中並無其人,是杜尚1920年在紐約為自己創造的一個“女性身份”,他曾在不同場合扮成“她”的樣子,請超現實主義攝影家曼·雷拍下“作為羅絲·瑟拉微的杜尚”系列。這個名字也經常出現在他1920年後的作品中,如1921年創作的裝有大理石方塊的鳥籠裝置《為什麼不打噴嚏,羅絲·瑟拉微?》。杜尚只是想要轉換身份,他想過變成猶太人,擁有另一種信仰,但發現這個過程太麻煩,於是他選擇“改變”了性別。
按照杜尚首次印在訂購廣告上的描述,作品是一個帶拉層的盒子,皮質外套的大小為40×40×10釐米,內含玻璃畫、油畫、水彩、素描、現成品的圖樣、版畫或微縮模型等各種忠實複製品。“該系列(共69件作品)代表了馬塞爾·杜尚從1910年到1937年之間的主要創作。豪華限量版發售20套,按Ⅰ到ⅩⅩ編號,每套裏都包含一件有作者簽名的原作,每套售價5000法郎,徵訂期間優惠到4000法郎,1941年3月1日截止。”
這個以商品訂購方式發佈的“盒子”,實際上是杜尚用5年時間構想製作的最完整的作品集,他把自己乾淨利落地“打包”放進了一個便攜微型回顧展,“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藝術作品和展示空間的關係”。這應該也是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第一次在中國完整展出杜尚作品,即選擇以“手提箱”為核心部分的原因。
杜尚在1905年曾為縮減兵役而跟祖父學習過版畫製作並取得當地行業公會頒發的資格證明,這些都成為他用製版印刷來精確複製作品的條件,而資金幫助則來自好友羅謝,這位作家兼藝評人總是樂意幫他完成各種藝術冒險。杜尚寫信向美國兩個擁有他大多數作品的藏家——凱瑟琳·德賴爾和阿倫斯伯格夫婦求助,專程去考察自己的作品並拍下黑白照片,記錄尺寸及詳細顏色。回到巴黎後,他和工匠一起工作,使用柯羅版印刷工藝給複製品上色,這是當時被認為能最大限度忠實還原色彩的方法。
到1941年,杜尚集齊了所需的全部複製品,開始以每週兩三個的速度製作他的豪華版“手提箱”,並且找到了包括佩吉·古根海姆在內的第一批買主,這位來自紐約古根海姆家族的藝術資助人當時是歐洲一大批藝術家的女金主,她不但最早為杜尚的“手提箱”下了訂單,還在德軍佔領法國後,于1941年夏幫杜尚把製作其餘“手提箱”的全部材料運抵紐約。
關於“手提箱”系列的完整面貌,策展人瑙曼介紹:“手提箱總共生産了300個,然而在杜尚余生中,它們面世的形式多種多樣(1968年杜尚辭世後,剩餘版本由其遺孀阿蕾柯西娜·杜尚完成)。最初的20個盒子都放置在皮質手提箱內,故此被稱為《手提箱裏的盒子》;而那些不帶手提箱的版本通常簡稱為‘盒子’。前20個版由於各自包含一件原作,因此被視為‘豪華版’;而那些普通版則是依照需求陸續製作完工,所以累積産生多種設計樣式。德國藝術家以及杜尚的研究者艾柯·邦克將全部版本進行劃分,歸為A到G一共七個不同的系列。”
在北京展出的“手提箱”是300版中的“F”系列,製作于杜尚和卡巴納開始那場著名對話的1966年,也是他生前監督製作的最後一版。瑙曼介紹,此版最顯著的特點是盒子的皮革外表採用了醒目的紅色,盒內所含複製品的數量也從68件增至80件,並且藝術家做了整體簽名而不是像從前版本那樣簽在單件作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