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6、7日,由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以及美術館共同主辦的“北平藝專與民國美術”學術研討會于中央美院美術館學術報告廳舉辦。此次會議由中央美院人文學院院長尹吉男教授、美術史係副主任曹慶暉副教授以及美術館館長王璜生教授共同策劃,共邀請到二十七位美術史界知名學者擔任發言人,八位學者擔任評議人,共同對北平藝專的歷史與民國美術的概況進行研究性報告,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6日上午8時50分,會議正式開始,潘公凱院長,尹吉男教授以及王璜生館長先後致辭,他們表示這場匯集到眾多學術力量的會議是一份紀念央美建校九十五週年的禮物,對於梳理央美校史、進行美術史宏觀建構很有必要。
第一場:關鍵詞“早期師資”
首先,由澳門藝術研究院陳繼春老師發言:“鄭錦日本生涯初探”。鄭錦在擔任北京美術學校校長之前曾一度留學並生活于日本,他主要梳理了鄭錦回國前的經歷。評議人薛永年先生認為這一報告從史料出發,糾正了一些原有錯誤,由於現在關於鄭錦在日本的研究較少,此項研究可以填補空白。
接著,中國藝術研究院郎紹君老師做了“北京藝專國畫系主任蕭俊賢”演講,他認為美術史上關於蕭俊賢的研究較少,而且普遍低估了他的地位。郎老師分析了他在1918年到1928年間擔任北平藝專國畫科教師的背景以及其人性格。他認為從風格而言,蕭俊賢的作品自成一家,與陳師曾一家相交甚密也應引起大家關注。薛先生在評議時首先肯定了郎老師的看法,但材料還需再尋找。
接下來,中國藝術研究院鄭工老師進行了“繪畫中的細節——讀李毅士的《陳師曾像》與《王夢白像》”發言。鄭老師從這兩件繪製于同一時期的作品入手,希望從民國美術圈社會關係看藝術史發展。他認為人際交往可以消解風格差異,同樣的愛好也會促成新交際圈,從而影響藝術家的風格和創作道路。薛先生認為鄭老師的方法新穎,思路清晰,只是在“篆刻當代五大家”這一點上提出質疑,鄭老師接受了薛先生的寶貴意見。
第二場:關鍵詞“畫壇與師資”
短暫的茶歇後,曹老師宣佈第二場主題發言與研討開始,由中國美術館劉曦林首先做了題目為“北平藝專史事二則”的報告。他從北平藝專王子云老師的一封來信説起,討論了關於北平藝專的兩場學潮,後又對“偽藝專”進行分析,認為不能僅憑偽政權就隨意使用此名號,應該為“留守藝專”較為合適。評議人郎紹君先生同意劉老師的説法,他承認“偽”字確實是一個在政治文化史上引起爭議的字,應引起重視,但他同時指出口述歷史還需考證,因此劉老師應繼續深入研究。
隨後,中國藝術研究院杭春曉老師做了“‘國’的想像與表述——傅心畬的‘自我假定’與‘主體重構’”演講,他主要應用西方語言學分裂的能指概念來研究皇族遺民畫家傅心畬的身份主體想像,從他與陳師曾的交往通信以及後期繪畫題詩等都能看出他內心中“國”的概念變化。
接著,中國藝術研究院華天雪老師做了題為“徐悲鴻的一九四九”發言,她分析了1949年北平藝專檔案,發現徐悲鴻雖然解放後保留地位但實權已失,這之後的美育主要被強大的中共政權掌握,因此徐悲鴻在美育史上的地位值得再次商榷。郎先生認為後兩位老師的思路不落窠臼、敢於創新,劉老師運用新方法研究美術史並花費大量精力收集一手資料,實屬難能可貴,而華老師敢於挑戰傳統,從檔案出發,為我們提供一條研究的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