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央美美術館展出韓家英設計回顧大展—"鏡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07 13:55:1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式現場

  4月5日,中國第一個專業平面設計師個人作品展“鏡像——韓家英設計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與西方國家自工業革命時期開始發展設計的歷史不同,中國的現代設計從上世紀80年代的平面設計開始起步。深圳作為中國最早實施改革開放的“南風窗”,毗鄰香港,是現代平面設計進入中國的必經之路。展覽旨在通過呈現韓家英這位透過深圳這個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嘗試探索中國平面設計獨有語境的實踐者,向伴隨改革開放歷史的開創和投身設計實踐的設計師展開研究。

設計師韓家英

韓家英為現場觀眾導覽

  展覽以“設計隱藏的本質”、“身份的緣起”、“視覺的解構與重建”三個單元詮釋韓家英設計藝術創作經歷,及其所折射出的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平面設計的發展脈絡。

裝置作品《5000×50×500》。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設計隱藏的本質”部分展示了韓家英透過其個人視角收集、整理的數量眾多,不同年代、樣貌的證件、票據等日常物品組成的大型裝置作品《5000×50×500》。作品試圖將設計回放至各歷史時期百姓的生活經驗中,再現不同時代的中國設計方式。希望從中國普通百姓週遭最普遍,也最重要觸及到的設計物件中,總結和收集與普通人日常生活相關的符號、圖像和色彩,為中國平面設計尋根溯源。從而揭示不同地域文化滋養孕育出形色各異的設計語言和視覺表達,不同時期的設計風貌也承載著相對應的社會價值判斷和文化體系的“設計本質”。在實物展示之外,韓家英還以個人視角編寫與裝置同名的書籍《5000×50×500》,將中國文化用獨特的視覺元素串聯。書中收錄國人對於字體、色彩和形態塑造的巧思與智慧,試圖通過提煉總結,找尋中國人對於設計的獨特思維方式,探求中國審美語境形成的內在邏輯。

書籍《5000×50×500》

VI系統設計展示

《天涯雜誌》設計

作品展示

  “緣起的身份”向觀眾展示了韓家英從1990年入職萬科,其設計身份緣起開始,逾20年間的眾多經典設計作品,《天涯雜誌》系列海報、為怡寶、創維集團、萬科地産、一汽汽車等設計的VI系統,為曾梵志等設計的作品畫冊,為電影所做的文字視覺化探索等。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

  “視覺的解構與重建”部分,韓家英將“中國文化”及漢字書法作為創作的主要靈感來源和表述對象,追尋中國文化的特質,從而進行視覺化的表達。漢字在韓家英的設計中一方面是具有東方色彩的、純形式的符號,原本充滿靈性和韻味的筆畫或字形被碎片式的解構後,成為設計師表達風格的零件,這些符號脫離了原本意義,從而使得文字符號與視覺産生多層含義;另一方面,韓家英又在設計中揉入中國文化的經典元素,借用平面設計的視覺形態和風格,為中國哲學帶來一種新的解讀方式。

研討會現場

  開幕式前,著名設計師王序、廣煜及設計理論家海軍、祝帥、周博及設計學院蔣華老師一起與韓家英共同探討了韓家英的設計美學、設計在今天及未來的社會意義等問題。展覽將持續至4月25日。

裝置作品

裝置作品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