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上海美術館舊址外的紅色遷址通告在無聲地對不斷涌入的觀眾説明:這將是它在南京西路325 號的最後一次"演出"。
從2013年1月1日起,上海美術館將正式遷入位於浦東新區的中華藝術宮新址。在這個時間節點,同在浦東新區的私人美術館——龍美術館的開館大展"古往今來"已經進行了12 天。而在2013 年的秋季,上海還將迎來三座私人美術館的開館,分別是印尼籍華裔收藏家余德耀的德美術館和與之毗鄰而建的劉益謙、王薇的龍·當代美術館,以及由萬和酒店投資集團董事長鄭好經營的昊美術館,再加上已經遷入新址的喜馬拉雅美術館,上海將迎來新一波私人美術館的"百家爭鳴"。
如果説2012 年底發生的上海美術館遷址事件標誌著上海官方美術館的風格轉變,那麼2013 年私人美術館的爆發性出現則代表著上海將開啟私人美術館的"江湖時代"。
龍美術館:欲做上海的藝術地標
2012年12月18日,對很多人來説不過是平常的一天,有人仍舊擔心著傳説中的“世界末日”是不是真會到來,然而對於劉益謙、王薇夫婦來説,這卻是夢想照進現實的一天。在這一天,夫婦兩人近20 年的收藏曆程將首次呈現在觀眾面前,同時,經過多年準備的龍美術館,也將成為上海浦東的藝術新坐標。
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龍美術館,毗鄰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建築總面積約為1 萬平方米。龍美術館建築外觀呈方形佈局,以淺灰白色為基調,花崗岩為主體建材,突顯了東方式的極致簡約和純粹內斂。主體建築共分四層,地下一層為公共區域,設有圖書閱覽室、學術報告廳、藝術沙龍、多媒體展廳等,將不定期舉辦各種類型的藝術講座、培訓、研討、交流等公共教育活動。一層展廳將定期舉辦主題多樣的當代藝術大展,並設有藝術商店、藝術咖啡館等休閒設施。二層展廳主要展出“紅色經典”藝術和民國時期老油畫作品。三層則為古代藝術珍品、中國經典瓷器、玉器的常設展廳。
私人館藏如何積累
如此龐大的空間,可以容納達3000-4000 件私人收藏,這也使龍美術館一躍成為中國首個比肩世界水準的私人美術館。而諸如王羲之《平安帖》、宋徽宗《寫生珍禽圖》、吳彬《十八應真圖卷》、齊白石《可惜無聲冊》、乾隆禦制“水波雲龍”寶座、乾隆青花“海水紅彩龍紋如意耳葫蘆瓶”等國寶級的藏品也使龍美術館的招牌熠熠生輝。龍美術館執行館長黃劍介紹説:“之所以將美術館的品牌定義為‘龍’,其實是有著多層寓意,一是美術館位於龍陽路的地理位置;二是我們在龍年開館;最有意思的是在我們的館藏當中有一件乾隆禦制‘水波雲龍’寶座,這是民間做工最精美的皇帝寶座,它的寓意也是龍。”
那麼,如此精美的館藏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呢?故事還要從2009 年説起,這一年又被稱為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億元時代的“元年”,劉益謙則被人稱為億元時代的“推手”。這一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的拍賣市場陸續出現了億元以上的古代書畫作品。世界各大媒體紛紛報道“中國本土藏家的崛起”,其中最重要的買家之一就是被稱為“法人股大王”的劉益謙。
除了“水波雲龍”乾隆寶座,這一年被他以天價入手的藏品還有明代吳斌的《十八應真圖卷》、宋徽宗的《寫生珍禽圖》手卷等等,現在這些都成為了龍美術館的陳列。也是在這一年,劉益謙和王薇夫婦買下了現在龍美術館所在的場地,可以説,從那時起成立美術館就成了他們天天放不下的大事,下班的時候順便去工地看下也成了他們風雨無阻的功課。回顧那一年,王薇説:“2009 年買下那塊地,對我來説也是個偶然,因為當時資金還不算很緊張,當時我們商量辦當代藝術館,而當代藝術作品在當時只有老油畫和革命題材、紅色經典系列,我想去把其他的空補上。如果2009 年我不去舉牌,可能當代藝術會掉30%、40%,但這一年也很奇怪,很多好的當代作品都出現了,等於抄了個底。我很幸運,今年這些作品的價格已經有點丟了。現在辦了美術館,我們準備把不需要的換手,從學術角度把作品補上,會更多從美術館的學術部分和展覽部分考慮。我的收藏理念是永遠向力作看,並不一定説一流名家作品一定收,或者二流、三流名家不收。二流、三流畫家,他們有力作照樣可以收。今後開館以後,美術館更加要注意它的學術。學術研究好了,展覽各方面就會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