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觀點

教師狀告藝術批評家高名潞抄襲其美術思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21 16:15:04 | 文章來源: 法治週末

近年來,學術造假事件層出不窮。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汪暉、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學勤的博士論文被指涉嫌抄襲;“打工皇帝”唐駿的學歷被指涉嫌造假。

與此同時,華僑大學文學院教師劉向東狀告著名藝術批評家及策展人高名潞著作權侵權,截至2010年7月6日,這個案子進入司法程式後,已經累計開庭兩次。

與以往學術涉嫌抄襲與造假事件不同,劉向東選擇了將案件訴諸法律,讓司法程式來評判。“旁觀者都説我走出這一步非常有勇氣。”劉向東對《法治週末》記者説,訴諸法律是為了呈現真相。

“我與高名潞本是莫逆之交,我46歲,他61歲,他是長輩。”不想,劉向東與昔日的莫逆之交今天卻到了對簿公堂的地步。

《法治週末》記者與遠在福建泉州的劉向東對話都是通過電話進行的,他的普通話中帶著濃重的福建口音。

與其説他十分願意接受《法治週末》記者的採訪,倒不如説他很想找個人談心。因為他從2008年至今認為高名潞抄襲自己美術思想的心事一直在困擾著他,他承認自己“身心交瘁”。

在發稿之前的幾天採訪中,劉向東有三次在晚上十一二點給記者打電話。“我又看到網上高名潞的學生王志亮對我的惡言攻擊了”,“我剛批改完學生的考卷,不想上網,不願看那些流言蜚語。我今天去到海邊了,從沒發現過天那麼藍”。

據劉向東介紹,他和高名潞相識是在1987年,高名潞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的機關刊物《美術》雜誌做編輯,年輕的劉向東經常向他投稿。對於這段交往,高名潞表示“沒什麼印象,記憶模糊了”。

和高名潞的對話是在高名潞現當代藝術研究中心進行的,相陪同的還有他的學生王志亮和墻美術館執行館長冀鵬程,兩人也是高名潞官司的代理人。他們稱諮詢過專業的律師,“沒必要請律師做代理人”。

比起劉向東對官司忐忑不安的心理,高名潞顯得平靜,雖然他妻子為了此事想找劉向東理論,卻被他攔住了,“別讓劉向東抓到口實”。

高名潞戴著一副框架較厚的眼鏡,典型的學者風範。無法遮掩的白髮昭示出年輪的滄桑。儘管他談到劉向東和案子時有些無奈、失望和憤怒,總體卻感覺不到驚慌。

在採訪末尾,高名潞還向記者反思自己,“莫非是我的‘意派’展沒有請劉參展?”

泉州集結

據劉向東回憶,他和高名潞第一次見面在1988年,在黃山召開的現代藝術研討會上。“從那之後我們經常書信交流,我沒有什麼目的,可能因為他是學術長輩吧,我很自然地想跟他交流”。

劉向東發給高名潞的郵件,高都會回復,有長有短。

高名潞對與劉向東的書信交往並未看的很重,“我每天都收到大量藝術家來信,不可能封封都記住。我們在通信中沒有學術交流,更沒有從中産生自己的觀點”。

“1980年代末,高名潞曾有一段時間很落魄,來到泉州,是我接待的。”劉向東説。

高名潞的學生王志亮2010年初也去過泉州,也是劉向東接待的。一樣的攤位,一樣的小吃。看著當時和高名潞吃飯聊天的地方,再看看兩人現在的關係,劉向東感慨萬千。

高名潞依然認為,與劉向東的這次交往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我和他不是所謂的莫逆之交。去泉州見了很多現代藝術家,不是專門見劉向東的。我當時工作上很失意,是范迪安帶我去南方散心的”。

“高名潞不是第一次抄襲別人東西了。”劉向東憤然,“1986年,高名潞就被指抄襲過叫淑勤的文章,對方沒有起訴。上海的《藝術世界》雜誌在2009年回憶‘八五新潮’的報道中提到,‘淑勤將名為《理性繪畫》的文章發給了美術編輯高名潞,高名潞刊發出來署了自己的名字’。”

互相賞識

“高老欣賞劉向東不與市場化藝術家同流合污的堅守精神。”冀鵬程説。

1998年,高名潞推劉向東的作品參加在美國的“insideout中國當代藝術展”。據冀鵬程介紹,這個藝術展規格很高,參展者和作品可以被西方藝術界認識,有利於提高藝術家的知名度。

“劉向東在偏遠的泉州,我想讓他出去看一看。”高名潞語重心長地説,“看劉向東的作品,不僅就作品論作品,主要是看重他默默地呆在偏遠的泉州,還堅持搞當代藝術的精神。”

劉向東也承認,高名潞評價過自己“甘於寂寞,甘於邊緣,我為他感動”。

據高名潞回憶,他之後給劉向東的書寫過序。在他主編《85美術運動》一書時,劉向東來北京參與編寫,將涉及自己的部分加入書中。

“當時,和劉向東一起住在高名潞北京工作室的某位藝術家還説劉向東太自我,不把主流的藝術團體和派別放在眼裏。”那段和劉向東共處的日子,王志亮回憶起來,覺得他實在“不合群”。

1   2   3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