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化作為西方文明的淵源之一,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上帝普世博愛,超越萬物的觀念虛構了一個安穩平和的精神家園,是人類絕望時的安慰,幸福時的希望。“愛”這一個人情感經上帝之手化為博大。“對拯救的真誠渴望以及對博愛理想的神往,深深影響著西方藝術以崇高為主的審美追求”⑿當亞當和夏娃吃掉象徵原罪的蘋果時,人類獲得了自由的意志,儘管當時受到了否定,但“基督教強調個體的人,強調他所有的言行都將受到審判的重要性,強調個人應負的責任”⒀反向來看其價值取向是個人本位的。人文主義中對“人”的價值,再思考也是宗教理想天國的現實回歸。這一切畢竟是資産階級懷抱中的寵兒,喝資産階級乳汁,聆聽資産階級戰鬥的鼓樂而成長的“人”。“普遍人性”的口號中的“人”並不是完整的社會群體,只是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圈內的特殊成分。人文主義中解放思想、個性自由碾碎了封建教會的絆腳石,從實質上講:“個性自由”完全體現的是資産階級私有制特徵。在日後長時間的社會進程中,西方社會經濟科技愈加發達,個人物質控制欲也隨之增長,“個性自由”演化為了無節制的權力意志。精神世界已經無法填充膨脹的人類私欲,極度自由所帶來的西方後現代藝術行為正是這一社會心理現象的産物。藝術宗教般的虔誠肅穆所帶來的人類心靈之凈土,在極度的狂歡放縱中散去。“精神從前是上帝,之後變成了人,如今變成了烏合之眾”。⒁
從中西傳統文化理念中不難發現有一個共同的字眼——“人”。雖説對人本觀念的闡釋和所出現的社會背景存在差異,但立足點卻與當今世界廣泛關注的“人道主義”不謀而合。人是社會中的分子,人的生存活動體現著社會的進程,人的意識形態也同樣體現著整個社會意識形態,因此,也可以説,對人的關注與思考,也就等同於對社會的關注與思考。處於西方後現代語境影響下的中國當代人群,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之間,在不得已或情非得已之間接受西方傳播的各式各樣新奇、刺激性娛樂文化,本想通過放縱性的消遣緩和高速運轉的生存壓力,卻引發了精神焦慮,並對此産生了強烈的心裏依附。這種焦慮感和物質慾望膨脹下的權力意識都是源於現代物質經濟時代生存慾望和生存壓力下人們精神世界的匱乏。在現代人的眼中,已經沒有了神聖可言,即使是在宗教氣息濃厚的西方,神秘和威嚴被縱情的狂歡打破。後現代藝術中個人主義極致的張揚,充其量只是同一人群的縮影,所創造出的藝術語言不是寧靜、而是狂躁;不是永恒而是瞬間意義上情緒的爆破;不是和諧而是無理智的反叛衝動。
歷史是發展中的歷史,承認客觀現實是勇敢的,“沒有不變的事實,因此也不會有一成不變的真理”。藝術,從傳統意義上來講,這一反映現實的“鏡子”在照相技術爐火純青的後工業社會,僅僅做到反映現實依舊充當自然的“模倣者”註定是要走向衰竭的。作為創作者,作為繪畫表現的主體,作為人,作為當代中國的文化人,其主觀能動性創造力決定了藝術現實與精神現實的雙重構建。即,客觀存在依舊作為藝術表現的客體,由藝術表現的主體的藝術家融合自身審美情趣、文化修養、道德觀念和靈魂深處“精神至上”的社會使命感,並借助相應的創作載體、有節制有目的的形式創新,開掘出具有一定審美趣味的、有一定社會意義的、能引起大眾共鳴和反思、緊扣時代脈搏的、關照人生、關照人性、關照靈魂的藝術作品。進而間接地影響審美群體的精神世界觀。
參考文獻:
【1】 胡錦濤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2】 李醒塵:《西方美術史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第二版,第18頁
【3】 《中西審美文化研究》第251頁
【4】 邢延嶺:《中國繪畫的殖民與後殖民性問題研究》來源:中國藝術批評家網
【5】 《辭海》1999年縮印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6】 宗白華:《論文藝的空靈與充實》,原載文藝月刊1943年第五期
【7】 謝赫:《古畫品錄.序》,南北朝齊
【8】 揚大年:《中國歷代畫論彩英.芥周學畫編卷二.山水.立格》,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9】 《辭海》1999年縮印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445頁
【11】《中西審美文化研究》,第406頁
【12】同上第410頁雅昌藝術部落格6U(^${%W._k
【13】海倫.加德納 《宗教與文學》,第17頁
【14】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説.談和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