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段培垚:批判.反思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4-21 08:54:49 | 文章來源: TOM美術同盟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改革發展,“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①經濟發展取得的巨大成效,已溶解了固步自封的原始觀念與開放發展之間的矛盾衝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逐步納入國際化軌道。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影響下,國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日趨密切,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在新時代的國際關係格局中“求同存異”、和諧發展。另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利用高度資訊化的大眾傳媒,對中國的開放之門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意識形態的衝擊波,以其實現其在後工業時代的文化霸權主義。所以,中國傳統文化正在經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伴隨著社會生産力的提高,人們對物質的追求驟然上升到生活的首要層面,成為社會生活的主導,並奴役著當代人群。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已被簡單的定格為利益的協調。真誠、道德因功利主義的肆虐而黯然消遁。從這個意義上説,人們忘記了精神的皈依,轉而走向物質的崇拜。這種物質至上的亞生存狀態的長期滯留,必然導致大眾精神生活的空虛、不安與迷茫。構成潛藏于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又一矛盾:滯後的精神文明同超前的物質文明的不平衡。資本主義頹廢、消極、反理性的生存觀念正是乘于這樣的空擋,以暴力美學、色情文化、泡沫劇等影視、廣告、繪畫作品為前導風靡于本處於無聊躁動狀態下的現代人群。混淆了審美群體對於“真善美”的理性思考與現實嚮往。立足社會心理角度,快節奏的現代化都市,需要的不僅僅只是新奇、刺激的感官填充,更重要的是對傳統道德、意識形態、文化精神及其理性主義的回歸。早在西元前六世紀畢達哥拉斯學派在音樂領域提出了著名的“靈魂凈化説”。“蘇格拉底強調,繪畫是道德理想和完美心靈的模倣‘表現精神方面的特質’”。②以“無害的快感”教人倫、凈性情,彌補當代社會功利主義氾濫下人們靈魂的缺失。因此我們需要一股清泉,重新構建完整健康的精神生存狀態。

物質世界所帶來的精神迷茫,迫使中國的文化人必須冷靜地思考經濟社會的審美關係中古典與現代的父子關係、東方與西方的甥舅關係。這種關係中出現的兒子和外甥,他的身上流有父親和母親的血液,但他又完全不等同於父舅。在當代社會主義的中國,他所應該追求的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意識形態的主體,以改革開放的中國社會現實為基礎的全新的朝氣蓬勃的社會主義審美理念和繪畫形式。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國文化語境“一元統制消解”“多元格局”逐漸形成。新時期的中國美術正由“單音獨奏”走向“交響和弦”。80後的幾年裏,沉悶的學術氛圍在十年浩劫之後重新甦醒,並在改革開放春風的沐浴下被注入了新的血液。“……美術界雖然帶有明顯的‘後文革美術’特徵,但積極的方面則是逐漸恢復著人的尊嚴,並以藝術應有的生活和歷史的真實重新煥發出現實主義傳統的生命力……‘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恢復了生活和歷史的真實。……帶有‘傷痕’的特徵。”③這其中,油畫《青春》(何多伶)以象徵主義的語言再現了一段摸索爬行的青春歷程。畫面中淳樸無暇的少女形象,熱烈的陽光,略有生機的凍土,直上九霄的蒼鷹,和那蒼鷹掠過荒原留下的清晰的投影。這一單純的不能再單純的形象;這一樸素的人物主體,她並非英雄主義的化身,也並非完美主義的重塑,卻使觀者無不為之心動與思索。是什麼迎來了春風?是什麼給予了開荒者對凍土的期冀?……繪畫的精神意義就在於此。畫家這種精神至上的探尋在此岸與彼岸之間、在現實與冥想之間無不散發出對現實生活和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注與反思。正如羅中立《父親》所傳達的形象那樣黝黑沉重、陷目凝神,混同著汗水仿佛在訴説一代中華的脊梁對未來的期冀。我們似乎看到了藝術生命力的延續……

1   2   3   4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關於“美術高考”的幾點思考
· 非當代者:不要幸災樂禍
· 孫振華:面對災難,藝術何為?藝術家何為?
· 照相寫實主義的創作資源
·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