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心手“物語”——記美術學院陶瓷係副教授白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1-14 16:54:4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管錐篇·隱語001》 2011年

教師·白明

除卻那些金光閃閃的頭銜,教師是白明最真實的身份。

作為陶瓷藝術系系主任的白明,褪去了身為藝術家時的感性,更為理性,更加務實。他帶過19屆畢業班,對教育的思考也持續了這很多年。

從本質上來説,陶瓷是手工藝,是心靈之於外在最細膩的呈現,它最需要的莫過於這一雙手。

在豐沛的情感來臨之前,對於手的駕馭才是一切。在手工的範疇內,“上手”其實就是指技術的嫺熟。技術在這個領域裏一直是不變的話題,技術成就了材料,材料也對技術有著相應的要求。在教育中,白明強調技術,因為技術性是陶瓷的固有屬性,是展現陶瓷美的途徑,也是保持陶瓷獨特性的重要方面。在他的眼裏,技術對於陶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學生需要動手去做,去燒,只有通過實踐才能解決藝術過程的問題。”他主張打好基礎,將陶瓷當成生命的本分來看待。“本科時期主要完成對陶土的理解,真正的日用陶瓷設計交給研究生。”

其實,白明所強調的技術已不止是技術,而是用手、用時間、用心去感受材料,去體會材料,去將自己用材料表現出來。所以他又説,“高度的技術化是很有陷阱的,技術只是一個途徑。”這恰恰是白明之所以為白明的原因,也是白明最想教給學生的東西。心手的合一才是最終的目標,如此,陶瓷才能被蒙上了一層極致的婉轉,能夠隱喻地表達驚鴻一瞥下的頓悟。於是,它才得以成為敘述,成為文字,成就造物者也成就觀者。

從理論上看來,技術連接的是人和物,人是創造者,物是感知對象,他人通過物來領會靈思,造物者通過物來實現自我關照,人是物的靈魂。但是在實踐過程中,技術的對於專注度的要求往往會引人深陷,從而忽略自我的感受和表達。藝術家的不同之處恰恰在於精神的自由,在於巧妙地運用材料來表達思想。

於是他對教師的要求也不僅在於技術:“老師要教學生理解造型,要引導學生去尋找他的氣質,尋找學生自己的東西。”白明把教師定義為引導者和開啟者,引導的是思考,開啟的是智慧。聯繫到他的藝術主張,這便很容易理解了。

《文化蟲洞·茶墨 山影》 2013年

結語

看待白明,需要拉近距離。

拋卻那些光環,白明只是一個簡單的藝術敘事者,他在不同的材料間完成自我超越。在茶香中悠閒自在,在書海徜徉,在藝術中思考。

拋卻那些光環,白明只是一位單純的教師,他對待學生認真負責,對待教學盡心盡力。對當下的問題及時反思,憂心忡忡,對無能為力的事實感到悵惘、無奈。

這就是白明瞭,專注于藝術的實踐,躬身於教學的第一線。

文/龔元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