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局為資助上海美專清寒學生事致劉海粟函
四、美育經典中華出品
中華書局和上海美專的合縱連橫、兩強聯手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進入蜜月期,“藝”與“術”的文化聯姻孕育非凡的美育經典熔鑄中西噴薄而出,這一時期中華書局所印製的劉海粟、潘玉良等著名畫家畫集及介紹西方美術的畫集《世界名畫集》、《世界裸體美術》、《歐洲名畫大觀》等精美畫冊,其印製品質“令出版界不勝艷羨,印刷界為之動魄”,現將這一階段兩者結合的豐碩成果作一略述:
1928年,《海粟近作》由中華書局在上海出版。後由上海美術用品社等再版。
1931年,《華胥社文藝論集》,論文譯者為梁宗岱、傅雷(上海美專)、蕭石君、王光祈、朱光潛、徐志摩、王了一等。
1931年11月,《中國繪畫上的六法論》(劉海粟編),由中華書局以連史紙、聚珍倣宋版印製。內分“謝赫以前的畫論”、“謝赫的六法論”、“謝赫以後的六法論”、“氣韻生動説的分歧與辯論”四章,探源索流,闡述南朝(齊)繪畫理論家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所提出之“六法”在中國繪畫藝術理論上的意義與影響;認為“氣韻生動是最高準則,此外五法是達到這個準則的必要條件。在創作上説,氣韻生動是其他各種要素的複合;作品的實踐在乎其他各種要素,作品完成後,才據其事功而判斷他是否達到氣韻生動”。1932年9月再版。1934年8月27日,劉海粟在瑞士伯爾尼美術院作了題為《中國繪畫上的六法論》的演講。
1932年,中華書局開始出版《世界名畫集》(全七冊),第一集《特朗》(法)、第二集《劉海粟》(中)、第三集《凡·高》(荷)、第四集《塞尚》(法)、第五集《雷諾阿》(法)、第六集《馬提斯》(法)、第七集《莫奈》(法),每本作品各二十幅。除第二集《劉海粟》署名傅雷編外,其餘六冊均署名劉海粟編。第一、二集于1932年8月出版,第三、四集于1933年4月出版,第五集、六集于1933年11月出版,第七集于1936年2月出版。
其實《世界名畫集》是1928年2月劉海粟應中華書局之約即開始編輯,第一集《特朗》之首刊載1930年7月劉海粟撰《安特萊·特朗》一文,文中謂“他畫像時帶著甘美的諧和以及那謹嚴的韻律,有時為原始人的微笑。他如蜜蜂一樣吸盡了神秘的花園中的花朵。”“在現代歐洲的藝壇的大人物,能夠承傳塞尚的真義,而奠定新的出發點,做藝術史上正係的祖師的,大概就是特朗吧。”
1932年9月,《海粟叢刊》分《海粟叢刊·國畫苑(上)》、《海粟叢刊·西畫苑(下)》兩冊開始由中華書局出版。選編起自雪瑪堡直至畢加索即歐洲文藝復興期至印象主義以後之各派繪畫262幅,附以《近代繪畫發展之現象及其趨向》、《近期文藝復興期的繪畫》、《文藝復興期以後之法國各畫派》等文,對各時期名家加以評論介紹。劉海粟在上冊發表《藝術叛徒之藝術論》。蔡元培為《海粟叢刊》撰寫序言:“中國習圖畫之術已數千年,西洋圖畫之輸入,亦已數十年,而為有系統之介紹者尚少。劉海粟先生素以‘藝術叛徒’自命,新作皆表現個性,迥絕恒蹊。茲應中華書局之請,編成《中國畫苑》、《西洋畫苑》兩冊,記事插圖,鉤元提要,雖不能不發揮其個人之特見,而于每時期中適應時期之名家傑作,均不沒其優點,使讀者不致為編者一人之意見所囿,誠善本也。”
1934年,《潘玉良油畫集》由中華書局出版,木造紙活頁單面印,封面幀有自畫像。
上海美專招收女生在當時是敢為天下先的壯舉,1920年9月上海美專第二批入學的女生名冊中的“潘世秀”即為潘玉良;1921年7月,潘玉良從上海美專退學後考取法國里昂中法大學在國內招收的第一批留學生;1928年回國後,受邀擔任上海美專西洋畫系主任,同年11月28日,第一次個人畫展“潘玉良女士留歐回國紀念繪畫展覽會”在上海舉行,“旅滬各國僑民鹹到會評覽,嘆為中華女子作家之冠”。1929年3月至1935年7月,她在中央大學教育學院藝術科與徐悲鴻一起擔任油畫教學,培養出鬱風、張安治、蔣仁、張蒨英、費成武等一批優秀畫家。潘玉良先後在國內及日本舉辦個展五次,被譽為“中國西洋畫中第一流人物”。
1935年4月,劉海粟所著《歐遊隨筆》由中華書局出版。1929-1931年間,劉海粟等人遊歷歐洲,瞻仰巴黎、羅馬等歐洲藝術聖地,結交馬蒂斯等歐洲畫壇巨擘, 考察西方美術源流和發展趨向。他仰慕歐洲繪畫藝術,更為中國繪畫藝術之墮落及不能為外人知而憂心,於是成就此書。作者在卷端著名,此書係“自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一年,旅歐三載,漫遊各國,興之所至,輒將所見所聞,信筆漫記”所匯集而成。
章衣萍為此書作序中有言: “劉海粟先生,他是以學術為生命,以研究學術為畢生事業的一人。他的三十年來的生命,全花在研究繪畫的藝術上。我最近讀了他的《歐遊隨筆》,覺得他對於歐洲藝術界的銳利的觀察,偉大作品的批評與解釋,近代與古代的藝術家的訪問與憑吊,敘述精詳,是不可多得的考察藝術的創作。在中國,像這樣詳細介紹歐洲藝術的作品,是前所未有的。我們盼望印行出來以後,能給中國藝術界很大的影響。”
1935年10月,《晉唐宋元明清名畫大觀》(全四冊),劉海粟撰輯,第一冊為概論,分別系統論述晉、唐、宋、元、明、清之繪畫狀況,第二冊至第四冊刊印自晉至清之歷代繪畫名作。1936年4月印行再版。
1935年,《十九世紀法蘭西的美術》(劉海粟著),中華書局印行。內分繪畫、雕刻兩篇。繪畫編中又分7章,論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後期印象主義等。
1935年12月,《世界裸體美術》(全三集)珂羅版,上海中華書局初版。編入文藝復興時期裸體繪畫及雕塑40幅圖,第三集載裸體畫頁18幅,冊前冠以劉海粟所撰《文藝復興時期之裸體美術》一文。1940年7月再版發行。
1936年1月,《海粟叢刊·西畫苑——歐洲名畫大觀》(活頁裝五冊)由中華書局印刷初版,五彩及黑白印刷。劉海粟編輯,蔡元培題簽,徐志摩校、鄭午昌協校。書中撰文介紹:“俾閱者易於領會歷史繪畫發展之途徑。第此既非美術史,又非藝術評論”,乃名《海粟叢刊》。“自序”中謂:“人類為爭人格而戰鬥,為藝術、知識、道德爭價值而戰鬥,以造成今日浩瀚之歷史。”“方今國人昌言新文化,容納外來思想,為定目標,未加抉擇,以致偏于工業主義理智主義之潮流。國人為機械所束縛,為物質所壓迫,致失其人性本有之自由,精神凋敝,社會混亂,更新之望以絕。救濟之策,則宜唱導審美文化。”“愚編本書之意,在謀藝術之民眾化。蓋藝術品者乃萬人之所共有,天才巨匠之作品,應貢獻于全人類,不宜死藏于一二私人之手,或貯于伽藍教堂之中,永作神秘之保護;茲為使民眾得接近藝術巨制之機緣,乃取東西古今數千年來天才巨匠之名作神品,……供獻于大眾之前。”
1936年,陸費逵與劉海粟、張學良、胡適、顧維鈞等509人,聯合上海美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齊魯大學、故宮博物院等九十個學校、學術團體發起籌備“孑民美育研究院”,為蔡元培七十壽辰慶賀。並擬以壽儀移作基金、制訂募捐辦法和起草《孑民美育研究院章程》。不料抗戰旋即全面爆發,建院之舉未果。而上海文化、教育的繁華夢被日軍的堅船利炮擊得粉碎,隨後的連年戰火,使中國的文化經濟走向凋敝而日益萎縮。
所幸中華書局在各地包括東南亞設有四十多處分支局,這種佈局也為中華書局的百年傳承奠定了基礎:中華書局從上海起步、發展,移步香港、重慶度過了艱難的八年抗戰歲月,到台北傳輸中華文化精髓,至北京邁出重生的步伐。1954年5月中華書局正式公私合營,由此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而上海美專1952年也和蘇州美專、山東大學藝術系合併,劉海粟被教育部任命為校長,于無錫成立華東藝術專科學校。
“紙上人間煙火,筆底四海風雲”,櫛風沐雨一百年,歲月有波瀾,書香無斷續,中華書局為開啟民智創一代新風,上海美專為美育啟蒙篳路藍縷。百年流轉,幾代人的傳承與堅守,中華出品、美育經典將再續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