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位廣州年輕藝術家與展覽總監李瓊波、策展人胡斌、展覽嘉賓皮道堅、李行遠、胡震合照
《我們的聲音》:藝術家自述影像墻
《每個人一件代表物》:藝術家以個人物品進行自我表達
雅昌藝術網(鄧小芳)2012年7月28日至9月9日,在53美術館裏聚集了一批年輕力量,廣州14位年輕藝術家與他們的作品在被涂得雪白的展覽場館裏,向外界展示他們的藝術趣味與精神世界。具策展人胡斌介紹,展覽之所以命名為“野生視覺”,其“野生”並不是指野外的意思,而是意味著與主流藝術思想背道而馳的藝術個體。在時下這個資訊量暴增,各類現象和思想涌起的社會中,我們除了看到一個走在康莊大道上了主流團體,還能夠看到一個旁枝逸出、不明來路,並帶有某些非正統、非主流意識的藝術群體。在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會有這樣的個別現象出現,但由於主流文化或政治因素的遮蓋,使得這樣一個千奇百怪、蕪雜無序的野性群體難於劃歸同一方陣,因此對於這樣一些個體只能任其自生自滅。
策展人胡斌正是在這樣一個前提下展開了他的思考,當各類步伐整齊、具有明確團體語言的藝術現象發展到當下,似乎進入了一個難以為繼的狀態,就如對於氾濫成災的卡通表達的批駁之後,卡通平涂的藝術語言已然走到了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地步。“野生視覺”中的藝術家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藝術團體意識,也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藝術特徵。這正好反映了策展人別開視野,希望在這個蕪雜無序卻又繁花似錦,充滿著旺盛和朝氣的領域中發掘出潛藏地底且奔涌滂湃的藝術力量。但是這股力量又沒有一個整一化的團體感,反而是越來越趨向於個體化和孤立化,這種個體和孤立並不是指藝術家之間的交流和活躍減少了,而是指他們對自身學習、生存經驗和多元文化浸染下産生的精神孤立現象,每一個藝術家的思考都是居於自性出發,這種破天荒、無拘束的放飛思想滲透出了某些哲學的智趣,他們在用自己的經驗和思考方式進行佔據或者引領一段藝術思潮。
作為一個既有學理性又有探索性的展覽,策展人認為當下大部分的藝術家往往是在藝術時尚的逼迫下,強行給自己灌輸了某些藝術標簽,而實際上,不少的年輕藝術家真真切切是有一種新的表述和思考方式在蔓延,這種思想流溢和蔓延的態勢已經不足以在創作中全面地展現,而且也流溢到了他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因此這個展覽的目的就是希望克服眾多先入為主的批評家的經驗和知識框架,真正的走入藝術家的世界。在展覽中,不僅僅是展示藝術家的藝術作品,策展人還別開生面地採集並展示了藝術家不同的個性代表物,同時更全面地收集了藝術家的個人檔案,並且還設置了一些十分有趣也有興味的藝術問答。在展廳中還架起了一面藝術家視頻自述的墻面《我們的聲音》,14位參展藝術家的自述視頻活生生的呈現出了藝術家自己的聲音,藝術家與觀眾之間形成了直接交流互動的關係,藝術家的創作陳述是對自己的藝術符合最好的解讀方式。這一系列的細節思考十分符合“野生視覺”的初衷,這可以逐步、動態地反映出這批藝術家的生活和藝術思想。
|